第五节其他文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6&rec=75&run=13

颜友墓葬品 2002年6月初, 枣庄市山亭区江城办事处东江村一梁姓村民,在村东一高岗取土
时,发现一古墓。之后,引起文物走私分子连续盗掘。6月3日,经山亭区西集镇文化站站长甘致友向
枣庄市文物办公室汇报,枣庄市文物办与博物馆随即派人赶到现场,发现两座古墓盗空,另一座古墓
可能还有随葬品。文物办向市文化局作了汇报,由文化局向山东省文物局请示后,当即对古墓进行抢
救性发掘。6月5日至8日,对残墓(编号M1)进行清理,出土随葬品7件,其中青铜器4件,铜瓶1件,
陶罐2件。 5件青铜器均有铭文。6月25日,山亭区山城办事处向市文物办反映,在已清理的墓葬北又
有一座古墓被盗,经查看,有盗洞两处已接近墓室,另有数十个探孔。市文化局立即向省文物局请示,
对此地进行更大面积的钻探发掘,6月27日开始,7月1日结束,又探明两座古墓葬(编号为M2、M3)。
7月6日至16日,枣庄市博物馆李光雨、王琦、张云、刘锡柱、郭宝华,滕州市博物馆魏慎玉、王德里
及山亭区文体局张宏伟等对两座古墓进行了科学发掘。M2出土随葬品30件,其中青铜器20件,有卣2
件,鼎4件,鬲4件,簠4件,铜囗1件,铜盘1件,铜壘1件,剑一把,戈一把,镞30枚,陶器7件,骨
器1件。以上器物均放在器物箱内。在棺内骨架头部有4块玉片,应为装饰品。M3器物箱内出土随葬
品27件,其中青铜器19件,有壘2件,盖罐3件,鼎3件,鬲2件,舟1件,簠4件,鈁1件,链罐1件,盘1
件,囗形鼎1件,刀1件,陶罐7件,玉耳刀1件,玉袂2件,玉贝5件。
对M1出土的5件青铜器进行去锈清理,发现4件青铜鬲口一周均有相同铭文,共15字:“邾友父媵
其子囗曹宝其眉寿永宝用”。从铭文可知,青铜鬲是小邾国第一代国君友为其子爽做的用器。
颜琳六面印 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南京老虎山晋颜琳墓。颜琳为颜含之孙、颜髦之子。其印略
为长方形,上有突起印鼻,有孔可穿带,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均刻印文,因称“六面印”。印鼻
小印刻“白记”二字,四面分刻“臣琳”、“颜琳白事”、“颜琳白牋”“颜文和”,中刻“颜琳”
二字。
颜真卿碑帖 据《颜真卿志》载,颜真卿存世碑帖有:
《多宝塔碑》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自述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四月
二十二日立。螭首赑屃座(残)。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楷书,史华刊石。 285×102厘米。
额隶书2行8字。文凡34行,行66字。 碑阴为吴通徵楷书“唐楚金禅师碑贞元十二年” 。碑立于长
安安定坊(今西安市西关)千福寺内,宋时入藏西安碑林。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东方朔画赞并碑阴记》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自署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
十二月立。晋夏侯湛文,颜真卿楷书,碑阳额为其篆书。碑阴记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额为其隶书。
340×151.6厘米。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碑侧各3行,行30字。碑在山东陵县,拓本藏北京故宫
博物院。
《修书帖》 又称《贼军帖》,无书写年月,南宋留元刚《颜鲁公年谱》以为此帖作于天宝十
五载(公元756年)。行书,信札一则。35.6×16.5厘米。凡4行,计26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
刚《忠义堂帖》本。
《祭侄文稿》 又称《祭侄季明文稿》。自署书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三日。 麻纸
墨迹本,行草书,文稿一篇。28.16×72.32厘米。凡25行,计334字。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伯父文稿》 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公
元758年),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原刻早佚,见宋《甲秀堂帖》本。拓本藏北京故
宫博物院。
《华岳庙题名》 自署书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初九。自撰题记文并楷书。 凡4行,
计84字。刻于华岳颂右侧。现尚存华山华岳庙内,早期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与蔡明远帖》 拓本。 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22行,计138字。书于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又,收入宋《绛帖》。
《乍奉辞帖》 拓本。 末署年月, 只具“廿四日”。行书,信札。35.6×16.5厘米。 凡6
行,计3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又,收入宋《绛帖》。
《邹游帖》 拓本。行书,信札。35.6×15.5厘米。凡8行,计45字。约书于乾元二年(公元
759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又,收入宋《绛帖》。
《鲜于氏离堆记》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十六日镌刻。自撰 ,楷书。刻于四川新政
镇嘉陵江西岸离堆山上。原碑大小失记,已碎为四石,存40余字。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争座位帖》 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书于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 十一月。
拓本。行书,文稿。凡70行,计1187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 本。其刻石存西
安碑林第二室,方形竖刻,107.5×69.5厘米,分上下二截书,各36行。此刻石世称“关中本”。
《郭氏家庙碑》 又名《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
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自署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碑为螭首方座,318×
170厘米。碑阳凡30行,行58字,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代宗李豫隶书题额为“大唐赠太保兴国贞公
庙碑”11字。碑阴无书写者姓名,刻有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官职名字,共4列、34行,碑額3行12字。碑
存西安碑林,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鹿脯帖》 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9行,
计8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本。
《鹿脯后帖》 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6行,
计58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捧袂帖》 又名《与李大夫奏事》,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拓本。行书, 信札。
35.6×16.5厘米。凡10行,计11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此帖著录首见宋米芾《宝章待访录》,刻本存《忠义堂帖》。
《乞米帖》 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6.5×16.5厘米。凡4行,计
4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朝回帖》 又称《马病帖》,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拓本。行书,信札。 35.6×
16.5厘米。凡6行,计6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南来帖》 约书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 凡4
行,计28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是帖下部已缺损,第一、二行末均缺一字。
《硖州帖》 书于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12行,
计118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守政帖》 书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9行,计
5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书马伏波语》 书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6行,
计3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逍遥楼刻石》 自署书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月一日。拓本。楷书题额“逍遥楼”三字。
字约68×68厘米,竖刻,石为320×133.3厘米,为颜书最大者。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刻石今存广
西临桂,四川梓潼、剑州也有二刻本。四川梓潼刻本,有绍兴十七年题记。
《麻姑仙坛记》 书于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四月。拓本。楷书,文一篇。全称《有唐抚州
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
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
据今人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称:所使拓本为横刻帖本,传宋时有原墨迹木刻本。碑刻原在江西
建昌府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今已无原碑拓传世。
《大唐中兴颂摩崖》 书于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六月。楷书,元结文。416×422.3厘米。
凡21行,行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石崖在北宋晚期就
已残损。至清代以后石崖之字剜凿严重,拓本失去颜书面目。
《送刘太冲序》 书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拓本。行书,序文。35.6×16.5厘米。凡22
行,计159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八关斋会报德记》 自署立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五月八日。楷书,文一篇。唐大中五
年(公元851年)田悦补篆额,同年正月一日崔倬跋。368×83厘米。石幢八面刻, 每面8行,行28字。
石幢存河南商丘开元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间拓本。
《宋璟碑》 此碑又称《广平文贞公宋公碑》,全名《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
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自署立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廿五日。 楷书,文一篇。
390×200×40.1厘米。四面刻。阴阳两面各27行, 行52字。一侧7行,行50字;另一侧记,大历十三
年(公元778年)书铭,均为楷书,字较其他三面为小, 10行,行70字。有篆书额,5行20字。碑在河
北省沙河县西北东户村。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与夫人帖》 书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 。拓本。行书,信札。35.6×16.5厘米。 凡19
行,计180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系颜真卿 为迁伯父颜元孙夫妇墓,与
夫人韦氏书。
《臧怀恪碑》 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 。 约
书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拓本。楷书,文一篇。337×180厘米。凡28行,行64至68字不等。碑原
在陕西三原县,今藏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晚期拓本。
《元结墓碑》 此碑又称《元次山铭》或《元结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
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 。拓本。楷书,文一通。263×103厘米。四面刻。阴阳两面各17行,左右
各4行,行33至35字不等。碑在河南省鲁山县青条岭,元明间拓本藏北京图书馆。
《裴将军帖》 传本,未署款及书写年月。行草书,诗一首。
此帖又称《送裴将军北伐诗卷》。首见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今见有两种传世,一为浙江
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本。两种书写内容无异,书法体
势差别很大。宋《忠义堂帖》拓本,无署款及书写年月,凡27行,计93字。35.6×16.5厘米。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墨迹本,纸本。无署款及书写年月,凡21行,93字。
《干禄字书》 自署 立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正月。刻本。楷书,颜元孙文一篇。 碑
下截已短缺, 左右两面,一高260厘米,一高236厘米,宽155厘米。两面刻, 各五层33行,行9字。
篆书题额“颜氏干禄字书”六字。明拓本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石刻为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
年)八月所刻,在四川潼川。
《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 自署立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七月二十七日。 刻帖。楷
书,文一篇,表记一篇。35.6×16.5厘米。凡190行,行2至5字不等。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
义堂帖》本。《放生池碑》又称《天下放生池碑铭》。据宋王象之《舆地碑目》称:“此碑旧在湖州
文宣王庙,后移入鲁公祠。原刻已佚……”
《刘中使帖》 书于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墨迹本。行书,信札。28.5×43.1厘米。凡8行,
计41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殷君夫人颜氏碑》 此碑全称《杭州钱塘县丞殷府君夫人颜君神道碣铭》 ,是颜真卿为其
姑殷履直夫人颜真定追立的。 书于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楷书,并篆额。 碑连额190×54×24
厘米。四面环刻,阴阳各9行,两侧各4行,行29字。额横题“唐钱塘丞殷君夫人颜君之碑”12字,分
刻两面。碑原在河南洛阳玉虚观。元明间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江淮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21×18.2厘米。凡5行,计33字。原刻久佚,
见宋拓《汝帖》。
《李玄靖碑》 自署立于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五月。楷书,碑文一通。渤海吴崇休镌石。
约333×108×34厘米。四面刻。前后各19行,两侧各4行,行39字。碑原在江苏句容茅山玉晨观,已断
为碎块。上海博物馆藏宋拓本。此碑又称《李含光碑》,全称《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
为了区别于张从申书写的《茅山玄靖先生碑》,故此碑又称《颜书茅山玄靖先生碑》。此碑在宋绍兴
七年(公元1137年)五月十日被大风折断,后由沈作舟重树。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又遭雷火,
毁为碎块。经清乾隆、咸丰年间多人收访,又经战乱,至同治时,残石仅存600多字。
《华严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7行,计47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又称《与澄师屾》。
《文殊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8行,计37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广平帖》 书于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 。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5行,
计19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扶风王马璘碑》 自署书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楷书,程浩撰文,韩秀实隶书
额。碑已残损,仅存五石共二十二行。碑存西安碑林。是碑又名《赠司使马璘新庙碑》,全称《尚书
左仆射扶风王马璘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始出土于西安藩署。
《张敬因残碑》 书刻年月无考。楷书,碑文一通。碑石已佚,形制不详,拓本所见已残损过
甚。今凡存8行,行4至6字。另存漫漶小字5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长白端方旧拓本。
《颜勤礼碑》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 碑
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
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14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 颜勤礼乃颜真卿的曾祖父。此碑元
明时被埋入土中,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堂后土中。
《颜氏家庙碑》 建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楷书,碑文一通,记文一篇。338×176×40厘
米。 四面刻,阴阳两面各24行,行47字;碑侧各6行,行52字。李阳冰篆书额, 3行6字,阴额题名10
行,行9字。碑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此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
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系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
《自书告身帖》 传本,自署书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书, 纸本,告
文一篇,凡33行,计255字。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曾藏墨迹本。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
《奉命帖》 又名《奉使蔡州帖》。书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刻帖。行书,信札。35.6
×16.5厘米。凡11行,计69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湖州帖》 传颜真卿书。纸本。行书,信札。27.6×50.2厘米。凡8行,计48字。北京故宫
博物院藏墨迹本。
《叙本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3行,计13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寒食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3行,计22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中夏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5行,计46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御史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7行,计63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讯后帖》 未署书写年月。刻帖。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11行,计62字。浙江省
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扶风夫子庙碑》 传本。程浩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篆额。残石在陕西华县,仅存八行七
十余字。拓本藏北京图书馆。
《竹山潘氏堂联句》 传本。墨迹本,颜真卿书,原迹早佚,传世者为唐人临本。绢本,原是
屏风,后割为册页,28.2×13.7厘米,计15页,页6行,计298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陋巷志》原版 原珍藏于曲阜颜翰博府,为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由巡按山东监
察御史关西杨光训、经筵日讲国史副总裁太子太保山东于慎行等人募捐锓梓,材用梨木。明崇祯十四
年(公元1641年)浙江海盐人吕兆祥捐资第二次刻版。清代虽有补刻,仍以旧版为主。其后由于遭蚀
损害严重,全套木版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复圣颜子七十七代孙颜世镛交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
现存孔府档案馆。
沂南县常桑杭村《颜氏谱碑》 位于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前颜氏祖林内。 该碑高1.8
米,宽0.9米,厚0.4米,系整块青石磨制而成。碑阳上面是“颜氏谱碑”四个大字。碑文为颜氏族谱,
系颜盛(颜子二十四代孙)至颜怀仁(颜子七十一代孙) 共四十八代颜氏子孙世系,所列名字达150
余人,其中标有职务、爵位者有90余人。左边为立碑时间,刻“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初五同立”。
沂南县常桑杭村其他遗存 《万代流芳碑》,原存常桑杭村北清泉寺旧址,清康熙十二年(公
元1673年)修建。碑中有“夫沂州之北七十里,名曰孝感乡,为汉之诸葛、晋之王囗、唐之颜真卿故
里也……”的记载。《重修清泉寺碑》,存址同前,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修建。碑中载:
“夫沂州古琅琊地。去州七十里,有古刹梵宇,名曰清泉寺……”的记载。正方体碑碣,存址同前,
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修建。碑中有“当有沂州郡北坎宫之清泉寺,丧贤公和尚,今有孝悌里
建立囗塔……”,“敬俊空阳门孝悌里……”的记载。其他遗存,该村保存有清道光、同治年间曲阜
颜翰博府发给该村颜氏族人的信牌、移文、札、撰修颜氏族谱拟定的行辈、祭田地草本、祭田地地亩
册和颜子七十七代孙、复圣颜子奉祀官颜世镛及曲阜颜翰博府管家宋敬亭的名片等。
颜真卿玉带 福建省政和县澄源乡赤溪村保存玉带一条。据该村所藏《鲁国序谱》载,此地颜
氏族人为颜真卿后裔,颜氏族人相传玉带为颜真卿上朝时所著。该村颜氏世代祖传鲁公遗物,除玉带
之外,另有颜真卿朝冠上的镂金装饰物,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放火烧房时毁掉。
政和县赤溪村官刀、官服 为福建省政和县澄源乡赤溪颜氏在清朝道光年间,于建宁府(今建
瓯市) 举行武状元考试时夺得的第一名奖品。官刀长约3米,重64公斤。另该村颜氏还保存有清朝末
期其先人用过的一套完好的官服官帽。
《官箴碑文》石刻 全文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
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此碑最早是明代山东泰安知州顾景祥于孝宗朱樘弘治十四年(公元
1501年)八月刻立于泰安府衙。据载,顾景祥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后用楷体书写《官箴》刻石的山东
巡抚年富,也是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明史》载,他是一代廉吏。清代广东连平人颜希深、颜
检、 颜伯焘祖孙三代是《官箴》 广泛传播的继承人。 现存西安碑林的《官箴》刻石是清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颜伯焘任陕西延绥道台时,携其父所刻《官箴》刻石上任时所留。碑文庄重而平稳;
横、竖、撇、捺、点、落笔和用笔显得峻峭、浑实、锐利、酣畅,可谓笔笔精到,字字珠玑。
颜伯焘画像 为清代名臣广东连平人颜伯焘正面官服绢本座像,现存连平县博物馆。另有颜伯焘
题对联两幅同存于该县博物馆。
清朝御赐“福”字匾 为清道光皇帝赐赠东河道颜以燠御匾,现存广东连平颜以燠后裔颜本敏家
中。
清朝御赐“两袖清风”金匾 颜培天,字念纯,号庶轩,江西省萍乡人。为官清正廉洁。清嘉
庆九年(公元1804年)12月23日逝世,清嘉庆皇帝为表彰其业绩,特赐金匾一块, 长1.11米,宽0.5
米,厚0.04米,上饰浮龙六条,有“御赐”二字,下盖“嘉庆之宝”大方金印,中用金粉题书“清廉
正直”四个凸出大字和“两袖清风”凹下四个大字。匾保存完好,现珍藏在其五代孙颜家亮家中。
湖南沅陵县正堂《奉旨优免后裔》公文 长65厘米,宽55厘米。为清代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
年)特授湖南辰州府沅陵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洪某颁布的文告。原藏于湖南省沅陵县,现存怀化市
颜子学术研究会,主要内容是清代沅陵县正堂奉旨对复圣后裔颜氏子孙的优免待遇, 并重颁行辈吉
字32字。
清朝御赐“诰命” 江西萍乡市郊区井冲村保存清朝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由皇帝所颁“诰命”
一件。该诰命长176cm,宽31cm,绢本,上织云彩,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盖有13cm见方朱红御印两
方。为清嘉庆皇帝赐赠直隶宣化府同知颜培天之胞伯父增生颜炳为奉政大夫、伯母汤氏为宜人的诰命
文书。现由裔孙颜训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