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第三次迁徙——西迁长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6&rec=52&run=13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颜氏三十五代颜之推在京城长安任御史上士。次年,隋代周
后,颜之推转为隋王朝效力,定居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其兄颜之仪后裔无传,故颜之推被尊为
京兆颜氏始祖。身居高位的颜氏后裔云集都城,并在京兆万年县宁安乡凤栖原建林墓,在城内敦化坊
建家庙。隋唐时期,京兆颜氏众多,名臣巨卿迭出其门,形成了声望卓著的庞大家族。
三十六代颜囗,系颜之仪长子,随父徙居長安。无传。
颜昶,颜之仪次子,宁仁县令,徙居長安。无传。
颜思鲁,字孔归,系颜之推长子。出生于江陵(今湖北),唐初随父移居京兆长安县敦化坊,历
仕北齐卫府行参军,隋秘书省东宫学士,校书郎,唐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長宁王侍读,踰岷将
軍。娶陈郡殷氏,继娶王氏,生四子: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
颜愍楚,颜之推次子,历仕秦小記室,直内史省通事舍人,隋大业中因事被贬左迁南阳。
颜游秦,颜之推三子,隋时典校秘阁,唐武德中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剌史,封临沂男,终郓州
(今郓城)剌史。
颜颐隋,系颜之善長子,汝南侯侍读。
颜偲,系颜之善次子,失传。
三十七代颜籀,字师古,系颜思鲁长子。训诂学家,生于南朝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卒
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历隋安阳、南海二尉,直秘书省校书郎;唐授朝散大夫,敦煌公府
文学,迁起居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奉诏校定经史,修五礼成,进子爵,终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
弘文、崇贤两馆学士,中书侍郎。从太宗出征道卒,谥曰:“戴”。配殷氏,生三子:颜趋庭、颜扬
庭、颜光庭。
颜相时,字睿思,颜思鲁次子,亦以学才著称。历仕瀛州学士,天策府参军,唐贞观中累迁谏议
大夫, 礼部侍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胞兄颜师古卒,因体弱多病,不胜哀而卒。
颜勤礼,字敬之,颜思鲁三子,唐朝散大夫校书郎,直秘书省雍州参军,弘文崇文两馆学士,校
定经史。原配殷氏,生二子:颜昭甫、颜敬仲;继配柳氏,生五子:颜殆庶、颜无恤、颜辟非、颜少
连、颜务兹。
颜育德,颜思鲁四子,历仕太子通事舍人,校定经史。生三子:颜康成、颜强学、颜希庄。
颜千里,不详。
颜利仁,仕秘书郎。
颜有意,仕沔州(今湖北汉川东南)剌史。
颜博古,仕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丞。
三十八代颜趋庭,字茂实,系颜师古长子。后裔回归曲阜,为嫡长孙。历唐文皇帝挽郎,朝散大
夫,职方郎,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剌史。生子颜尚宾。
颜扬庭,颜师古次子,符玺郎,蒋王侍读,太子通事舍人。
颜光庭,颜师古子,职方郎,涉县令,注《后汉书》。
颜幹庭,不详。
颜欣期,著作郎。
颜益期,详正学士。
颜昭甫,初名显甫,字周卿,系颜勤礼长子。历仕汝南郡太守,曹王属,晋王侍读, 唐至德三
年(公元758年)赠华州(今华县)剌史。配殷氏,生二子:颜元孙、颜惟贞。
颜敬仲,颜勤礼次子,历仕吏部郎中,平昌县男。生四子:颜会宗、颜孝友、颜澄、颜润。
颜康成, 系颜育德长子,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状元,擢制科太子舍人,崇文学士。
颜强学,颜育德次子,进士,制举校书郎。
颜希庄,颜育德三子,进士,历仕银青光录大夫,和州(今安徽和县)剌史。生九子:颜贞固、
颜同寅、颜景纯、颜升庠、颜昭伯、颜唯亨、颜恭敏、颜攸止、颜知微。
颜中和,渝州剌史。
颜日损,大基应制丞,高第。
颜嘉宾(早卒)。
三十九代颜尚宾,系颜趋庭子,历唐右率府亲尉,鄜州司功,监州录事,下邽令,生子颜鼎。
颜隐朝,进士,拔萃,河北尉。
颜匡朝,朐山令。
颜元淑,校书郎。
颜志正,下郢令。
颜志恭,右卫翊卫。
颜志廉,右卫翊卫。
颜志谦,赞善大夫。
颜志宣,殿中侍御史。
颜景灵,校书郎。
颜元孙,字聿修,唐京兆万年人,系颜昭甫长子,生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中宗嗣圣
元年(公元684年) 甲申科进士。历仕登封、长安二尉,洛阳丞,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唐玄宗时出
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长史, 迁除、 沂二州剌史,终朝散大夫, 濠州剌史,上柱国。唐开元二
十年(公元732年)壬申秋七月三日卒。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 赠秘书监。配亓氏,生五子:颜
春卿、颜杲卿、颜曜卿、颜旭卿、颜茂曾。
颜惟贞, 字叔坚,颜昭甫次子,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
元712年)辛亥七月。周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庚寅科判入高第,授衢州参军,温县、永昌二尉。
代兄(颜元孙)为长安尉,迁太子文学,拜薛王友,加勋上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
配殷氏,生七子: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
颜会宗,系颜敬仲长子,襄阳参军。颜孝友,颜敬仲次子,楚州司马。颜澄,颜敬仲三子,右卫
翊卫。颜润,颜敬仲四子,涪城尉。
颜贞固,系颜希庄长子。颜同寅,颜希庄次子,明经。 颜景纯,颜希庄三子。颜升庠,颜希庄
四子,历富阳令。颜昭伯,颜希庄五子。颜惟亨,颜希庄六子。颜恭敏,颜希庄七子,有德行,明汉
书,历武功尉。颜攸止,颜希庄八子。颜知微,颜希庄九子,历仕制举,伊阙丞。
颜大智,并州录事参军。
颜隣几,校书郎。
四十代颜鼎,系颜尚宾子,生子颜超。
颜允济,好属文,榆次尉。
颜挺,明经,有词理,万年尉。
颜广成,将军。
颜舒,制举,长安尉。
颜说,明经,渭阳尉。
颜援,明经。
颜据,明经。
颜揆,明经。
颜撰,明经书。
颜振,高陵尉。
颜春卿, 系颜元孙长子,以明经擢第拔萃科 ,历仕浦、蜀二县尉,剑南节度使判官,调翼城偃
师丞。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卒于东都。生子颜紘。
颜杲卿, 字昕门,一字孔思,系颜元孙次子。周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生,唐玄宗天宝
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八日卒。 阴补斋郎,江、遂二郡司法,除韩南判官,功迁郑州司兵,魏
郡录事,太常寺丞兼常山太守。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赠太子大保,谥曰“忠节”。配崔氏,
生三子:颜泉明、颜威明、颜季明。
颜曜卿,颜元孙三子,工诗,善草隶。年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历城丞。唐开元中,以书判超等
选调吏部,授淄川司马,终朝散大夫。生六子:颜翰明、颜通明、颜沛明、颜袭明、颜徽明、颜德明。
颜旭卿,颜元孙四子,美丰姿,善草隶,胤山令。生三子:颜翽、颜仙期、颜准。
颜茂曾,颜元孙五子,讷言敏行,颇工篆籀,嘉陵犍为司马。生四子:颜靓、颜副昌、颜岘、颜
觌。
颜阙疑, 系颜惟贞长子, 仕杭州参军。孝友仁让,专精诗传春秋。生二子:颜颢、颜慈明。
颜允南, 字去惑, 颜惟贞次子,生于周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
(公元762年)冬十一月十日。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以挽郎入高第,授鹑觚尉。历仕右卫兵曹,
领军录事,江南经略判官,大理评事,左补阙,国子司业,累官正议大夫,上柱国,金乡县男。生三
子:颜熲、颜颍、颜正岳。
颜乔卿,颜惟贞三子,仁友,精晋史,有吏才。仕富平尉。生四子:颜顼、颜頔、颜颀、颜颉。
颜真长,颜惟贞四子,清直举明经进士,早逝。
颜幼舆, 字令执, 颜惟贞五子,生于周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卒于唐玄宗天宝九年
(公元750年)七月三日。仁和有蕴,精班汉书,进士斋郎,历新息簿。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 ,
仕左卫帅府兵曹,赐绯鱼袋。娶殷氏,生三子:颜颂、颜顶、颜願。
颜真卿,乳名门羡子,字清臣,号应方,颜惟贞六子。生於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卒
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登第,历仕校书郎,醴泉尉,
除长安尉,三院御史,迁平原太守,兵部员外,户部侍郎兼领平原郡防御使,河北采访招讨使,吏部
侍郎,除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观察御使,迁抚州(今江西临川市)剌史,湖州剌史,拜刑
部尚书,充礼仪使,拜太子少保,迁太子太师,官至光禄大夫。初封丹阳县子,进爵侯,改封鲁郡开
国公。娶韦氏,生子二:颜頵、颜硕(按:《颜真卿志》载颜真卿生三子:颜颇、颜頵、颜硕;福建
德化《泗滨颜氏族谱》载颜真卿生四子:颜颇、颜頵、颜硕、颜庀;《永新双乳峰(山背)颜氏族谱》
载颜真卿生八子:颜颖、颜颢、颜颀、颜颂、颜頔、颜顶、颜硕、颜頵;《广东南海蟾步房谱》载颜
真卿生十一子:颜颕、颜頔、颜颀、颜颂、颜顶、颜願、颜頵、颜硕、颜頮、颜弁囗、颜颙)。
颜允臧, 字季宁,颜惟贞七子。生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
元768年) 冬十一月五日。历仕太康尉,延昌令,拜侍御史兼太子中允,江陵少尹兼待御史,充荆南
行军司马。娶韦氏,生三子:颜颇(覿)、颜頮、颜弁页囗。
京兆颜氏后裔众多,名臣巨卿迭出其门,隋唐时期形成了声望卓著的庞大家族,成为颜氏后裔最
为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