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克已归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6&rec=38&run=13

孔子在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之后,由于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很自然
地把自己的道德体系推行到政治领域中,这样就形成了儒家“德治”思想。孔子曰:“为政以德,譬
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
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从最高统治者到
一般庶人都要加强道德修养。《大学》概括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其
中统治者正德有决定意义。后来,《孟子》云:“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
国定矣。”是对这一点的进一步说明。另一层是说,必须实行好的政策,让人民能够安心生产与生活。
孔子反对“苛政” ,主张政治改良,孟子后来更提出了“仁政”思想,主张使庶民家有“百亩之
田,”“五亩之宅”的恒产,这就形成了较完整的德治思想。
颜回虽然终生未仕,但并不是没有从政才能,据《史记》记载,楚国的令尹子西在评论孔子的弟
子时,曾向楚昭王说:“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可见在当时一些大国执政者的心目中,
颜子是一位治世的能臣。颜子本人也曾考虑出仕为相,只是因条件不成熟未能如愿。但对于国家的治
乱兴衰,他是十分关心的,他经常探索治国的道理,如《论语·卫灵公》云:“颜渊问为邦”。从现
有资料来看,颜回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治”思想与一定程度的“德治”实践。
颜回的“德治”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主张治国应以舜为榜样,反对过分穷迫人民。有一次颜回与鲁定公讨论东野毕是否善驭的问
题, 颜回十分推崇大舜, 说:“舜巧于使民,”“舜不穷其民”,“是以舜无失民”。又进一步总
结说:“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这种对
舜的正面称赞与反面情势的分析,说明颜回主张对人民群众实行缓和的政策,反对急征暴敛,这与孔
子的德治是一致的。
关于舜的政治思想,孔子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可
以肯定, 舜的这种“无为而治” 也会影响颜回。从其他有关资料来看,在颜回的政治思想中,确有
“无为”的倾向。但这种无为是与老庄的“无为”有着明显的区别的。颜回的“无为”是在主张积极
治世,实行德治时的一种具体策略;而老庄的无为是在为实现避世的主张而采取的根本方针。
二、颜回提出了“无伐善,无施劳”的主张。有一次孔子要颜回、子路“各言尔志”。子路说了
自己的志向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之意;颜回提出了“无伐善,无
施劳”的主张,即不要毁弃善政,不要过分施劳(奴役)于民众;而孔子则提出了“老者安之,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的著名主张。
关于“伐”字,《说文》曰:“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故此处应取“败”义,“勿
伐善”即勿毁败善政之意。清人俞樾谓“伐”古训为败,“无伐善”是与人为善的意思(参见《俞楼
杂纂》十四《续论语骈枝》)。俞氏对伐的训释是对的,但对全句的理解仍不恰当。
关于“施”字,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施”字是同义的,“无施劳”即不要把过多的劳
事强加于人民群众。
前人已有此论,如何晏《论语集释》引孔安国曰:“不以劳事置施于人。”二程亦作此解。 故
“无伐善, 无施劳”正是颜子德治思想的体现。另外,《韩诗外传》卷七载孔子、颜回、子路、子
贡四人游山言志事。子路标榜以武力卫国,子贡称以辩说为国解难,最后颜回谦让说:“愿得小国而
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内外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尚风,壮者趋而勤,老者扶而
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蛮,莫不释兵,辐辏手四门,天下咸获永宁。蝖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
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言战
斗者死。则由(子路)何进而救,赐(子贡)何难之解。”孔子听后说:“圣士哉。大人出,小人匿。
圣者出。贤者伏。回与执政,则由赐焉施其能哉。”
《说苑》、《孔子家语》中有大体相同的记载。从颜回的志向不仅可以看出他抱有入仕做官的愿
望, 而且树立了牢固的以仁德治国的指导思想。 他入仕的原则是推行孔子之道,即主张德治,倡导
“无为”。但这一段的语言与《论语》的风格有明显差别。因此,可以说,这一段的思想是颜子的,
但语言是西汉人的。
颜回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从他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可知。他希望君臣都是道
德高尚者,实行仁政德治,民众有机会受教育,各民族和睦共处。贤能不遗, 仁义成风, 只有发展,
没有战争,阴阳和调,人民安康。这与孔子希望的“小康”与“大同”社会是一脉相通的。
春秋后期的社会状况是,周天子由于王权衰落,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有力控制。国力强大的诸侯
国为争夺霸权,各自为政,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连年不断。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 ,晋、
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此后诸侯间的兼并战少了,而各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
或强大氏族间的吞并之战却多了起来。孔子之道虽好,但不能为他们争权称霸服务。依照孔子所倡导
的礼,诸侯非但不能称霸,权臣不能欺主,而且还要严格地固守臣子的本分,上听命于天子或国君,
下体恤百姓的疾苦,使民以道,用民以时。故孔子之道不被用于当世。在这个问题上,颜回早已看得
十分清楚。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颜回认为,一个伟大的治国主张被发现,是发现者的荣耀,既使不被当时的执政者所用,也无损
于发现者的君子形象。孔子之道已是完善的治国之道,当权者不用,是他们的不光彩。当权者不用,
仍不放弃自己的主张,更显出君子胸怀磊落,人格的伟大。
三、颜回的德治思想还表现在他本人加强道德修养上。因为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他执政者的
道德修养,是实行德治的必要条件。
儒家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仁”是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不是一般的贤者所能达到的。 颜
回是古代社会中强调道德修养,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这一优良传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道德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三皇五帝”的事迹及尧、舜、禹相禅让的传说,反映了当时已
经形成了有德者方可为王而率万民的思想,说明道德已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重要作用。殷商时
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命思想”,但统治者仍然承认道德的重要。如盘庚迁殷时曾表明“非予自荒
兹德”,告诫贵族们应“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要注意“积德”,否则要“罚及尔身”(《尚书
·盘庚》)。至西周时,统治者总结了殷亡的教训,更明确了道德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主张,与“天命”思想相结合,成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至春秋,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礼崩乐毁”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势,孔子总
结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 建立了一套以“仁”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而“仁”的外化与制度化就是
“礼”。在仁与礼这一总原则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道德准则,如恭、宽、信、敏、惠等,把这些道
德原则施之于人们的伦理之中,就形成了孝、悌、忠、恕、勇等具体道德规范。孔子特别强调以孝、
悌为基础,以忠恕为处事原则。孔子还创立了一套道德宣传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颜回亲聆孔子的教悔,并亲历与参加了孔子创立儒家道德体系的过程,形成了崇德、明德的浓重
意识。他积极探讨“仁”的内涵,决心实践“仁”的要求,强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之士,
使社会上的人“莫不从义尚风”(《韩诗外传》),即全社会的人都重视道德修养。《论语·颜渊》
记述了颜回重视仁德修养的情况,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与颜回这段对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颜回问仁德,孔子告诉他,克制自己,使言
行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成为仁人全靠自己,不是靠别人。这里
所说的“克己”,就是抑制自己的私欲,把个人对财富、地位、美色的追求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克服
自身的惰性。但真正做到“克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追求财富与地位,厌恶穷困与下贱是
人的本性。孔子当年就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
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
第二层意思是说:个人修养要从视、听、言、动做起。所以颜回十分注意自己的视、听、言、动。
一次他路过商纣王曾建过都城的朝歌,恶其名,而不在朝歌停歇。其后世子孙还作了一副对联:“求
仁于视听言动,为邦在虞夏商周”作为家训的内容。
弄清了“仁”的确切要求以及“仁”与“礼”间的关系后,最重要的就是亲身践履笃行。颜回是
加强道德修养与实践的典范,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主要是:
(一)树立崇高目标,以先圣为道德修养的榜样。其榜样就是大舜。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
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这就是说,他决心通过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成为大
舜一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颜回由于华年而逝,且未能从政,故其实际建树不可能与舜相同,但其道
德志向, 应该说已与舜、 禹等先圣达到了同样的高度。对此,孟子评论说:“禹、稷、颜回同道。”
“禹、稷、颜子易地皆然。”(《孟子·离娄下》)这就是说颜回与大禹、后稷(周的始祖)在道德
修养、治理国家方面走的是一条道路,他们如果互换一下位置,也会像对方在原来岗位上所做的一样。
这种以先圣为榜样,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道德教育必须树立典型,学习典型,
自觉地与典型相比较,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 长期坚持不懈, 不为环境恶劣而动摇自己修养的决心。孔子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
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三月,言时间之长也。长期做到不违仁的原则,
这并非易事,特别是颜回处于乱世之中,箪食瓢饮,居于陋巷,物质条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能不
降其志,不改其乐,确令人敬佩。孟子后来概括类似情况为“贫贱不能移”,遂成为一切有志于民族
振兴的人们修养的规范之一。而这种精神至今仍未失去其积极意义。
(三)道德修养过程中,强调自我作用。颜回善于总结经验,不重犯已出现的错误, 因而能够
做到永不满足,永不停止。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 ” (《论语·雍也》 )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荀子》中记述了孔子有一次以“知者若何,仁
者若何”为题,要子路、子贡、颜回回答。子路、子贡各谈了自己的看法,颜回的回答是:“知者自
知,仁者自爱”。孔子非常欣赏颜回的答案,认为颜回可称得上是“明君子”(《荀子·子道》)。
在这里,所谓“不迁怒”,就是遇到问题不迁怒于他人,而到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一点与孔子一
直提倡的“求诸己” 、“成己”、“为己”,是一致的。 所谓“不贰过”就是不重犯已经出现的错
误,包括个人所犯及他人所犯的错误。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所谓“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就是说
聪明的人有自知之明,真正有仁德的人能自尊、自爱、自警、自励,处处事事严于律己。这在道德修
养中是很重要的一点,与“不迁怒,不贰过”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四)以德处世,与人为善。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的精神(参看《论语·公冶长》),
又提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友原则(《论语·颜渊》)。颜回继承并弘扬这一原则,坚持以
德处世,以德报怨,与人为善。《韩诗外伟》卷九记述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讨论为友的事,颜回
的主张是:“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这是颜回在处世交友问题上的态度。孔子
评之曰:“回之所持,亲属之言也。”所谓“亲属之言”就是用对待亲属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中国
传统人道主义的要义之一,即感情的内化与外化——用对待自己的感情对待其他家庭成员,并推而广
之对待社会上的人,也是自大舜以来所形成的以德待人、与人为善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它进
一步体现了颜回的仁者风范(当然这种原则还是有一定范围的)。
由于颜回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所以他具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孔子提倡的恭、宽、信、敏、惠,
在他身上都表现出来。故孔子在品评自己的弟子时,把他列为“德行”第一。后来孟子又指出,颜子
不仅本人德行好,而且“善言德行”(《孟子·公孙丑上》),即善于阐述、宣传道德修养方面的道
理,让更多的人提高道德水准。如:
颜回少时入孔门,箪食、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他却能就学于孔子而不辍。孔子说:“善
哉,回也!夫贫而如富,其知足而无欲也;贱而如贵,其让而有礼也。”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
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颜回随孔子周游列国,绝粮于陈,七日不火食,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米,不料在煮饭时,落进了灰
尘。取出灰尘丢掉,上面带着些米粒,颜回不忍,便取下自食,留下洁净的给众人。颜回刻苦自己,
还引起了他人的怀疑,说他偷吃米饭。颜回亦不为此诉冤, 只是在孔子问起时才把情况说明。 有人
说他愚笨,颜回亦不气恼,也说自己“不敏”,竭尽全力也不能超过夫子。
颜回“家贫居卑”,孔子劝他去做官,改变一下贫困的家境。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夫子之道,
他对孔子说:“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
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听后肃然起敬,说:“善哉,回之意!丘闻
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
后见之,是丘之得也。”(《庄子·让王》)
颜回善于克制自己的私欲, “不以利自累” 。他以古圣贤为榜样,目标高远。《孟子·滕文公
上》:“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因而能集中精力求学于孔子。孔子说:
“仁者,爱人”,颜回则以“无施劳”,“无伐善”,“铸库兵以为农器”,“家给人足”,“咸获
永宁” 为己愿。 颜回“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孔子家语·弟子行》)
“自知”、“自爱”,“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论语·为政》)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
违仁。”(《论语·里仁》)颜回“其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
颜回终因能克己而归仁,成为中国古代长期被尊崇的仁人,道德的典范。东汉人郎凯说:昔颜子
“十八,天下归仁。”《孟子·离娄下》则说:“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论衡·定贤》载:
有人问孔子,颜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仁人也,丘不如也。”
颜回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于后世的,其优秀品德及修养方法,当然不可避
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但是由于道德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及继承性,对于今天仍未失去其借鉴价值和积
极意义。对此应予以批判地继承,使之成为“以德治国”的新的道德规范的基础。
颜子没有留下哲学著作,但是他的思维水平达到了时代高度,成为一代贤人。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观是通过对整个宇宙发展规律的把握,来确定人生活动的方向、规律及其意
义的,这也就是天人关系问题。“学不际天人,不足谓之学”,宋儒(邵雍)的这一说法道出了天人
关系在古代哲学中的地位。
儒家在天人关系上的看法, 是以“天人合一” 为其主旨的,荀子、刘禹锡等的“天人相分”论,
实际上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独特形式。《论语》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说
孔子看到光阴像一去不复返的江水一样流逝时,立刻想到人也应该奋斗不已,这就是一种与天地合其
德,赞天地之化育的思想。后来,孟子更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天
一合一公式。
与孔子同时而又亲聆孔子教诲的颜回,在天人关系上自然会认同孔子的主张。这主要有两点:一
是颜回善于领略天地造化之功的伟力,而体验人生的乐趣。颜回居在陋巷,箪食瓢饮,物质条件清苦,
但他自以为乐,且不改其乐,表层原因可以说他是以学为乐,以苦为乐,但深层原因却是因为他思及
整个宇宙的运动变化,其思维冲破了具体的物质条件的限制,把自己放到了宇宙大化的潮流当中,领
略了天地运行的伟大,自然也就不会为具体条件的好坏而烦心,从而体会到做为一个人(人类或道德
的人)的快乐。二是颜回在出处进退问题上所持的顺其自然的态度。颜回本有出仕为相的愿望,但因
条件不成熟也就作罢。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个人的进退因客观发展
的需要而定,个人无意于奔波,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也根源于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
(二)人文主义观念。
春秋时期是中国人文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随着世俗王权的衰微,神的权威也大大下降,重
人事轻鬼神的观念大为普及,重民爱民思潮兴起。孔子的“仁”的学说,包含了对人的尊重,而人也
包含了下层民众。如《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里的人自
然是指养马的劳动者。这些都影响到颜回。颜回的“无伐善,无施劳”,反对“穷其下”及“各乐其
性”的主张,反映了他重民爱民的人文主义观念。
(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倾向。
颜回的哲学思想中,也像中国古代其他哲学家一样有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荀子》所载
颜子对鲁定公问时,以用马喻为政、认为“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
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这正是一种关于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走向反面的意识,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观点。
虚心好学是颜回最突出的优点,这种意识,从哲学上说是认识到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无限性、丰富
性与个体生命之有限性这一矛盾后,才形成的一种解决矛盾的主观行为,这同样反映了颜回思想中的
唯物主义因素。
另外,关于前人所说的颜回“知微(知几)知彰”的问题,《法言·问神》晋李轨注曰:“颜渊
弱冠,而与仲尼言易。”《易》是一部关于占卜的书,有许多迷信成分,但也有预测科学的若干萌芽。
颜回可能较早地接触这部书,因而培养了他善于观察,由微知彰的才能。前人关于颜回知几知彰的赞
誉不完全是神化,反映了一部分事实。这就是由于颜回思想中有若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因而
产生了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意识,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能根据某种端倪推知事物的发展。还有孔
子所称赞的“回之为人,择乎中庸”,也说明颜回的思想中有辨证法关于“度”的蒙胧意念,因而处
事能比较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