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颜文樑美术创作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6&rec=112&run=13

颜文樑,江苏苏州人,字栋臣,中国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绘画作品是中国艺术宝库中
的重要部份。他于20世纪初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七十余年的开拓耕耘,在美术教育园地付出了全
部精力和聪明才智,桃李满天下,许多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都出自他的门下。
颜文樑作为一个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知名于国际艺术界。他创办苏州美专
时,即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宗旨。指导学生时,对其艺术上的小小进步立刻给予肯定;否
则,不惜时间予以指正,并反复讲解,务使彻底明了而后已, 态度的认真常常得到学生的十分敬爱。
苏州美专创立不久, 当时作为学生锻炼素描基础的石膏模型奇缺。颜文樑于1928年自费到法国进修
时,节衣缩食,不辞辛劳, 惨淡经营, 选购了大量巨型石膏模型运回国内,多数为名家雕刻的复本,
如《掷铁鉼》、《阿普罗》、《大卫头像》、《奴隶》、《米罗维纳斯》等,还有专供教学用的《人
体解剖模型》及马体和各种马体的动作及解剖,专供装饰用的古希腊瓶、各种浮雕。所选购的模型,
各方面都具备,数量之大超过当时全国美术学校所有石膏像的总和,对于美术教学,特别是对素描教
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评价说:“颜老这次把西方的艺术精品,移植到中国,所耗的
精力是大的,意义更是不小。其功可比于古代的玄奘。”
颜文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油画创作。但在幼年以中国画入门,学习《芥子园画谱》。13岁时
曾临摹胡三桥画作《钟馗》一幅,国画大师吴昌硕观后非常赞赏,为其题字曰:“画稿出三桥胡君手,
栋臣世兄仿之,益见高深独到。昔人云唐抚晋帖,非同工,仿佛似之。”入小学后始习铅笔画,曾作
《浒墅关车站》、《惠山》、《苏州火车站》等。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得日本画家松冈正识指
导,开始学习西洋画创作。经父亲颜元(纯生)告之上海有法国普法战争巨幅油画展出时,始知有油
画之名。回苏州后,立志自习油画,自行试制油画材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作品《石湖串月》。
颜文樑在苏州先后于多所中小学任图画教员,在教学的同时,勤奋于油画、水彩画创作。曾为上
海来青阁书坊作水彩画风景十六幅,来青阁主人杨寿祺将其交商务印书馆以三色版印刷,发行之后,
销行之广,出乎意外。为吴中名画家顾西津(字鹤逸)作水彩画春夏秋冬四幅,为苏州张多记扇庄画
扇面五幅,其一为《博古图》,顾西津为之题曰:“唐、宋时画尚写真,绳尺维谨,南宋以下,真意
方疏,渐入化境。但雍、乾间,海西人郎世宁供奉内廷,所画与我国古法合,得毋昔之沦入异域者,
今将返之祖国乎?循环之理,岂独画然。因观颜君文樑所绘,雅有古意,爰舒肌见。”顾西津所遗画
论不多,此则所题,于举世风靡元、明文人画之时,独标唐、宋写真之旨,可谓卓识。
1919年颜文樑与葛赉恩、潘振霄、徐永清等人共同发起美术画赛会,征集当代苏州与全国各地中
西画家作品陈列, 此后二十年未间断。同时又学习作粉画, 创作的第一幅粉画作品为《画室》 ,
后又作《厨房》、《肉店》(即《老三珍》),成为他早期粉画的代表作。《厨房》以写实方法为之,
意在重现一典型中国旧式厨房全景,求形象之逼真,色彩之调和,尤其着意于光影的向背明暗。画中
主点偏于右方,有正面、侧面、斜面、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不规则形,以及光影的高低,左右、
前后等距离及不等距离各种透视变化,为颜文樑数年来学习、观察及实验透视学诸原理法则之总集合。
1929年粉画《厨房》、《画室》与油画《苏州瑞光塔》参加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厨房》获荣誉奖。
授奖仪式隆重,法国教育部长、美术部长亲临主持,这是中国粉画作品在国际展览中的首次获奖。
1922年颜文樑与胡粹中、朱士杰、顾仲华、程少川创办苏州美术暑期学校,后即为苏州美专,是
为其办学之始。校址设于风景秀丽的沧浪亭。开办之初,先设本科一班,两年毕业。1924年起,学制
改为四年,分国画系、西画系、艺教系、实用美术系(1946年在苏州复校后增设动画科),经过艰苦
创业,美专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与日俱增。1932年苏州美专以大专院校立案,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
科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颜文樑携带部份教学设备,率领教师辗转到上海继续办学,称
苏州美专沪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苏州复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苏州美专与上海美术专
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即南京艺术学院。
1927年艺术大师徐悲鸿到苏州相访于颜文樑, 两人遂成至交。 经徐悲鸿力促,颜文樑于次年9
月赴法国巴黎留学, 途中创作了油画《鸟瞰香港》、《越南西贡》、《印度洋之中秋》、《印度洋
之锡兰》、《吉布蒂之晨》等。抵巴黎后,经法国美术大师达仰介绍,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教授皮埃
尔·罗朗斯门下,学习石膏素描,临摹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原作名画,并得到罗朗斯教授严格指教。
习画之余, 他游历欧洲数国,在英国画《英国议会》与《海德公园》二幅;在意大利与刘海粟、吴
恒勤等人同游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饱览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建筑,受到深刻的艺术熏陶,
创作了油画《罗马古迹》、《罗马遗迹》、《罗马海特里安皇陵》、《罗马斗兽场》、《佛罗伦萨》、
《威尼斯圣马克教堂》、《威尼斯运河》、《米兰大寺》等十四幅。学习期满后,颜文樑由陆路返国,
在德国创作了《柏林旧皇宫》,在莫斯科参观美术馆、博物院,并游红场,瞻仰列宁墓。
归国后,在校董胡子深鼎力相助下,建成希腊式新校舍五十间,列柱拱廊,宏伟宽敞, 辟石膏
室、 陈列室、实习室、办公室与教室,其规模为全国美校校舍之冠。1932年徐悲鸿约颜文樑在南京
举行联合画展,当时报纸称为“艺坛盛事”。
颜文樑在教学之余,亦爱唱歌,并创作校歌及《艺舰》、《沧浪四时》、《艺术迈进曲》、《青
年的苏美》、《沧浪夏夜》、《沧浪秋夜》、《我爱苏美》、《我们的力》、《好友你莫忘》、《留
恋曲》、《苏美一艺侠》、《听奏钟声》、《记功柏》、《艺术忧思》等14首歌曲。
1933年秋徐悲鸿应邀赴德国、苏联等国举行画展,定期一年半,其所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
教职,以为非颜文樑莫属,特商请代理。颜文樑感其知己,每周由苏州去南京三天,除代理系主任外,
并为“中大”学生讲授素描、油画课。1934年他曾率学生至浙江普陀山写生, 创作了油画《潮音洞》
、《前祠大殿》、《普陀市街》《远眺佛顶山》、《千步沙》等。
抗战时期,颜文樑在上海艰难办起美专沪校,多次拒绝日本人要其返回苏州续办美专的利诱。困
难时不得不靠卖画维持学校开支。抗战胜利后,他返回苏州,美专得以复校,首届毕业生仅三人。沪
校则改为研究室。1948年苏州美专学制改五年新制,分中西画二组,原有实用美术组因教学设备于沦
陷时被劫,暂时停办。
1952年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后,颜文樑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时刘开
渠任院长,他任副院长,赴浙江杭州上任,以透视学、色彩学教授学生。1953年赴北京参加第二次全
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京期间作油画《天坛》、《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玉带桥》。
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改称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任院长,他仍任副院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十周年,他创作了油画《国庆十周年》,反映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国庆夜景,取景包括各种车辆、
商店橱窗、 各色电灯、行人及焰火,系实地写生所得,图像逼真,气氛热烈。1960年9月,赴北京参
加了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同年当选上海美术协会副主席,相继创作了油画《人民大
道》、《轧钢厂》、《颐和园》、《九龙壁》、《太和殿》、《北海雨景》、《景山》、《十三陵水
库》等。1963年香港中艺公司主办上海名家油画美术展览会,他与刘海粟、林风眠领衔,共展出三十
人的作品,其中他有《厨房》、《巴黎凯旋门》等十六幅作品入展。至“文革”前,他又先后创作了
以上海、苏州、杭州、嘉兴等地为背景的众多油画作品。
“文革”期间,他家中名画被查抄,本人被批斗受审,身心遭受了很大摧残,尤其闻听浙江美院
院长潘天寿含冤去世,怆然久之。“文革”后期,始能重新作画,创作了一批园林小景、花卉之类的
作品。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完成了历时十年的油画《百花争艳》。
改革开放以来,颜文樑焕发了艺术的青春,以八十几岁的高龄,仍然创作了《报晴》、风景组画
《春光好》、《夕照明》、《载月归》、《朝气新》等,画中点景人物为一画家,系以孙女作模特,
其精神则为他自况。他还多次参加了各类画展,为青年作者提供了范本。1982年,九十高龄的颜文樑
创作了巨幅油画《祖国颂》。以大海波涌,旭日东升,朝霞灿烂,为中华祖国祝颂。
在油画语言民族审美心理上,颜文樑虽然没有像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那样摭拾中国的笔墨,
但回归心理往往体现在提炼、熔栽的油画创作过程中,体现在让油画语言符合东方诗境似的、蕴藉细
腻的审美要求上。相较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的油画一方面显示了欧洲油画的色彩修养
和光色魅力,体现了第一代油画家对油画色彩的直接感受力和色彩观念转换的良好感悟程度,即在油
画语言技术、技巧层面化比较接近油画语言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注重诗题的表达与境界的创造,
在创作的思维模式与审美心理的构成上,在具体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上都更加接近中国文化所具有
的那种气质与凛赋。
颜文樑一生不仅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精品,也编写了不少有关透视学、色彩学方面的著作,发表了
众多美术论文,对普及美术知识和技法做了很多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