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统计局关于199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4&rec=263&run=13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2.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完成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
完成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财政连续十一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2∶54.9∶24.9调整为19.9∶48.8
∶31.3。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创产值19.4亿元,实
现利税4.12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24亿元,
比上年增长12.7%。
旅游事业兴旺发达,旅游社会收入达到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6元,比上年增加266元;职
工年平均工资达到5766元,比上年增加195元。
199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遵循“强
农重工、活商兴旅、科教兴曲、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两个根
本性转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
结实干,开拓进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经
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工业经济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乡
市场繁荣活跃,物价涨幅明显回落,旅游事业兴旺发达,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外经外
贸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
值523693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17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
值255818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1637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9%、0.2%、29.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3%,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财政收
入41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6%。
一、第一产业
全市各级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奔小康为
总抓手,以强乡富民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围绕蔬菜、林果、畜
牧三大主导产业,狠抓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林、牧、
渔业得到全面发展。种植业在克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好收成,夏粮再创历史
高水平。全市农业总产值124105万元,比上年增长4.6%。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吨)
1997年 比上年±%
粮食 414671 -4.9
小麦 193932 +0.4
玉米 187141 -7.2
大豆 7475 +4.8
棉花 453 -51.7
花生 9978 -18.1
蔬菜 238268 +18.1

林业生产以完善“91378” 工程为主线,狠抓了高效经济林和平原绿化工作,改
善了生态环境。全市造林面积1722公顷,育苗19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3.6%。
畜牧业在市场物价回落的情况下,积极调整畜禽结构,狠抓了科学饲养、大户饲
养、品种改良。全市肉类总产量73040吨;禽蛋产量47330吨,比上年增长0.3%;牛羊
奶产量3342吨,比上年增长54.7%;大牲畜年末存栏4.42万头;家禽存栏496.82万只,
比上年增长4.1%。
渔业生产重点抓了精养高产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467公顷,
水产品产量2490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5174千瓦,比上年增
加16199千瓦;农村用电量1069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农村化肥施用量8.25万
吨;有效灌溉面积37300公项。
二、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狠抓企业改制,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了
稳中有进、适度发展的要求,工业产值、效益连续五年保持济宁市前三位水平。全市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创产值194041万元。 其中:乡镇属工业产值45818万元。在乡及
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工业产值90639万元,集体工业产值54728万元;重工业产值
113017万元,轻工业产值81024万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95658万元。
乡及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7年
原 煤 85.11万吨
饮料酒 19.47万吨
白 酒 2.94万吨
啤 酒 16.53万吨
水 泥 49.70万吨
棉 纱 268吨
棉 布 72.37万米
机制纸及板纸 11932吨
地毯 732821平方米
输送带 20.99平方米
交流电动机 17649台
电力电缆 1219公里
通讯电缆 5091对公里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5个,其中“大型工业企业”
4个。
工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适度提高。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51672万元,利税总额41208万元,利润15655万元。产品销售率95.92%,资金利税率
13.77%,成本费用利润率7.08%,全员劳动生产率36031元/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27.08%。 孔府家集团、三孔集团、裕隆总公司等重点企业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
的支柱。电缆集团、圣阳电源有限公司、远东铝业公司等企业通过国家级质量认证。
孔府家集团在白酒市场销售平淡的严峻形势下,竭力扭转效益下滑的局面,利税实现
9715万元。三孔集团利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747万元。
供电设施建设加快,新建的苗孔、姚村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已投入运营,220千伏
曲阜变电站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供电量3175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8%。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合理。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51080万元。住宅投资
5710万元, 基建投资16682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0178万元,其他投资940万元,房地
产开发2615万元,农村集体投资19298万元,私人建房投资1367万元。
三、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公路运输里程687公里,全市公路货运量983万吨,
比上年增长6.3%; 货运周转量2309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5%;客运量401万人,
比上年增长6.6%;客运周转量1901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
邮电通信能力继续增强。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524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年末
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9312门, 农话交换机总容量14552门。年末电话机总数已达27867
部,比上年增加7343部。其中:市话17847部,农话10020部。
商品供应充足,集市贸易兴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405万元,比上年增
长12.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4%。市场建设得到加强,美
食城、摩托城、汽车城等相继建成。
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全市财政总收入41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
上交中央财政收入22312万元, 比上年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19620万元,比上年
增长29.5%。财政支出27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金融保险运行平稳正常。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64166万元,比上年增加24368万元;
城乡储蓄存款192933万元, 比上年增加2707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6730万元,比上
年增加17601万元。全市承担保险金额26791万元,保险业务总收入2008万元,赔付率
83.7%。
旅游事业兴旺发达,旅游文物工作以’97中国旅游年和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社会大旅游的气氛,开发了尼山圣水湖、九仙山、孔子精华苑
等旅游景点, 成功地举办了’97国际孔子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比上年增
长5.3%。 其中,内宾235.5万人,外宾4.5万人,旅游社会收入41086万元,比上年增
长26.4%。
外向型经济有新的进展。 全市利用外资新签协议7个,利用外资金额4032万元,
比上年增长12.6%。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城市建设突出抓了城市道路、桥涵、园林绿化、整容修面、
路灯安装和住宅开发等工程,增强了城市“载体”功能,加快了水、电、路、气等基
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环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了神
道路、 有朋路、327国道和东104国道城区段的拓宽改造,新增更换路灯400盏,新增
绿地面积2.1万平方米, 新建沿街商店2.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20公顷,绿
化覆盖率34.8%,主要街道保洁率100%。
土地管理工作力度加大, 实现了耕地净减率控制在2.8%的目标,有效地保护了
耕地。环境保护在加快治理老污染源的同时,坚决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环境噪声
达标面积2.86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规定标准。
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各类科技人员18071人,其中:高级职称548人,
中级职称3477人,全年共引进转让科技项目38项,取得科技成果53项,其中:国家级
1项,省级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
教育事业进一步得到重视,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13所,
在校学生13.52万人,年内毕业生3.09万人。其中: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516人,
年内毕业生1888人; 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6810人,年内毕业生1876人;中学
33所, 在校学生4.07万人,年内毕业生1.11万人;小学171所,在校学生7.54万人。
年内有1150人考入大中专学校,创历史最高纪录,被国家教委授予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在巩固“双基”的基础上,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提高到新水平。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6处,电影院和影剧院10处,文
化馆1处, 文化站13处,艺术表演场所1处,公共图书馆1处,年末安装有线电视已达
10026户,全年出版报纸88万印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0
处, 其中:医院16处,防疫站、消杀站、妇幼保健院各1处;医疗机构床位1072张;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01人,其中:医师563人;卫生室557个。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成绩
显著。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年末全市有传统体育项目活动5所,专职教练员19人,
等级运动员112人。 年内举办运动会11次。在济宁市以上的运动会上获金牌48枚,银
牌12枚,铜牌16枚。中学生体育达标率92.3%,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5.2%。
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的方针,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流动
人口管理,完成了济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跨入“全国计划生育协会百强县”行列。
计划生育率99.8%, 晚婚率99.98%,晚育率99.9%,节育率99.2%,全年共做四种节育
手术6611例,新出生男女婴性别比108.9∶100。
四、人民生活与人口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5766元,比上年增加195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2536元,比上年增加266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3114元,比上年增加430
元。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住条件继续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
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3.1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3.4平方米。城镇就业状况得
到改善,年末全市职工人数50301人,比上年增加1124人。
据公安部门提供,年末全市总人口621397人,比上年增加3469人。在总人口中:
男性317715人,女性30368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1%和48.9%;农业人口499795人,
非农业人口121602人, 分别占总人口的80.4%和19.6%。人口出生率10.63‰,死亡率
6.36‰,自然增长率4.27‰。
注: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系按当年价格计算。
2、产值指标均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3、增长幅度均按1990年不变价格(可比口径)计算;
4、公报中数字采用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