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计划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4&rec=103&run=13

加快计划管理职能转变
促进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年专文)
曲阜市计划委员会

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计划管理工作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认真做好落实
中央大政方针与曲阜相结合的文章。 一方面转变计划管理职能,做到5个转变:即从
对微观经济的过多参与,转到主要是考虑全局,研究战略,提出思路上来;从对经济
的直接管理转移到间接调控上来;从局限于国有经济的管理,转到引导全社会经济活
动上来;从过多地行政性审批转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从主要依靠经济手
段转到发挥经济手段、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经济运行上来。另一方面,
利用计划部门综合经济管理的优势,积极给市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发挥计划的总
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努力探索新时期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保持经济总
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摸清
市情的前提下,先后提出曲阜经济发展要走“旅贸工农型”的路子,工业经济要重点
抓好“十厂一矿”,研究制定了“强工重农、活商兴旅、科技兴曲、城乡一体、共同
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引导全市人民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进一步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冲出“万仞宫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
会进步。改革开放20年,成为曲阜历史上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波动最小、
成就最大的时期。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2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
长42倍,年均增长2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344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
19.5%。 财政总收入实现4.986亿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20.3%;人均财
政收入789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19.1%。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1998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65:23:12
调整升级为18.6:49.7:31.7;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
农村经济跨上新台阶。坚持以强乡富民、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粮食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98年全市粮食总产38.95万吨,比1978年增长1倍,
年均增3.6%。 农业结构得到优化,林牧渔业发展较快,开始步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轨
道。农业生产条件日趋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大量增加,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
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规模效益逐年提高。圣旺集
团、天幕集团、王庄造纸、苗孔纸业公司、姚村专用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至1998年,全市形成乡镇企业集团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乡村集体工业产
值达到5.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3.9%。市属工业实施梯队发展战略,
坚持“一切围绕市场变、一切围绕活力转、一切围绕效益干”,工业产值、销售收入、
实现利税大幅度提高。1998年市属工业实现产值18亿元,比1978年增长11倍,年均增
长13.2%。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连年保持济宁市上游水平。三孔集团、孔府家集团、金
塔王集团、裕隆总公司、电缆集团等重点企业已成为构筑曲阜工业的支柱力量。
第三产业日趋繁荣。 199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16.09亿元,比1978年增
长28倍,年均增长18.4%,市场建设长足发展,相继建设了一大批商业网点和购物中
心。文物旅游得到加强,“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修复
开发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曲阜成为首批“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交通运输、邮电通
信、 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998年, 全市晴雨通车里程达到767公里,比
1978年的170.8公里增加596.2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邮电通信发展迅速,
全部实现了程控化,建成了本地网,市内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8224门,比1978年的600
门增长79倍。供电设施日益完善,供电能力大大提高;城市供水基本普及,日供水能
力达到7万T/日, 金融保险发展加快,1998年,全市各项贷款达到30.3亿元,比1978
年的1226万元增长246倍, 各项贷款18.3亿元,比1978年的3972万元增长45倍。信息
咨询、居民服务、社会中介、社会保障体系等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成为推
动曲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重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加快了水、
电、路、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与开发,使曲阜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
建城区面积由1978年的1.67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 城镇住宅开发和小城镇建设
实现新的突破。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获省一等奖,
跨入“全国计划生育百强县”行列。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先进称号。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争当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活动蔚然成风。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迅
速提高。199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7元,比1978年的60.8元增长44倍,年
均增长20.9%; 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068元,比1978年的457.7元增长12倍,年均增
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