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3&rec=81&run=13

以创新精神开拓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市人事局局长 王桂林

1999~2002年,市人事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
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进取、
勇于实践,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
障。
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一是按照济宁市统一部署,在搞好调研的基础上,
拟定曲阜市市乡两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并结合全市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意见,
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了市乡两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扎实、措
施得力,此项工作得到省编委及济宁市人事、编制部门的肯定。二是逐步加大事业单
位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了脱钩改制;
古建园林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和城建开发公司由事业单位成建制改为企业。三是2000
年以来,根据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按照济宁市委常委、曲阜市委书记张术平提
出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创新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在中医院进行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岗位聘
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事业单位初步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
低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改革,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均发
生了明显变化,为事业单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曲阜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走
在了全省的前列,省人事厅将曲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联系点,新华社《内参选编》、
《山东通讯》、《山东人事》等国家、省、市报刊多次对曲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进行了报道。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一是积极主动地为国有、民营企业及事业单位大力引进各类
人才。每年都组织用人单位到外地大专院校或人才市场招聘人才。1999年以来,累计
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700多人,其中曲阜经济发展急需的酿造、机电、旅游、
计算机、 硅酸盐、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各类本科以上毕业生500多人。二是积极举办各
类人才市场,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初步发挥。1998年以来共举办大型人
才交流会8次,专场人才交流会50余次,有800余人通过人才交流会落实了工作岗位。
2002年9月, 由济宁市人事局主办、曲阜市人事局承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人才交流会
更成为近几年人才工作的一大“亮点”。三是积极开展人事代理和人才素质测评工作,
人事代理人数已达1200余人,开展了包括代管档案、代办职称、转正定级、档案工资、
代办养老保险等14项代理业务。 对500余人开展了人才素质测评,为单位全面了解人
才,人才正确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科学手段。四是拓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四年
中, 共安置、 推荐大中专毕业生2300余人,其中本科370余人,专科650余人,中专
1300余人。五是事业单位考选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从2000年起,曲阜市事业单位补
充工作人员实行“凡进必考”,三年来共为110余家事业单位招考大中专毕业生400余
人。六是不断拓宽引智领域,深化、巩固引智成果。共执行引智项目55项,其中引进
54项,引进外国专家63人次,派出1项,派出培训2人次。在巩固工业引智成果的基础
上,引智项目扩展到农业、卫生等领域。七是积极开展了公务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的专门业务培训、 更新知识培训和能力建设培训。有1.4万余名国家公务员、管理人
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计算机初级应用能力培训和“WTO知识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
的普及培训。2001年,市人事局被济宁市委组织部、济宁市人事局评为“济宁市国家
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考核工作先进单位”。八是继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
聘改革,认真组织质量、经济、审计、统计、会计、出版、执业药师、企业事业法律
等开考系列累计3500余名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2002年底,全市共
有专业技术人员12776人(事业9494人,企业3282人),其中高级424人,中级2895人,
初级9457人。根据职能调整,接收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管理工作。
及时对1984年到2002年的33卷档案进行了整理分类工作。
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考核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考核办法,简化考核
程序,强化日常考核。及时召开组织、人事、政法、纪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按
照有关规定,批准辞职7人,办理辞退手续2人,开除7人,自动离职5人。自2001年起,
建立了考核等次登记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手一份《年度考核等次手册》,
记录每人各年度的考核等次。增加了对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考核。对考核名次
位于前3名的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并将年度评优比例由10%提高到15%;对后3名的
单位领导进行诫勉并将年度评优比例降为8%。制订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
考核办法。二是完善人事争议仲裁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一整套人事争议仲裁法规
体系。 四年中,共受理、调解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0余起。对事业单位签订的1.1万份
聘用合同全部进行了鉴证。并对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鉴证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
督查、调研,加大聘后管理力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对加强人事部门的
法制学习与依法行政等工作进行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做法与意见。三是军
转干部工作扎实有效。 四年中,共安置军转干部118人,军转干部家属52人。2000年
以来,曲阜市对军转干部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充分体现了“公开、公
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军转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妥善解决了军转干部住房、子女
入学、户口等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配合市“三方面人员”稳定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库、接访、政策落实
等工作。2001年,市人事局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全省军转安置工作先进集
体”,被济宁市评为“军转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四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牢固树立了“编制就是法规”的意识。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基本控制在合理的幅度以
内。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已办理事业单位初始登记309个,其中法人登记216个(全
国事业法人登记3个) ;事业单位变更登记13个。1999年,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
时、借调人员和代课教师成效显著,按照“无情清退、有情操作”的原则,共清理清
退临时人员1103人, 其中临时工1009人,借调人员94人。清退农村代课教师854人。
2000年,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全市186所全日制中、小学与职业中学的机构编制进
行核定。努力做好工资基金管理工作。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数据库,根据各单位
人员增减变动及工资调整情况录入微机,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编制、下达
季度工资计划。五是工资福利及离退休工作井然有序。除做好转正定级、工资审核、
退休审批等日常工作外,探索了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工资调整工作中,根据工资工作
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审批程序,严把编制关、考核关和工资变动关,每次调资时间由
原来的近两个月缩短到15天,确保了调资工作及时、高效、顺利地完成。积极配合有
关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有关管理服务工作,2001年,市人事局被省
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市乡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2002年4~6月,按照济宁市统一部署,全市市
直和乡镇(街道)两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曲阜市市直党政机关改革前共有
行政编制692名, 其中党委系统134名,政府系统558名。改革后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精
简到536名, 其中党委系统118名,精简12%;政府系统418名,精简25%。工勤人员编
制按照精简后机关行政编制的10%配备, 由原来的113名,精简到60名,精简46.9%。
乡镇(街道)行政编制由原来的515名精简到434名。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基本维持原状,
设工作部门7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政府系统改革前共有政府工作部门29个,部门管
理机构6个, 改革后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25个。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中层机构由原
来的169个减少到118个, 精简比例达30.7%。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中层机构个数精简
比例达37.1%。基本实现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组织机构、
精简人员编制、完善运行机制等任务目标。
市委、市政府对机构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
多次听取编制部门汇报,结合曲阜实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凡涉及机构改革的方案
制订、分流政策的规定、机构的调整和编制的分配等重大问题,主要领导都要先听取
汇报,再由书记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最后研究确定。市直机关34个部门的“三定”方
案和12个乡镇、街道的改革方案全部由编委主任会审定。在机构改革工作中,加强了
组织、人事、财经、保密等纪律,没有出现一起违纪现象。对离岗年龄等大家普遍关
注的焦点问题,更是直到动员大会召开才公之于众。
在核定各部门的人员编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编制对机构职能的调控作
用。在党委系统总体编制平均精简12%、政府系统平均精简25%的情况下,不搞简单的
加加减减,打破编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按照职能的调整来分配编制。按照专业
经济部门的撤并“一步到位,不留尾巴,不搞过渡”的要求,对直接参与经济管理的
商业、物资、二轻集团总公司等部门进行了撤并。
把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除涉及党和国家
重要机密、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竞争的职位外,党政机关股级中层干部全部自然免
职,实行竞争上岗。全市市直机关155人报名竞争113个股级职位,乡镇机关86人报名
竞争48个股级职位, 共有11名一般干部竞争上股级职位,7名参加竞聘的原中层干部
落岗。 所有股级职位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3年,颁发聘任书,搬掉了“铁交椅”。
对超编的机关工勤人员,也通过竞争上岗确定分流人员,61名机关工勤人员全部签订
了聘用合同。
在工作中,始终将稳定工作放在机构改革工作的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
革的各个环节。根据思想动向和问题,采取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个别谈心等不同形
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对苗头性的思想反映、重点疑难问题和少数思想阻
力大的人员,明确专人靠上做工作,及时解除思想顾虑,化解了矛盾。
【全面推进曲阜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001年以来,曲阜市根据中央《深化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
见》精神,按照济宁市委常委、曲阜市委书记张术平提出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截至2002年年底,全市事业单位基本
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干部任期制、竞争上岗制和绩效工资制。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
应、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曲阜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抓组织领导。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曲阜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
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
小组, 先后出台了《曲阜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办法》 (曲发[2000]97号)、
《关于落实〈曲阜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办法〉 的实施意见》(曲人字[2001]5
号)。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经验交流会和
现场观摩会,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各部门、各单位也层层建立了以单位主
要负责人任组长、党政工团参加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改革工作,
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层层抓好落实。
二抓改革试点。为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市委、市政府确定市中医院、实验小学
等作为改革的试点单位,使这几个单位的改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起到了典型示范的
作用。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三抓督导调研。在改革过程中,市人事局组织专门人员组成督导调研组,深入各
事业单位督察指导,突出抓好方案制订、竞争上岗、合同签订、工资分配等关键环节。
对各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中涉及的机构编制问题,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坚持
“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单位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中层科室进行审核。在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中,各单位严格遵守“阳光”准则,杜绝“暗箱”
操作,把竞争上岗工作始终处于上级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市纪委、监察、人事部
门对各单位的竞聘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四抓工资分配。市人事、编制、财政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
革的实施意见》,对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方案进行审批。对没有及时制订工资分配方案
的单位,市财政采取一定措施,暂时扣发该单位的津贴部分,保证了工资分配制度改
革的顺利进行。
五抓思想稳定。各单位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的全过程,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没有竞争上的原任中层干部、双向选择落聘以及工
资分配中利益受损的职工,做到从精神上鼓励、思想上关怀、工作上帮助,不歧视,
不另眼看待,保证了改革的稳步推进。
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职务能上能下、人
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
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状态明显改
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事业单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是实行竞争上岗,
解决了职务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过去,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都是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
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被免职,形成了实际上的“铁交椅”。通过人事制度改革,
原来的中层干部一律自然免职,同一般职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上岗,变“相马”
为“赛马”,有力地推动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竞聘上岗的中层干部全部实行聘任
制,期满后,重新竞争上岗。同时,《曲阜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办法》中规定,
对职业道德和岗位目标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中层干部,不再续聘。每年由单位组织职工
对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测评合格率低于60%的,须自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搬掉
了中层干部的“铁交椅”,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二是实行全员聘用,解
决了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全员聘用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截止到2002
年底,事业单位和职工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对聘用合
同进行了鉴证。通过签订聘用合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责
任,彻底打破了事业单位职工的“铁饭碗”,实现了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
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
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三是实行绩效工资,解决了待遇能高不能低的问
题。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的关键。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特点,按照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
按岗定酬,多劳多得。根据工资分配制度的实行,制订了科学、严密、合理的考核监
督制度。通过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促进了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曲阜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省人事厅将曲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
的联系点。新华社《内参选编》、《山东通讯》、《山东人事》等国家、省、市报刊、
杂志多次对曲阜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报道。
【1999~2002年全市撤消、设立、更名的正科级行政机构】
一、党群机构
1、设立中共曲阜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市委统战部一门两牌。(曲编发[1999]2
号 1999年1月11日)
2、 原市委办公室内设副科级行政机构国家保密局升格为正科级行政机构。(曲编发
[1999]7号 1999年4月21日)
3、 设立曲阜市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曲阜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
问题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外称曲阜市委“610”办公室。(曲编发[2001]
6号 2001年7月26日)
4、 市委宣传部下属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由正科级全额
事业单位调整为市委宣传部内设行政机构。 (曲编发[2002]14号 2002年4月28
日)
5、市直属机关委员会更名为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曲编发[2002]42号 2002年4
月28日)
6、 市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不再作为市委办公室管理机构,调整为市委办公室中层机
构。(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二、政协机构
1、 政协曲阜市第十届委员会设立学习和社会法制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和学习委员会
更名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曲编发[1999]1号 1999年1月11日)
2、政协曲阜市第十届委员会设立研究室。(曲编发[1999]13号 1999年5月28日)
三、法院、检察院
1、市人民检察院在原法纪检察科的基础上,设立曲阜市人民检察院渎职犯罪侦查局。
(曲编发[1999]5号 1999年3月31日)
撤消渎职犯罪侦查局, 设立渎职侵权检察局。(曲办发[2002]40号 2002年7月
22日)
2、 设立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为正科级内部机构。(曲编发[2000]16号 2000年
11月21日)
四、政府机构
1、设立曲阜市财政监督局,同市财政局一门两牌。(曲编发[1999]3号 1999年
1月25日)
2、 撤消曲阜市劳动局, 成立曲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曲编发[1999]19号
1999年12月1日)
3、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改建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曲编发[2001]9号
2001年10月8日)
4、 撤消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市财政局加挂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
公室牌子。(曲编发[2002]7号 2002年2月27日)
5、 撤消市双拥办公室, 市民政局加挂市双拥办公室牌子。 (曲编发[2002]9号
2002年4月28日)
6、撤消市财贸办公室。(曲编发[2002]13号 2002年4月28日)
7、撤消市政府办公室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曲编发[2002]15号 2002年4月28
日)
8、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发展计划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9、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10、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计划生育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11、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建设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12、土地矿产管理局更名为国土资源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13、组建文物管理局。(曲发[2002]42号 2002年4月28日)
14、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不再作为市政府办公室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办公室
中层机构。(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15、市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公室不再作为市政府办公室内设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办公室
中层机构。(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16、市政府办公室外事侨务办公室不再作为市政府办公室内设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办
公室中层机构。(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17、市国外智力引进办公室不再与市人事局合署,调整为市人事局中层机构。(曲编
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18、市公务员考核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曲
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19、物价局并入发展计划局,保留物价局牌子。物价局单独办公,单独配备领导班子,
人财物相对独立。(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20、农业委员会、农业局与林业局合并,组建农业局(挂林业局牌子)。林业局单独
办公, 单独配备领导班子,人财物相对独立。(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
30日)
21、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乡镇企业局合并,组建经济贸易局(挂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牌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单独办公,单独配备领导班子,人
财物相对独立。(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30日)
22、教育委员会与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组建教育局(挂体育局牌子)。体育局单独
办公, 单独配备领导班子,人财物相对独立。(曲编发[2002]21号 2002年5月
30日)
23、组建曲阜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曲编发[2002]28号 2002年10月21日)
【1999~2002年全市撤消、设立、更名的正科级事业机构】
一、设立的机构
1、 设立曲阜市实验中学,隶属市教育委员会。(曲编发[1999]5号 1999年3月
31日)
2、 设立曲阜市文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增挂“曲阜市文物旅游服务处”牌子,一门
两牌),隶属市政府。(曲编发[1999]20号 1999年12月1日)
3、 设立曲阜市招商局, 隶属曲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曲编发[2001]3号
2001年5月16日)
4、 设立市教师培训中心,隶属市职业中专。(曲编发[2001]8号 2001年9月29
日)
5、 成立曲阜市石门山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隶属市政府。(曲编发[2001]
10号 2001年12月20日)
6、设立市行政审批中心,隶属市政府。(曲编发[2002]2号 2002年3月27日)
7、 设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隶属市政府,归口市建委管理。撤消市城建监察
大队、市城市管理办公室、市旅游投诉中心。(曲编发[2002]3号 2002年2月24
日)
8、设立市规划局,隶属市政府,归口市建设局管理。(曲编发[2002]4号 2002
年2月27日)
9、设立市知识产权局,隶属市政府,归口市科学技术局管理。(曲编发[2002]6号
2002年2月27日)
10、设立市会计核算中心,隶属市财政局。(曲编发[2002]7号 2002年2月27日)
11、设立市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局,隶属市财政局。(曲编发[2002]7号 2002年2
月27日)
市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局更名为市农税局。(曲编发[2002]20号 2002年6月5日)
12、 设立市水产办公室, 撤消市水产局。 隶属市农业局。(曲编发[2002]8号
2002年4月28日)
13、设立三产办公室,隶属市经济贸易局,不定规格。同时撤消市商业集团总公司、
市二轻工业集团总公司、 市物资集团总公司。(曲编发[2002]13号 2002年4月
28日)
将市三产办公室列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曲编发[2002]26号 2002年7月4日)
二、升格的机构
1、 市劳动局劳动服务公司改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劳动服务公司加挂曲阜市劳动就业
办公室的牌子。(曲编发[1999]5号 1999年3月31日)
市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曲编发[2002]17号 2002年4月28
日)
2、 市实验小学、 市第二中学由副科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曲编发
[2000]10号 2000年6月14日)
三、撤消的机构
1、 撤消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技工学校,保留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技工学校两单位牌
子。(曲编发[2001]8号 2001年9月29日)
2、 撤消市尼山国家森林公园委员会办公室。(曲编发[2002]8号 2002年4月28
日)
3、撤消市农村改革试验办公室。(曲编发[2002]8号 2002年4月28日)
4、 撤消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曲编发[2002]14号
2002年4月28日)
【事业单位实行“凡进必考”】 2000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了《曲阜
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曲人字[2000]11号),规定自2000年起,
曲阜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凡进必考”,把住了事业单位的进人关。
2000年度全市第一次面向社会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计划招考252人,涉及86个单
位57个专业。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
小组,负责对招考工作的领导。市纪委、监察部门对招考工作进行全程监督。23名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笔试考场进行随场监督,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次招考工作分为部署动员、制订计划、组织报名、公共知识考试和专业知识考
试(面试)、体检、录用几个阶段。考试分为公共知识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两部分,
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报考村街的考生还要进行面试。按1∶1.2的比例确定初选
人员,体检考核合格后录用。577人报名竞争65个单位、53个专业的178个岗位。由于
专业、 学历所限,32个专业的74个岗位出现空缺。经过层层筛选,179名考生脱颖而
出,其中普通家庭的子女168人,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2001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招考10名文博讲解员;2002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招考30名工作人员;乡镇中小学招考26名校医;曲阜经济开发区招考9名工作人员。
(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