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曲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3&rec=321&run=13

2001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
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旋律,围绕
企业改革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工作重点,解放思想,
发挥优势,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人民
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730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58万元,增长5.6%;第
二产业增加值349700万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297816万元,增长18.6%。产
业结构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3∶47.9∶40.8。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
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财
政收入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对外贸易稳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
费水平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
新的进展。
当前,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
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国有企业改革中有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工业经济运行质
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三是招商
引资力度有待加强,民营经济总量不足;四是旅游资源优势发挥不够,龙头带动作用
不明显;五是财政、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多;六是
经济发展环境不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农业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
济结构,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
发展态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农林牧渔业
得到全面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658万元,比上年增长5.6%;林牧渔业增加
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0%。 经济作物有较快发展,全年蔬菜面积达到8.25万
亩, 中药材面积0.82万亩,桑园面积1.3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全市塑料大棚发
展到2952个。
种植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因面积调减和受灾减产,总产有所减少。棉花、油料
等均取得较好收成,蔬菜、水果等产量下降。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吨)
品种 2001年 比上年±%
粮食 319259 -7.8
其中:夏粮 122157 -17.3
秋粮 197102 -0.7
棉花 667 +65.9
油料 17922 +16.8
其中:花生 17840 +16.7
蔬菜 184072 -15.2
水果 26625 -1.3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绿色通道、高标准农田林网、封山育林、经济林基地等林业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 全市新建绿色通道126.5公里,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6万亩。全
市造林面积1392公顷,育苗10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2%。
畜牧业发展加快。畜禽养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提高,食草畜禽有了突破性的发
展。全市肉类产量85163吨,禽蛋产量52164吨,牛羊奶产量8884吨;大牲畜存栏2.35
万头,生猪存栏31.13万头,家禽存栏630.48万只。
渔业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720公顷,水产品产量2800吨,
同比分别增长57.4%和11.0%。
科技兴农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开发进展顺利,尼山
水库保安全工程竣工并发挥蓄水防汛作用,大沂河防汛治理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全国
节水示范县工程已通过验收。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94万千瓦,比上年增
长2.3%;农村用电量12941万千瓦时,增长3.5%;农村化肥施用量82429吨,增长18.3
%;有效灌溉面积36990公顷。
二、工业
全市工业经济以改革为主线,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科技
进步与产业升级,实现生产效益同步提高,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90098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全
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以下简称限额以上) 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88933万元。在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增加值21576万元,集体工业增加值
7581万元,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59776万元;轻工业增加值35763万元,重工业增
加值53170万元,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0.2∶59.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 单位 2001年 比上年
±%
原 煤 万吨 118.76 38.64
饮料酒 万吨 18.33 -11.45
白 酒 万吨 1.35 -12.99
啤 酒 万吨 16.96 -11.26
水 泥 万吨 90.00 12.22
铝 材 吨 5128 -21.40
机制纸 吨 31562 20.25
三角带 万A米 981 19.93
输送带 万平方米 14.14 8.83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9.85 -11.04
电力电缆 公里 2302 -41.71
通讯电缆 公里 6922 -31.87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3926万元, 利税总额
31728万元, 利润总额9485万元,产品销售率97.64%,总资产贡献率10.24%,流动资
产周转率1.14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4.22%,全员劳动生产率29164元/人,经济效益综
合指数101.89%。 工业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荣获“全国质量活动先进市”称号。孔府
家集团、金塔王集团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通过国际质量体系和国际环境体系双认证。
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辐照交联阻燃电缆等6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新型阀控式
密封铅酸蓄电池、 低水氯化亚铁2个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对外联合取
得新突破。三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电缆集团与香港林飞象
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151万元,按可比口径
比上年增长28%。 国家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
发和国有其他) 完成41912万元,增长9.07%。其中基建投资23779万元,技术改造投
资10310万元,房地产投资3506万元,其他投资4317万元。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23254万元, 集体经济投资39308万元,民营经济投资33820
万元,其他投资39769万元。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京福高速公路曲阜段竣工通车,
日东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开始调试运转,海关场站建设已经完成,海
关办公大楼正在紧张施工,地热开发、热电联产和教师新村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60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建筑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11334元/人。全市房屋施工面积72.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8.94万平
方米,房屋竣工率53.9%。
四、运输、邮电、供电
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公路运输里程822.7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
2132万吨, 与上年持平;货运周转量42958万吨公里,增长3.59%。客运量441万人,
客运周转量20600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显著加快。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9506万元。年末市话交换机
总容量37944门, 农话交换机总容量30864门。固定电话用户已达87227户,比上年末
增加23542户。其中市话36473户,增加5605户;农话50754户,增加17936户。移动电
话用户41806户,增加11759户。
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 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供电量37538万千瓦时,用电
量36583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20239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504万千瓦时。
五、贸易、物价
城乡消费品市场趋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405万元, 比上年增长
13.8%。全市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7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县以
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743万元, 增长2.4%。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119704万
元,增长3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9.6%。
城乡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商品成交日趋活跃。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59处,
其中城市20处,农村39处。城乡集市贸易额89066万元。
市场物价比较平稳。市场物价总指数为10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商
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4%。
六、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到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10824户,从业人员58045
人,同比分别增长15.1%和31.1%。其中,民营企业发展到608户,从业人员29732人,
同比分别增长11.2%和32.8%;个体工商户10218户,从业人员28313人,同比分别增长
15.4%和28%。 民营经济注册资金57746万元, 比上年增长31.1%;民营经济上交税金
7187万元,增长8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2.6%。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平衡。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925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7480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317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09%。财政支出完成46705万元,增长24.89%。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0996万元,比年初增加57734万元,
增长15.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3016万元,比年初增加32497万元,增长13.0
%。各项贷款余额224652万元,比年初增加24899万元,增长12.5%。
保险业发展迅猛。全市保险业年承保额283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5%;保费收
入4669万元, 增长79.3%;赔付额1148万元,比上年下降12.0%,赔付率24.6%,比上
年减少25.5个百分点。
八、旅游、外经、城建、环保
旅游经济活力增强。旅游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故城墙恢复建设工程已经启
动,孔府西苑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杏坛剧场建成使用。文物保护取得好成绩,颜庙、
九龙山汉墓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2001年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全年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8%。其中,内宾312.3万人次,外宾7.7万
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旅游门票收入7000万元,增长8%。
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465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30万美元, 出口创汇1151万美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以建设现代化
城市为目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
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供水供气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年供
水总量1650万立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5万吨/日;年管道煤气供气总量39万立方
米, 用气户数6826户。 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路灯7150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420公顷,绿化覆盖率35%,主要街道保洁率100%。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
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重点,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总量排放,完成工业水污染治理项
目15项, 淘汰改造冬季采暖锅炉263台,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烟尘控制区覆盖
面积10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83%,环境噪声达标面积5.6平方公里。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生产力
促进中心被列为国家级示范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专利高新技术博览会,成立了清华
科技园曲阜创业中心和曲阜高科技创业园,创建为“全省科普示范市”。继续保持了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称号。年内全市各类科技人员17599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
以上人员4554人。全年共引进转让科技项目70项,取得科技成果93项,科技进步对经
济的贡献率为54.4%。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
教育、特殊教育得到加强;职业中专、职工中专、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四校合一,
组建为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加大高中学校投资力度,着力解
决高中入学难问题,高中扩招学生1000名;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孔子中英文学校
一期工程竣工并顺利招生, 二期工程开始启动。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84所,在校
生11.77万人, 年内毕业生3.65万人。其中,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18515人,年内毕
业生2863人; 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8003人,年内毕业生2120人;中学39所,在
校生53448人, 年内毕业生17066人;小学134所,在校生33888人,年内毕业生13100
人。年内有1980人升入大中专学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查验收。年末全市拥有文化事业
机构6处,电影院和影剧院2处,文化馆1处,文化站12处,艺术表演场所1处,公共图
书馆1处, 藏书91千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继续保持了“全省广播电视宣传十
佳县(市) ” 称号。 全市有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座,有线电视用户
15000户。全年出版报纸156万份。
卫生事业有新发展。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条件、医疗
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年末,全市
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3处, 其中:医院18处,防疫站、消杀站、皮防站各1处。卫生室
22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72人,其中医师66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203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荣获“山东省体育十佳
先进县(市)”称号。全年承办运动会12次,群体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年末全市有
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学校12所, 专职教练员28名,等级运动员197人。在济宁市以上的
运动会上获金牌53枚,银牌21枚,铜牌13枚。中小学体育达标率98.2%。
十、居民收支、人口状况、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48507人;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624万元,比上年增长9%;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534元, 比上年增长11%。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3036元,
比上年增加148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4463元,比上年增加486元。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7元,
比上年增长8.5%。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9平方米,农村居民
人均居住面积26.4平方米。
据公安部门提供,年末全市总人口636432人,比上年增加4485人。在总人口中:
男性323324人,女性31310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8%和49.2%;农业人口495841人,
非农业人口14059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7.9%和22.1%。
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高,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市计划生育率99.7%,人口出生
率8.89‰, 人口死亡率6.45‰, 人口自然增长率2.44‰,新出生男女婴儿性别比:
109.1∶100。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狠抓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确保离退休人员养
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1000人、离退休人员3400人,
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193万元, 支付率、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为下岗职工发放基
本生活费52万元。全市参加企业失业保险的职工200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996人。
参加机关事业保险的职工15200人。全市登记失业率2.3%,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721
人。
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积极开展“扶贫济困万人行活动”,在全省县级率先成
立了慈善协会。确保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及时得到保障,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
困难职工实施“绿卡”救助,保证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年末全市城市低保人数
1700人,年投入低保金65万元;农村低保人数2080人,年投入低保金51万元;建立社
会救助基金46万元,发放救助金17万元。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简称
GDP)、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采用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