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信曲阜分公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3&rec=190&run=13

锐意进取 不断发展 再创曲阜通信辉煌
山东通信曲阜分公司经理 张洪喜

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所属北方10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公
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中国网络
通信集团公司, 于2002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曲阜市电信局在业务、资产等不变
的情况下也随后更名为山东省通信公司曲阜分公司,成为中国网通 集团的子公司。
曲阜通信公司为国有通信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
类固定电信网络与设施,包含小灵通业务,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
体通信与信息服务,以及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业务。同时还承担着普遍服务
和党政专用通信、应急通信等任务。
曲阜通信锐意进取,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实现
了质的飞跃,综合通信能力显著提高,建成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全国的各类
数据通信网和规模庞大的数字电话交换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累计达到13万门,小灵
通网络经一期建设后容量已达3万; 光缆传输网已覆盖全市;网络宽带跨入全国先进
行列;先进的IP和多媒体通信网已经建成,窄带、宽带、有线和无线等各种接入技术
广泛采用;一个以环型高速光缆网为主的立体网络初步建成,为推进全市国民经济和
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曲阜通信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0万户,电话主线
普及率达到18%; 互联网用户近1.5万户,其中宽带用户超过0.5万户,政府上网、企
业上网、家庭上网、学校上网等各类上网工程快速发展;20多个行业、部门通过通信
公网组建了信息化应用系统,网上纳税、网上招生、电话彩票投注、网上银行、网上
证券、网上招投标、网上订票等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2002年度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文
明单位。
“电信改通信,服务更贴近”。更名后的曲阜通信服务宗旨不变,服务承诺不变,
服务内容不变,服务标准不变。曲阜通信将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跨
越数字鸿沟和推进曲阜市信息化建设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焕然一新的形
象、永恒不变的真诚为社会各界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价格合理的通信服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曲阜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
1999~2002年,是山东省通信公司曲阜分公司(原曲阜市电信局,以下简称曲阜
市通信公司)自建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电话用户迅猛增长,业务收入连年大
幅递增,连创历史新高,同时也是历史上改革最频繁的一个阶段。原曲阜市电信局先
后经历了移动业务分离、政企分开、鲁通合并,以及中国电信南北拆分重组更名等一
系列革新,逐步向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迈进。
1999年,邮电分营之后,曲阜市电信局设置办公室、市场部、人事部、维护站。
主要网设备为:EWSD交换机、S1240交换机、NEC-6000U光缆传输设备及SR450C高频开
关电源。 8月份启用了农话光环传输设备,停用原PDH传输设备,市话交换机容量2.9
万门, 长话交换机容量为2.6万门,实装达到3.8万部,入户率为22%,业务收入完成
3700万元。在大力发展拨号上网业务的同时,开通了ISDN业务。孔子诞辰2550年国际
孔子文化节期间,开通了“中国孔子”网站,拉开了百万网民网上祭孔系列活动的序
幕。 1999年7月,移动业务从电信局剥离,成立了新的移动通信公司。12月,光达实
业公司从曲阜市电信局剥离,成立曲阜鲁通公司。1999年底,配合市信息化领导小组
对全市计算机“千年虫”问题进行了检查,保证了顺利过渡。
2000年, 曲阜市电信局机构设置为办公室、市场部、运维部、人事部、财务部4
部1室以及工会。响应全省电信“千百万”工程号召,于2000年3月30日召开了全市电
话市建设动员大会,发展电信业务,实施了接入网点工程建设,建立网点60个,在南
局设立了6000门EWSD交换机,市话容量达到3.4万门,农话容量5.6万门。2000年,发
展电话1.9万部,实装累计达到5.6万门,入户率达到32%,业务收入完成4300万元。
2001年上半年, 开始并发展宽带业务,6月30日,开通曲阜第一个宽带小区——
龙虎小区; 8月8日,由老局搬入南新区新办公大楼;9月14日,开通市政府机关宽带
网络。接入网点全部启用,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9万门,农话达到7.7万门,全年放
号2.3万部,实装累计达到7.9万户,入户率达到45%。业务收入完成4700万元。
2002年2月, 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机构设置为办公室、市场部、运行维护部、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实业部、服务检查室5部2室。5月16日,经过3个月的紧张建设,
正式开通了小灵通网络, 开始发展小灵通业务。6月14日,与杏坛圣梦剧场合作,进
行了“小灵通圆您杏坛圣梦”大型宣传活动。8月7日,举行了通信大厦正式启用暨春
秋路新营业厅开业仪式。 2002年, 电话实装达到9.7万户,入户率达到55%,宽带网
3000户, 基本完成了全市金融、 税务、供电等行业的数据网络升级,业务收入完成
5200万元。
【《中国孔子》 网站开通】 1999年9月25日下午,由济宁电信局、曲阜电信局
和曲阜市人民政府倾力制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孔子的大型国际互联网网站《中国孔
子》网站正式开通,在曲阜大酒店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7代嫡
孙女孔德懋女士第一位上网点击网站主页,至此,拉开了百万网民网上祭孔系列活动
的序幕。
网址:http://www.chinakongzi.net
http://www.chinakongzi.com
1999年9月26日, 是文化巨人孔子诞辰2550年纪念日。为迎接’99国际孔子文化
节,弘扬民族文化,电信局发挥因特网新媒介独有的影响面广、实时性强、不受时空
限制的优势,开展百万华人网上祭孔活动。网站以“圣人孔子”为中心,设有孔子生
平、孔子家世、孔子年谱、箴言名胜、儒家著作、三孔旅游等栏目,汇集了丰富的孔
子及孔子研究的文字、声像资料,对宣传和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资料库。
网站有中国简体、繁体、英文版本,全世界的人们利用因特网可24小时随时查阅有关
孔子及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信息。同时,网站还开设了“网上祭孔”专页,在网上模拟
祭孔活动。世界各地的孔氏族人及尊崇孔子的人士皆可在这个网站上通过留言、签名
的方式进行祭孔活动,以弥补不能亲身到曲阜孔庙祭孔的遗憾。
【全市电信工作暨电话市建设动员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曲阜市的经济发展,
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2000年3月30日,市政府在贵宾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市
电信工作暨电话市建设动员会议。会议通过了2000年电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力争
2001年建成电话市,加快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的任务目标;成立了电话市建设工作领导
小组。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王克孝主持,电信局局长于光汇报了全市电信工作
情况,时庄镇政府、小雪镇政府进行了典型发言,济宁市电信局局长赵明善作了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谷传祥作了总结讲话,指出:发展电信事业,建设电话市,实现国
民经济信息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曲阜通信大厦正式启用暨春秋路营业厅开业】 2002年8月7日曲阜通信大厦正
式启用,春秋路通信大厦营业厅正式开业。曲阜通信大厦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投资3千余万元, 大厦营业厅800余平方米,投资150余万元,其规模在整个鲁西南地
区县级通信行业中居首位。曲阜通信大厦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曲阜市通信公司服务于
社会的软硬件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曲阜通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庆祝
曲阜通信大厦正式启用暨营业厅开业,UT斯达康公司在新营业厅举办了“回报客户,
小灵通厂价直销”蓝色风暴活动。
【曲阜市级机关宽带网开通】 2001年9月20日,曲阜市电信局和曲阜市委、市
政府办公室联合,在市委、市政府大院举行了“曲阜市级机关中国电信宽带网开通仪
式”。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了开通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市级机关中国电信宽
带网的开通标志着曲阜市信息化建设又迈出了阶段性的一步。
市级机关大院是全市建设高速互联社区网络试点之一,采用了FTTX+LAN技术,将
十兆宽带拉至用户桌面,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高速遨游国际互联网络,在第一时段了
解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中国电信宽带网的开通,正值“2001年度国际孔子文化节”
举办期间,充分发挥了其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中国电信宽带网的开通,使市机关大院真正成为了集数字化、宽带化为一体的现
代化办公区域,并为市委、市府、人大、政协的办公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济
宁市属首例。
【小灵通网络开通】 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曲阜市小灵通网络于2002年5月17
日正式开通了,这是曲阜通信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曲阜市民及各企事业单位又多
了一项通信方式可以选择。小灵通又称无线市话,是一种新型的个人无线接入系统。
它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将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统意
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
随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小灵通”定位于本地电话网的补充和延伸,
具有性能优质、超低辐射、话费经济、使用灵活、轻巧时尚等诸多特点,它可以提供
高质量的传输和通话音质,保密性能好,安全可靠。还可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如:高
速数据上网,110报警和120急救系统定位功能,多媒体业务,短消息服务等。无线市
话“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通话资费标准与固定电话相同。曲阜小灵通一期网络建
设共投资1000余万元,在全市布放了130多个网点,效果良好。
(于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