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曲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2&rec=359&run=13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党
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抓重点,解难点,培植新的增长点,沉着应对非
典疫情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务实开拓,团结奋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
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经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1.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7亿
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43.62亿元,
增长20.6%。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2:47.7:43.1。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15814元, 同比增长17.9%。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
极进展,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消费品市
场稳中趋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农业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大力调整优
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科技拉动、
政策推动、服务驱动等有效措施,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进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农林牧渔业得到
全面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3041万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3.9%,其中林
牧渔业增加值48706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52.3%。经济作物有较快发展,全年蔬
菜面积达到7176公顷,中药材面积1122公顷,桑园面积621公顷,果园面积1482公顷。
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全市塑料大棚发展到3092个。
粮食有所减产。全年粮食产量31.73万吨,比上年减产1.7%。其中夏粮产量15.38
万吨,减产0.7%;秋粮产量16.35万吨,减产2.6%。
油料、 水果、蔬菜增产。全年油料总产1.58万吨,比上年增长58.2%;水果总产
2.0万吨,增长38.8%;蔬菜总产20.04万吨,增长8.1%。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绿色通道、高标准农田林网、封山育林、经济林基地等林业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全市新建绿色通道67.6公里,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750公顷。全
市新增造林面积2232.2公顷,实有林地面积1333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7%。
畜牧业发展加快。畜禽养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提高,食草畜禽有了突破性的发
展。 全市肉类总产量74694吨, 禽蛋产量50368吨,牛羊奶产量8461吨;大牲畜存栏
2.39万头,生猪存栏25.74万头,家禽存栏605.12万只。
渔业生产受干旱影响下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4公顷,比上年增长108.8%;
水产品产量380吨,比上年下降81.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5.91万千瓦,比上年
增长4.5%; 农用拖拉机5503台,农用汽车797辆,联合收割机1541台;全年机耕面积
39510公顷,机播面积31140公顷,机收面积35470公顷;农村用电量14894万千瓦时,
增长11.1%; 农用化肥施用量79516吨;年末耕地面积42897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3367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8.5%。机电井累计达到12122眼,其中已配套10514眼,配
套率达到86.7%。

二、工业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7821万元。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增加值
19745万元, 集体工业增加值70312万元,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7764万元;轻工
业增加值48449万元,重工业增加值59372万元,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4.9:55.1。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8575万元, 利税总额
36886万元, 利润总额14515万元,产品销售率97.81%,总资产贡献率1.08%,流动资
产周转率1.14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5.56%,全员劳动生产率32003元/人,经济效益综
合指数92.9%。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940万元,按可比口径
比上年增长102.8%。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082万元,增长166.9%,其中基
建投资94366万元,增长255.6%;更新改造投资33098万元,增长153.0%;房地产开发
投资12380万元, 增长78.5%。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
96259万元,集体经济投资32094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投资46514万元,其他投资58073
万元。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3%。建筑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39615元/人。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3.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9.77万
平方米,房屋竣工率55.7%。

四、运输、邮电、供电

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公路运输里程569.5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
2238.8万吨, 同比增长4.5%;货运周转量44847万吨公里,增长2.6%。客运量340万
人,客运周转量19669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显著加快。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4亿元。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
量53590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95919门。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12140户,比上年末增加
13312户, 电话普及率为17.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8.2万户,增加3.37万户;互联
网注册拨号用户7896户。
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 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供电量43355万千瓦时,用电
量42056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22067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734万千瓦时。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趋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382万元, 比上年增长
17.3%。 全市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7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县
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6350万元, 增长13.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20519
万元,增长2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1.1%。
城乡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商品成交日趋活跃。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54个,
其中城市12个,农村42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1600万元。

六、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到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14908户,从业人员63800
人,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0.3%。其中,民营企业发展到743户,从业人员22756人,
同比分别增长29.9%和10.8%;个体工商户14165户,从业人员41044人,同比分别增长
14.0%和10.1%。民营经济注册资金74026万元,比上年增长47.5%;民营经济实现营业
收入653973万元, 增长34.5%;民营经济上交税金26005万元,增长85.0%,占地方财
政收入的66.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平衡。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020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964万元,
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6.0%。财政支出完成54746万元,增长22.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6894万元,比年初增加69710万元,
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0405万元,比年初增加26310万元,增长8.4
%。各项贷款余额313631万元,比年初增加56774万元,增长22.1%。
保险业发展迅猛。 全市保险业年保费收入9122万元,同比增长21.4%。寿险保费
收入6411万元,增长21.7%,给付355万元;财险保费收入2711万元,增长20.6%,赔
付1368万元。

八、旅游、外经、城建、环保

旅游业受“非典”影响下降。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
革,加快旅游市场资源开发,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旅游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物保护取得好成绩,继续保持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了2003年中
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全年接待中外游客300.3万人次,其中,内宾294.21万人次,
外宾6.09万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6.4%、15.9%和32.3%。实现旅游社会收入8亿元,旅
游门票收入680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和24.4%。
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8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048万
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79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3%、9.2倍和6.7倍;进出口总额
2386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0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86.5%。招商引资力度不
断加大。全年合同内资金额(县外)8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县外)11.3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285%和84.6%。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较大规模的
改造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供水供气能力进一步提高, 城市年供水总量1756万立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5万
吨/日; 年管道煤气供气总量46.4万立方米,用气户数8045户;全市首次实现了集中
供热, 供热能力达35吨/小时,供热总量1.12万吉焦,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区
面积达14平方公里,路灯16187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60公顷,绿化覆盖率42.4%。
城区主要街道实现全日保洁。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以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重点, 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总量排放,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
提高。烟尘控制区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5%,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10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5.6平方公里。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工作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继
续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称号。年内全市各类科技人员11795人,其中中级
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953人。全年共引进转让科技项目26项,取得科技成果16项,科技
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
教育、 特殊教育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95所,专任教师7896人,在校生
12.13万人, 年内毕业生3.75万人。其中,高等学校3所,在校生31851人,年内毕业
生5425人; 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生2708人,年内毕业生1961人;中学43所,在校
生39517人,年内毕业生17741人;小学113所,在校生31485人,年内毕业生5933人。
年内有3930人升入大中专学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继续保持了“全国文化先进市”称
号。年末全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7个,电影院和影剧院3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
艺术表演场所1个, 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2千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继续保
持了“全省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市” 称号。全市有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
座,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44万份。
卫生事业有新发展。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条件、医疗
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继续保持了“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市”称号。年末,全
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3个, 其中医院18个,防疫站、消杀站、皮防站各1个。卫生室
23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49人,其中医师807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233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继续保持了“山东省
体育十佳先进县(市) ”称号。全年承办运动会3次,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年末
全市有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学校12所, 专职教练员22人,等级运动员145人。在济宁市
以上的运动会上获金牌40枚,银牌38枚,铜牌50枚。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3.5%。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640516人(含曲阜新区),比上年增加1124
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24641人,女性31587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7%和49.3%; 农
业人口414536人,非农业人口22598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4.7%和35.3%。全市计划生
育率99.9%, 人口出生率8.63‰,人口死亡率6.74‰,人口自然增长率1.89‰,新出
生男女婴儿性别比:106.0:10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47329人;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0607万元,比上年增长5.5%;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611元, 增长9.4%。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3416元,比上
年增加235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5319元,比上年增加407元。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2元,比上
年增长15.3%;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耐
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4平方米,农村居民
人均居住面积28.5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6794人, 离退休人员
3781人,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4564万元,支付率、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全市参加
企业失业保险的职工28000人,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1380人,参加机关事业保险的职工
18467人。 全市登记失业21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2654
人。
注: 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
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
业。
3、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采用年报数。

附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

附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