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2&rec=341&run=13

真抓实干 锐意进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委书记 孔庆岱

乡 长 丁卫东

王庄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5公里,面积76.22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23个村民
委员会, 14112户,48920人,其中女24084人,非农业人口3109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3.66‰。 2003~2005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亿元、3.5亿元、5.2亿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12%、17%、49%,分别实现利税2422万元、2731万元、3806万元,分别比上年
增长20%、 13%、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为15375万元、18526万元、21384万
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5918公顷、5111.33公顷、5266.67公顷,总产量分别为
27443吨、25822吨、28023吨;瓜菜面积分别为806.67公顷、1026.67公顷、840公顷,
总产量分别为13785吨、 20388吨、17940吨;农业产值分别为5841万元、6312万元、
6799万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511万元、567万元、64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
力分别为42286千瓦、 45630千瓦、 55022千瓦;民营企业总产值分别为35748万元、
49734万元、74118万元,上缴税金分别为1340万元、1956万元、2836万元;财政收入
分别为1517万元、 1555万元、 20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57元、3306元、
3568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2元、249元、262元。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王庄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
动力,以发展蔬菜和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市行贷款和“双
增工程”项目资金全力推进北大岭万亩农田综合开发。截至2005年底,共修复生产道
路45条, 总长6.2万米, 开挖排水沟12.8万米,建桥涵600多个,栽植道路林网树木
15.8万株, 建提水站9座,铺设地下管道3.8万米,总投资达到650万元。开发项目区
涉及17个自然村, 占全乡耕地的32%,受益群众达到 2.6万人,形成“田成方、林成
网、 沟相连、路相通”的农业综合开发框架。2003~2005年,造林分别为240公顷、
190公顷、 154公顷, 森林覆盖率分别为10.2%、13.3%、13.8%,林业产值分别为
230万元、 493万元、386万元;全乡实有粮田面积4333.33公顷,全年调整2800公顷,
其中棉花266.67公顷, 大蒜666.67公顷, 旱藕66.67公顷, 桑蚕153.33公顷,片林
(经济林、 速生林)21万棵,蔬菜386.67公顷(含四季菜保护地栽培),中药材200
公顷,花生333.33公顷。调整后全乡粮经比例达到6:4。沿泗河北岸,水源比较丰富
的村连片发展蔬菜、 大蒜,利用秋收秋种的有利时机在104国道两侧及北大岭种植优
质大樱桃近66.67公顷。2005年全乡林果总产505吨。

积极探索旱地农作物栽培技术。 2003年引进荷香苑项目, 2004年初开工建设,投资
600万元,建藕池120个,蓄水池两处,开发旱藕10.67公顷,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110
万元。 2005年,投资150万元,进行大规模建设,开挖1.3万方蓄水池1个,栽植绿化
观赏树木3万多株, 形成一处集休闲、旅游、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光生态园,年实
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

2003~2005年,全乡大牲畜存栏分别为3628头、3980头、2680头,猪存栏2.32万头、
3.75万头、2.84万头,羊存栏3.95万只、6.17万只、6.36万只,家禽存栏85.82万只、
88.46万只、48.0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分别为8786万元、11206万元、13539万元。有
水库6座, 总蓄水能力90万立方米。水产品总量分别为13吨、23吨、27吨,渔业产值
分别为7万元、12万元、20万元。

强化龙头带动,加大招商力度和项目技改,民营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乡企
业主要有造纸、机电、墙板、建材化工、保温材料、防腐安装、酒容器制造、木材加
工等行业。 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5年,启动招商引资项目4
个, 总投资额8000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2874万元。即将投产的精华粘合剂厂,投资
600万元,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弘基牧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瑞能电气公司投资3000万元,正在紧张建设中;新引进
恩惠化工厂,投资300万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0万元。在搞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加
大现有企业的技改力度, 全年技改项目15个。纸厂2004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了河二
级截潜工程,解决了造纸厂供水不足的问题;2005年投资200万元对纸机进行了技改,
产量增长了10%, 投资1000万元新上氧化塘,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运行良好,
效益稳步增长, 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0万元,利税2640万元。实强防腐有限公司技改
后的专利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轻质墙板厂,投资300万元,新上过滤剂、干燥剂、
免烧砖生产线,当年收回投资成本。2005年,新上项目13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木材制
品加工厂7家,防腐保温、化工助剂、酒类容器加工等项目6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对
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三年中,发展党员98名,全乡党员总数达到1768名。
实施村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实行千分制考核。2004年12月,按照“一法两办法”,
对全乡21个行政村村支两委进行了换届,使村干部更加年青化、知识化,积极提倡交
叉任职,交叉比例达到85%。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全面推进信息化水平。全乡有中学2处,教学班20个,在校生
996人,专任教师151人;小学6处,教学班58个,在校生2337人,专任教师274人。幼
儿园8所,大中小班24个,在园幼儿941人。在第一期合班并校的基础上,2003年撤销
纸坊中学、康桥中学,改为纸坊小学、康桥小学。至2005年底,全乡在信息化基础设
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总投入超过150万元,其中硬件投入125万元,政府投入占
70%。全乡8处中小学全部建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5处中小学建有语音室,2处
中学接入教育宽带网,6处小学接入国际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乡政府以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十星级文明户、文
明街建设为总抓手,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省、市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精神和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开展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大力弘扬“诚信、儒雅、自强、
创新”的曲阜精神。以康桥村的民间舞龙队为主体,长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
动。 三年中,先后投资128万元,发展有线电视村10个,发展有线电视户1235户。科
技实行“村村通”,全乡17个行政村建有科普宣传栏,23个行政村全部建有远程教育
网络,10个行政村建立了科技文化大院。

卫生工作积极推行改革,狠抓医疗服务,医院和社会经济效益及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都
走在全市的前列,农村新型医疗覆盖率达到91 %。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不变”,落
实“三为主”,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完成了责任书各项指标。

通讯交通卫生改水发展较快。2005年利用省交通厅“村村通”工程的有利时机,乡政
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公里补助2万元, 修复12.6公里的乡村公路。电话普及
率达到每百人15.9部,互联网用户达到48户。采取群众集一点,上级要一点,乡里拿
一点的办法, 加快自来水建设步伐,共筹集资金50万元,解决了4个村6000余名群众
的饮水问题。

【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王庄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始建于2002年8月,是一项得
民心、 顺民意的重点工程。经过4年的积极努力,已形成规模,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的农业综合开发框
架,使王庄乡1533.33公顷岭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田。

项目区位于王庄乡104国道以东、李庄村以北丘陵地带,开发治理面积1533.33公顷,
涉及17个自然村。为搞好此项工作,王庄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指挥部,由
乡长任指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常务指挥。指挥部下设技术、施工、宣传三个工作
小组,工作小组各把一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
组织基础和技术力量。

至2005年底,全乡综合开发耕地占全乡耕地的32%,修复生产道路45条,总长6.2万米,
开挖排水沟12.8万米,建桥涵600多个,栽植道路林网树木15.8万株,建提水站5座,
铺设地下管道3.8万米,总投资达到650万元,受益群众达到 2.6万人。为配合农业综
合开发项目,乡党委、政府启动小 河和北干渠清淤工程。小河治理工程总长700米,
总投资30万元,开挖砌垒土沙石5万方,解决裴庄、高店、袁家村、后王、中五行5个
村有河无水和有水无蓄的问题,有效解决5000余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缓解了王庄乡
水源不足问题,改变万亩岭地靠天等雨的现状,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
增产增效。

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采取人工会战和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治
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项目区单产由原来每公顷2250公斤增产到每公顷7500
公斤,项目区成了老百姓的富民工程。

(王鲁东 王洪娥)

【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3~2005年,王庄乡党委、政府抓住经济发展不放
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狠抓招商引资,确保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实现民营经济发
展新突破。三年中,全乡新上过百万招商引资项目5个,技术革新项目6个。2005年,
全乡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73108万元,利税507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0394万元,
入库税金123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30万元,分别与上年增长50%、40%、53%、76
%、 13%,与2002年同比增长181%、130%、197%、106%、112%。2005年,是全乡民营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 乡龙头企业造纸厂,2005年完成产量45416吨,同比增
长26%;销售收入19258万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2110万元,同比增长25%;上缴
税金1042万元, 同比增长98%,实现综合效益4680万元,达到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康利机电公司2005年实现年销售额10500万元,利税6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39
%;轻质墙板厂2005年实现利税28万元,比上年增长87 %;七星建材化工有限公司2005
年实现利税35万元, 比上年增长40 %;圣人家瓷厂2005年实现利税13万元,比上年增
长30%。正是这些骨干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全乡民营经济飞速增长的强劲势头。

(张延利 张志锋)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2003~2005年,乡政府累计投入100万余元为全乡八处中
小学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四机一幕”,两处中学接入教育
宽带网,6处小学接入国际互联网。各校拥有办公微机27台,学生用机274台,语音座
及录音机158台,实物投影仪44台,彩电和VCD、DVD64套。全乡6处中小学配备了专职
电教与网络管理员,2处学校配备了兼职管理员,计算机专兼职教师达10人,85%的教
师接受了计算机初级培训,70%教师能较熟练运用“四机一幕”进行教学,40%以上的
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六年级学生基本学会汉字录入、电脑绘画等内容,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网上浏览和电脑作品制作,教育信息化在王庄乡已全面展开。

(张延利 桂士金)

【科技文化扮靓新农村】 王庄乡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各项事
业 , 为农村的和谐较快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全乡在17个行政村建立了17个高
标准的科普宣传栏, 以科普村村通宣传栏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科普宣传活动,积
极推广农业、企业实用技术。先后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荷花园和弘基牧业公司两个
科技示范园区;在孟李村、李庄村、褚魏村建立133.33公顷优质良种生产示范基地;
在轻质墙板厂等3家企业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科学技术成为农村广大农民调整产
业结构,科技致富奔小康的第一要素。新建农村文化大院5个,以村文化大院为载体,
采取政府扶持为辅、群众出资为主的办法,逐步建立了康桥村民间艺术表演队、陶洛
村民俗唢呐队、北马村柳子剧团、纸坊村梆子剧团等半专业化的农民文化演出团体,
丰富了农村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民健身活动正常开展,全乡拥有高标准健身
路径两套, 站位25个。有线电视事业大发展,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100多万元,架
设有线电视主线30公里,发展有线电视村10个,发展有线电视户1000多户。科技文化
事业成为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孔祥雷 孔祥锋)

【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2003年起,按照上级要求,王庄乡在全乡23个行政村全
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其具体办法是:按每人20元参保额,分别由上级和个人各
出资50%的办法,实行自愿参保。 2003年,全乡有21个行政村参加合作医疗,参保人
数23709人, 占农业人口的55%,为参保农民报销补偿43万余元; 2004年,全乡23个
行政村全部参加合作医疗, 参保人数23434人,占农业人口的54.3%,报销补偿额达57
万余元;2005年,全乡23个行政村参保人数达37785人,占农业人口的87.6%。为切实
搞好这项工作,乡投资上万元改建了合作医疗办公室,配置了办公设备和便民设施,
在全乡6个村卫生所设置医疗点和报销点,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对此项资金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做到不挪用、不借用,确保了此项工作正常开展。

(张延利 邱绍苛)

重投入实现环境与效益“双赢”

曲阜市造纸厂厂长 市长助理 孔繁林

王庄乡党委副书记 人大主席

曲阜市造纸厂位于曲阜市东北部王庄乡, 始建于1976年8月,到2005年拥有固定资产
1.5亿元, 职工15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人,已形成年产漂白麦草浆3.6万吨,
年产机制纸5.6万吨的生产能力。 2005年完成产量45416吨,同比增长26%;销售收入
19258万元, 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2110万元,其中利润1068万元,同比增长25%和
20%;上缴税金1042万元,同比增长98%,实现综合效益4680万元,达到创建厂以来最
好水平。2005年被山东省环保局认定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单位;被山东省轻工
业办公室授予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
被济宁市人事局、教育局授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称号;被曲阜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
企业、文明单位称号;被曲阜市总工会授予企业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保护环境、 治理污染, 是造纸行业的生命工程。2003~2005年,该厂累计投入治污
8000多万元。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100吨/日漂白麦草浆黑液碱回收取代了原有简易
碱回收工艺;在原有16000立方米/日中段水物化处理基础上,投资1800万元,扩建了
30000立方米/日二级生化处理工程,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投资1500万元,建设废
水深度处理20公顷氧化塘和150万立方米中段水截潜水库, 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提
前一年达到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要求的治理标准。

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该厂以加大技改和技术革新为突破口,2003年
投资1000万元,技改新上了2362#纸机生产线,年新增产量1万吨,新增利税600万元,
生产的高档文化用纸以质优价廉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围绕
调整结构、 提高产量、 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进行了革新挖潜和技术改造。
2003~2005三年内先后累计投入1600万元,技改新上了自制木浆生产线,对制浆工段
进行了系统改造,技改了高速洗浆机、安装了二段除砂器,新上了先进的中浓封闭筛
选设备,净化了浆质,提高了设备运转率和碱回收率,生产工序达到了当前的科学设
计要求,产量增幅达到30%。

管理作为企业的重头戏, 在管理创新上, 三年中主要进行了三项改革:车间承包,
2004年7月开始试行, 厂里出台《关于车间承包细则和考核办法》,承包指标包括产
量、质量、消耗、现场管理、安全文明生产五项内容,实行每旬一次考核,月底奖惩
兑现,车间主任竞争上岗,进一步增强了车管人员的责任心和压力感。工资改革,实
行工资与效益直接挂钩,一改过去的固定工资分配形式,在全厂干部职工中实行了绩
效工资,多劳多得。人事改革,用人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风
险机制,实施能人战略,启动了用人活力。在进行三项改革的基础上,厂里进一步完
善各项规章制度,车间、班组规范了操作、技术、安全三大规程,从厂长、分管厂长、
科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到生产工人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跟班作业制,
事故责任追究制,坚持“三三一”例会制度,即每旬一次成本分析会、每旬一次安全
卫生、现场管理检查会,每月一次财务核算综合评议会,奖惩兑现。在生产管理上,
突出抓质量,重点抓消耗,加强现场管理,堵塞跑、冒、滴、漏,严格成本管理和成
本核算;在经营管理上,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把握行情及时调整产品
结构和营销策略,连续3年实现产销平衡,货款回收率达到100%。

2003~2005年,厂委会一班人紧紧围绕“治理污染、技改投入、管理创新”三大主旋
律,精诚团结,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挺过一道道难关,克服
重重困难,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双赢”,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明 星 村 街·

袁村坚持兴企富民

党支部书记 徐建国

袁村位于王庄乡东北部,人口2175人,耕地193.33公顷。全村拥有民营企业30多个,
从业人数480多人,民营企业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创利税600多万元,2003~2005
年,人均收入分别为3600元、3859元、4286元。袁村两委班子坚持兴企富民路子,不
断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企业村。

坚实工副业基础,坚定兴企增效的信心。袁村有着发展工副业项目的传统,从而为后
来发展民营企业,增加集体、村民收入积累了丰富经验。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该村
就兴办了一批保温、建材、加工、运输项目,改革开放后,村两委在党的富民政策的
指引下,重新确定发展民营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发展思路。首先改
进了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对大部分效益低下的老企业进行大胆的确权、改造、重组,
使老企业焕发了生机。其次,扩规模上项目,增加民营企业总量,10多年来,先后吸
入民间投资1000多万元, 引进新项目8个,新上滑石粉厂、蜂窝煤厂、再生纸厂、粘
土厂、木制品厂等民营企业25家,逐步形成企业村框架。该村每年企业收入占全村经
济收入的70%以上,民营企业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村干部从发展民营企业的实践中
看到强村富民的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1984年, 该村了解到因电力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时,决定新上8台变压器,协调
电力部门,架设了全乡第一条工业专用高压线路,为企业扩规增效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为让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让企业法人腾出更多的精力搞好企业生产经营,
该村千方百计地提高集体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功能,先后建提水站10处,铺设地下管道
10000多米, 机械总动力达到1600马力,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水利化、机械化,有效
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使全村更多的劳动力充实到民
营企业中。同时该村制定优惠措施,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对投资者提供厂址、水电、
交通等基础设施, 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002年圣源 防腐保温有限公司把
50万元的投资项目放在了该村。

1996年, 袁村滑石粉厂刚上马时,投入资金仅有5万元,村委研究除低价租赁给该厂
一处厂房外,还一次担保贷款10万元,确保该厂当年建厂,当年投产。2005年,该厂
年产值已达到500多万元, 产品销往省内外20多个企业,企业的规模效益一年一个新
台阶,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袁村保温材料厂投资30万元,从沈阳化工学院引进聚氨脂生产技术,开发生产出聚氨
脂高新科技产品,填补了鲁西南空白,从此奠定该村批量生产聚氨脂保温材料的基石。
面对蜂窝煤生产厂家多乱杂的局面,早在1983年就投产的袁村蜂窝煤厂,在确保原材
料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加工新技术,改进流水生产线,研制新配方,使袁村蜂窝
煤厂保持20年常胜不衰势头。“袁村蜂窝煤”早已成为千家万户最信任的蜂窝煤产品,
产品市场份额在曲阜市及附近县占到60%以上。

依托大企业帮带,培植民企新的增长点。善于借水行舟是袁村发展民营经济的又一成
功举措。该村邻近曲阜市造纸厂,他们瞄准该厂这个大市场,结合本村实际,发展加
工业、服务业,开发生产产销对路的产品。近年来,该村在积极扶持发展滑石粉项目
的同时,鼓励支持部分有一定技术特长的村民,先后投资兴办了木制品厂、塑料厂、
车床加工厂。通过纸厂的带动,拓宽了该村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子。2005年,当他们捕
捉到该厂已立项准备新上电热厂的消息后,村干部及时赶到造纸厂与负责人商谈电厂
废渣回收事宜,顺利争取到废渣回收利用权,并与厂方签订了意向合同。接着,村干
部外出考查免烧机制砖生产项目,预订了机器设备,选定了厂房,电热厂一旦投产,
他们就立即投入生产,做起无本原料畅销砖的生产。该村坚持兴企富民道路的成功举
措,赢得上级的肯定与支持。该村连年被曲阜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村。

调整结构 扶持发展民营经济

李庄村党支部书记 陈福顺

王庄乡李庄村位于王庄乡中部, 是王庄乡政府驻地,全村总人口1520人,划分为9个
生产小组, 耕地158.67公顷, 2003~2005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277元、4475元、
4968元。

李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从强班子、强队伍抓起,不断壮大集
体经济,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广泛引资发展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的收入,
达到了富集体、富群众的目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

以夯实农业基础强化服务功能。 村集体先后购买大型拖拉机10部、联合收割机5部,
配套机井28处, 铺设地下管道6000米, 全村实现了机械化耕作,集体固定资产达到
100多万元, 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三年中,共为农户协调担保贷
款20余万元,为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巩固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农
业, 连续8年给乡种子站培育小麦良种累计达40万公斤;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的种植模
式, 发展中药材面积33.33公顷,果园13.33公顷,兴建蘑菇养殖大棚200个,农户的
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增加;为解决水源不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先后投资10万元新建
蓄水池4处, 使全村的总蓄水量达到3万立方米,投资1万元建提水站一处,铺设地下
管道600米,同时,投资5万元对村北大岭实行了水、林、路综合整治开发,修复生产
路12条,总长7500米,建桥涵15座,道路植树8000余棵。

以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群众提供更多的
就业增收机会。先后引资投资1200万元,新建或扩建大型停车场饭店1处,粉土厂1处,
饲料加工厂2处,木板加工厂1处,地毯厂3处,吸收本村闲散劳力600多人。各类企业
年产值达到8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100多万元,职工平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该村
成为全乡有名的经济强村, 为农业增效、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李庄村连续5年被曲
阜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

以文明街为基础 构建和谐新农村

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孔祥元

蔡庄村位于王庄乡河以东,是由原蔡庄、仙店、南马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2532
人, 688户,13个村民小组,耕地211公顷,其中水浇地160公顷。全村党员85名,村
支两委成员7人。

蔡庄村的文明街历来走在王庄乡的前列,为搞文明街建设,近年来该村付出了积极的
努力。特别是在2005年,村里重点对长期占压路面的三大堆进行了集中清理,又重新
修复了排水沟,排水沟上面垫水泥板,水泥板上面摆设了大花盆,大街两旁粉刷了防
水涂料。在村中心安置了高标准的不锈钢宣传牌,与整个街面相辉映,形成了“和谐、
文明、向上”的气氛,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

蔡庄村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决定以现有文明街为基础,按照中央五句话、二十字的总
要求,重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村实际,多方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搞好村庄规划,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坚定农民群众致富的信心。

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基础上,使
每名党员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党员干部中
广泛开展“党员中心户”、“一帮一”活动,在全村形成党员带群众、大家共同致富
的良好氛围。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克服小农意识,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学习兄弟村街的先
进经验,进一步开拓农民的视野,增长干事创业的信心。

大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特色农业的文章。山药是蔡庄村的拳头产品,在曲阜市
享有极高的声誉。蔡庄村将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一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将山药进行
深加工,力争打入周边市场。利用荒滩、荒脊成规模种植花生、丰产林等,与上级农
业部门联系,寻求种植新的经济作物,在名、优、特上作文章。

做好现有企业的扩规模升级。陶瓷厂、保温材料厂是蔡庄的两个支柱企业。陶瓷厂生
产规模在产品工艺、种类、质量上有新的提高,并进一步扩大。帮助保温材料厂寻求
新生产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打开市场。利用靠近乡骨干企业造纸厂的优势,积
极寻求与纸厂合作,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创建文化大院,弘扬文明村风。在现有文明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大
院。对现有图书室进行修缮,新购进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和科技信息图书。
完善现有的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成立老年之家,老年演出队、丰富农民群众
的业余文化生活。

选准致富路 建设新农村

康桥村党支部书记 毕孝印

康桥村位于王庄乡北部,由原毕村、朱村、倪村3个村合并而成,有村民535户,总人
口2018人,耕地面积287.67公顷。2003~2005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857元、4127元、
4580元。

康桥村地处丘陵地带,水浇条件很差,是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地方。为彻底改变
这一状况,村里先后投资近20万元,打30米以上的深口井3眼,40米以上的机井3眼,
建设拦水大坝2处,开挖蓄水池5个,修复塘坝6个,新建变压器楼1座,购买50千瓦的
变压器1台, 电力设施实现配套使用。这些工程的建设彻底改变了村里吃水、用水难
的问题,全村80%以上的农户用上自来水,改善了三分之二地块的水浇条件,蓄水量
增长1倍,从此结束了群众挑水吃的历史,也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村委经过论证选择了适合本村特点的三条路子:发展专业养
殖,在原有基础上,引进新品种,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增加群众收入;依托乡里的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传统农业区实施水、林、路、综合整治,赢得综合效益;发挥
紧靠104国道的地理优势,大力招商引资。

对原保温厂和旧砖厂的老厂址实施承包租赁,为集体增加收入。村里原有的养殖业多
为家禽、家畜,品种单一,效益不高。通过积极引进养殖新品种,先后引进推广“3+
1” 蚕禽混养大棚20个,发展桑园4公顷,在村西南建成养殖小区1处,推广波尔山羊
等特种养殖户100余户, 全村鸡、牛、羊等专业养殖户已占到全村的一半以上,仅此
一项,每年可为养殖户增收平均在2000元以上。依托乡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全
村的中低产田实施了全面改造,力求水、林、路、综合开发,建成地成方、树成网、
路路相通、沟沟相连的农业基地。共完成生产路整修1万米,开挖排水沟2万米,架设
大水桥涵98座, 道路植树1万株,拉出了农业基地的大框架。这些开发项目可取得经
济效益30余万元。村里原保温厂、砖厂破产后,厂地一直闲置,经过多方联系,利用
这一厂地, 引进了荷香园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以旱藕种植、休闲垂钓为特色的
农业综合观光项目,可为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

多措并举 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孟庄村党支部书记 张广渠

村委会主任 程祥海

孟庄村位于王庄乡的北部,与吴村镇相邻,是由原前孟、后孟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全村共有650户,2560人,15个生产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全村现有耕地366.67公顷,
丘岭地占6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孟庄村党支部从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整治村街环境
脏、乱、差的现象入手,大力开展文明一条街活动,先后整修街道2条,新开辟道路1
条,总长度达3500余米。对后孟自然村村内所有大街小巷的路面进行硬化,彻底结束
了农民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在主要街道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垒砌
花池、栽植花草,并设立了垃圾池。街道两旁全部粉刷,张贴陶瓷宣传画。在创建文
明街的同时,长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积极引导农民
群众开展“净化、美化”进家庭活动,努力形成街道、小巷、家庭三位一体讲卫生、
讲文明的良好氛围。计划在三年内投资30万元,建设高标准文化大院一处,设置图书
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电脑学习室、计划生育宣教室、建成一处集休闲、娱乐、学
习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文化大院的篮球场正在施工。

做好民营经济的文章。 利用靠近104国道的地缘优势,多渠道吸引外来客商,在本村
投资办厂。村里计划每年都能上一个新项目,鼓励农民自发的成立经济实体,年内村
里将新上一处木材加工厂,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村里有20公顷用材林,是集体的一
笔宝贵财富,村里将重点做好林业的管理与维护,再发展一批用材林。樱桃、葡萄是
孟庄村的特色经济作物,现有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规模种植。下一步村里将在种
植规模上作适当的调整,增加新的花色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村里现有荒滩、荒
沟、河道进行重新组合,采取对外承包、租赁的形式增加集体积累。

永葆先进性 建设新农村

孟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连泉

孟李村距曲阜城北8公里,位于104国道西,王庄乡西北部,王庄乡、吴村镇、姚村镇
三乡镇的交界处, 由东孟、西孟、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农户543户,
人口2301人, 耕地面积249.33公顷,全村划分为4个管理片,10个村民小组,现有党
员66名。孟李村连续多年获得“济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曲阜市五好村党支部、曲
阜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曲阜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王庄乡五好村党支部”等荣
誉。

孟李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结合本村实际,走艰苦创业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努力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注重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庄规划,并依托
自身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
点发展小麦良种种植、旱藕等高效农业项目,2005年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孟李村在
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优化粮食结构,狠抓优质小麦、玉米等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开发
小麦良种基地66.67公顷, 累计推广新品种6个,实现亩产量55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
通过大力发展旱藕种植,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通过结构调整,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村集体的群众威信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干部群众几年来的努力,孟李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综
合治理建设等得到很大改善,逐渐由原来的“散、乱、差”,发展成各项工作都走在
全乡前列,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2005年12月,按照上级党
组织的安排,孟李村组织全体党员扎扎实实投入到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
动中,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得到很
大提高,并能够紧紧围绕如何依托新家庭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开展了各项建设活动:

该村把发展生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位置。
组织村民对全村38条生产路进行了修整,修整长度1.7万米,挖排水沟3.4万米,在各
路口埋设过水管道300多节, 方便了交通,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植树
节期间,组织村民在各生产路两旁空闲地上栽植速生杨树1.1万棵。村民们高兴的说:
地成方,路成网,排水沟列两旁,道路两边是银行,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丰收有保
障。 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净化美化,在文明一条街栽植花草、风景树木1万多株,真正
做到鲜花盛开,四季长青,即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村民的情操。

该村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将完成对全村农业用电线路改造工程,农业用电一律改为地
下电缆; 利用十年时间对3个自然村42条大小街道逐步实行硬化工程,硬化道路总长
度为1.33万米, 硬化面积为6.5万平方米;为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计划在东孟
村西、乡村柏油路北荒地开发建造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统一样式,统一标准,
水、 电、暖设施齐全,花草绿地布局合理的双层楼房欧式建筑群一处,使3个自然村
逐步向一块靠拢,为孟李村向小城镇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创造良
好环境。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要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党员受教育、
人民得实惠,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紧密结合起来,与实践活
动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孟李村党支部尝到了甜头,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也
为该村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