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2&rec=333&run=13

依法行政 优质服务

全面推进人口计生事业跨越发展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刘培富

2003~2005年,曲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
国家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
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个中心,不断加快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全面实施
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
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型工作机制,2005年12月,曲阜市计划生育局正式更名为曲
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曲阜的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市总人口492387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0690人(注:数字
不含“曲阜新区” 3个乡镇) 。 2003年,全市出生4105人,计划生育率为99.9%;
2004年,全市出生5487人,计划生育率为99.8%;2005年,全市出生5378人,计划生
育率为99.6%;曲阜市人口出生率受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由2003年的8.30‰
上升到2005年的11.04‰,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由2003年的1.80‰上升到2005年的4.18
‰, 计划生育统计合格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女性初婚晚婚率2003年为95.9%,
2004年受新《婚姻法登记条例》颁布实施的影响降到57.3%,2005年回升到76%;避孕
节育措施落实率连年达99%以上,出生性别比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曲阜市连年
获济宁市人口目标管理责任一等奖。2003年,曲阜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计划生育
优质服务先进市(县),2003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计生委表彰为“宣传教育进
村、婚育新风进家”“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先进单位,市计生局
在年度市直部门行风评比中再次荣登榜首。 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授予曲阜市计
生局基层满意市直涉农部门称号; 同年4月,被济宁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04年度市
级文明单位;11月,曲阜市晚婚模范纪念币荣获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品评选三等
奖; 4月30日,省人口计生委表彰曲阜市鲁城街道办事处计生服务站为全省人口和计
划生育统计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11月,曲阜市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人口计
生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
十部委联合表彰为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曲阜市人口和
计划生育局被济宁市授予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计生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
计划生育工作调度会、协调会制度,研究解决市计生服务站扩建项目,成立计生局党
组,组建人口执法大队,先后出台《关于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关于切实做好人
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意见》、《关于将村计生专职主任
纳入村“两委”干部生活补贴范围的通知》、《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
励扶助制度的意见》等文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严格兑现人口
目标责任奖惩,加大对计划生育重点管理、重点帮促、黄牌警告村、居(单位)的帮
促力度,及时与各部门、各单位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
管理责任。为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挑战,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口出生对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开展关
爱女孩行动、落实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基础、队
伍网络、保障机制建设,突出解决了出生性别比控制、薄弱村帮促、晚婚晚育、政策
落实等难题,确保了既定人口控制目标圆满完成。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经费投入,确保政策落实。市级计划生育事业
经费由2003年的人均6.75元增加到2005年的9.08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
到位;各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经费综合投入全部达到或超过上年度实际投入水平。
全市农村避孕节育技术免费服务所需经费全部纳入预算,按实际发生额及时结算。认
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 全市城乡3.4万户独生
子女父母奖励费全部现金足额兑现, 首批543名符合规定的农村老人计划生育奖扶金
发至个人手中, 2001年以来全市495户农村二胎退证家庭每户领取奖金2000元。市里
出台了对计划生育户和女孩家庭的十项优惠奖励规定,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
极性。

强化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计生局在电台、电视台开办《人口警钟》、《人口与
计划生育》 栏目,制作、播出《曲阜新型生育文化巡礼》等7部电视专题;广泛开展
“关爱女孩行动”,制作“关爱女孩”内容的公益广告,印制12万份“关爱女孩”宣
传年画发到乡村和育龄群众手中, 录制1部以“生男生女一样好”为主题的大型计划
生育文艺节目;在城乡交通要道、繁华商街,普遍设立计划生育过路宣传牌和陶瓷宣
传壁画, 强化计划生育的公益性环境宣传;先后建立110余处人口文化大院,乡、村
组建业余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将青春期知识纳入中小学生的日常教育内容,市一中
建立大型生育文化展室, 全市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利用世界人口
纪念日、计生协会5.29成立纪念日、元旦春节和“孔子文化节”等节日开展计划生育
宣传活动;计生局还举办计划生育艺术展览、学法用法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农村计
划生育奖扶政策等集中宣传;与团市委共同开展“晚婚晚育我先行”活动,发动广大
团员青年主动签订《晚婚晚育承诺书》,推迟结婚和生育时间。通过政策推动、典型
带动等措施,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加强优质技术服务, 深入开展“三大工程”。2005年,计生局投资100余万元,对市
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建设和改造, 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站”,7个乡镇服务站建设
达到“四优一满意”优质服务站要求。同时,加强避孕知识的科普宣传,实行知情选
择,实行育龄群众知情选择建档和“民情日记”制度,提高避孕节育质量;开展优生
咨询、病毒检测、病残儿夫妇再育监护。到2005年年底,独生子女病残儿家庭生育二
胎优生监护率达到100%,遗传病高危家庭建档率达100%。推进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
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避孕节育及时有效,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
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为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建立了生殖保健服务档案,发放《生殖保健
服务手册》,并建立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机制,群众生殖保健水平大幅提高。

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优质服务机制。市政府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不断加快信息化建
设步伐,先后投资20多万元,为计生部门购置30台微机及有关联网设备,建成与省、
市互联互通的计划生育专线网络,开通人口公共服务网站。计生部门成立信息化工作
机构,强化“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运行机制,完善定期汇
集群众需求信息制度,开展人口基础信息全面核查,彻底查清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婚、
孕、生育、节育的底子,保证了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

推进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阵地。先后制定《关于
建立计划生育部门垂直负责体系的意见》、《关于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
制的实施细则》、《关于居民住宅小区、物业小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规定》、《经
济园区、开发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定》等文件,多部门联合办公,把计划生育纳入
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之中。注重协会建设,实行村民自治。不断强化各级
计生协会建设,全市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村街达286个,占总数的96.6%,市计生
协会编制也由3人增加到6人、乡级协会编制固定为2人,市计生协副会长职数由1名增
加到4名、理事会成员增加到43名,乡级协会理事会成员增加到321名,村级协会理事
会成员增加到7203名, 市直机关、经济开发区、厂企协会理事会成员增加到576名,
全市上下形成了协会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全系统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
举办计划生育法制培训班,实行持证上岗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
公开最迟审批时限,《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二孩生育证》无错发、迟发现象。大
力推行政务公开,市、乡、村建立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
服务规定、工作进展情况等全面公开,同时普遍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广泛张
贴有奖举报传单,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规范管理,强化出生性别治理,市人口
计生局与卫生、药监部门联合出台《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综合治理、确保出生人口性
别比正常的业务管理规范》,就计生人员入户随访、孕期保健查体、终止妊娠审批和
孕情终止报告等程序作出严格、 明确的规定,加强对B超等设备监管和对计划生育药
物市场的管理,严申对违法违规人员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规定;加大惩戒力度,严
肃查处违法鉴定胎儿性别、私自终止妊娠和无证销售终止妊娠药物等不法行为,对违
反规定的私营医院停业整顿,对无证经营的个体药店予以取缔,对不明原因终止妊娠
的计划内待育夫妇收回《服务手册》或《二孩生育证》。

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乡级事业单位改革中,曲阜市委、市政府强化国策意
识, 从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入手,采取重点倾斜政策,9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共核定
人员编制101名, 在“五站一所”中为数最多,占改革后乡镇全额财政事业单位人员
编制总数的32%。市委、市政府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了包括村计生专职主任在
内的村级干部工资报酬。乡镇进行村级计生人员竞争上岗、工资统筹、责任承包、服
务承诺“四制”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进一步优化;与市农广校联合开办人口与
计划生育管理专业的中专函授班,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进行正规化、经常性的岗位
培训教育,增强了他们的管理服务能力。

【发挥计生优势防“非典”】 2003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市
各级把防治“非典”、保护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曲阜市计生局充分
发挥组织网络健全、信息系统畅通、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组织各级计生工作者迅速
投入防“非典”斗争。各乡镇、街道计生服务站配合有关部门在全市农村建立疫情监
测、应急处理体系,开设24小时值班电话,建立紧急救助小组,组织服务小分队对日
常接诊人员中的发烧病人及时隔离、消毒,按规定转诊治疗。强化信息收集和疫情报
告机制,通过村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小组、育龄妇女小组和计生协会小组广泛收集信
息。开展外出人员清理清查,以各村(居)计划生育网络小组为单位,对在省外尤其
是北京、广东、山西、河北等重疫区就读、务工的人员,逐人逐户上门调查,掌握其
单位、联络方式,向家人讲解就地学习务工的有关规定和意义,开展农忙互助帮扶活
动,使流出人员安心在外不返乡。加大对乡、村“非典”防治的督导力度,发挥村级
计生干部农村抗非的主力军作用,多数村街的计划生育专职主任承担了“非典”情况
的汇总统计、定时上报和信息联络工作,计生服务员深入各家各户宣传“非典”防治
知识、查测体温,计生小组长和计生协会会员主动参加“三口”进出人员的检查,切
断了“非典”病源向农村扩散的渠道,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从2005年起,全市已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本
次高峰期将持续12年, 期间出生将高达9.2万人。2005年是本次高峰期的第一个峰值
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领导小组,逐级签订
《做好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工作责任书》,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
生育工作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意见》、《关于建立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
峰干部包保责任制的意见》等政策,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建立干部层层包保责任制,
做到控制政策外生育,合理分流符合政策生育。市政府发出《致全市育龄妇女一封信》,
市计生局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人口公益宣传,向广大育龄妇女宣传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
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和农村有条件地间隔生育等基本生育政策。
在农村、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村(居)两委班子的领导作用、发挥计生网络的骨干作用、
发挥协会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广大群众的基础作用,动员符合生育条件的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和村干部带头推迟结婚、推迟生育,引导群众自觉晚婚晚育,科学安排生育,
避开生育高峰生育。搞好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是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
重要手段。各乡镇、街道多次为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村村到、户户查,确保
一个不漏,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外怀孕和政策外生育。并为不同阶段的育龄妇女进行
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及宣传,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各级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先、
优惠、扶持、保障、救助政策,确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农村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
的独女户奖励、晚婚晚育夫妇奖励及农村奖励扶助金等奖励及时发放。坚持依法行政,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查处。 2005年,全市年出生5378人,出生率11.04‰;计
划内出生5359人,计划生育率99.6%;自然增长2036人,自然增长率4.18‰;女性初
婚2728人,晚婚率76%;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6.3;计划生育统计合格率达到98
%以上,流动人口管理三率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取得了平抑“四高”的良好开局。

【以机构改革推进乡级人口计生队伍建设】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大幅缩减人员编制,
必将影响多年来形成的基层计生工作机制。市人口计生局在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
情况下,从坚持基本国策的大局出发,积极争取曲阜市委、市政府支持,得以在机构
设置、人员编制、竞争上岗三个方面享有重点倾斜政策,保证了乡级人口计生队伍的
基本稳定。改革后,9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鲁城流动办共核定人员编制101名,在
“五站一所”中为数最多,占改革后乡镇全额财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数的32.4%,
与改革前相比仅减少不到20%。经过竞争上岗,曲阜市乡级计生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
识结构得到全面优化。124名原乡级计生人员中32人因年龄原因办理离岗手续,7人调
入其他事业单位, 85人继续留在计划生育岗位,16名年纪轻、有文化、责任心强的
同志加入计生战线。与改革前相比:现有乡级计生人员35岁以下人员比例由59%提高
到78%;中专学历的由33%提高到37%,大专学历的由36%提高到47%,本科学历的
由6%提高到10%; 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50%提高到58%。人员
的相对增加及人员素质的根本增强,为“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
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新机制在基层一线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底,山东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武翠兰,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司长许梅林先后
来曲阜调研乡镇计划生育机构人事改革情况,对改革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她们认为,
在这次改革中,济宁、曲阜各级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机构规划合理,为曲阜市的计
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推行乡镇事业单
位改革时正确设置计划生育机构、推进乡级人口计生队伍建设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首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金发放到位】 2005年10月10日,全市农村部分计
划生育家庭奖扶金首发仪式在市委第一会议室举行。市计生局局长刘培富公布全市首
批543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名单, 32名奖扶对象代表披红戴花受到
表彰。截至2005年底,首批195480元奖扶金全部发放到位。

济宁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会议召开后,曲阜市计生局立即向市委、
市政府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利民工作高度
重视,于6月初以曲阜市人民政府[2005] 20号文件下发《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
庭实行奖励扶助的通知》,强调实行奖励扶助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奖励范围及规则,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计生工作副市长吴霁雯为组长的奖励扶助协调小组,以市政府办公
室、市计生局、市财政局、市计生协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
室。

2005年6月24日, 市计生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落实奖励扶助工作,下发奖励扶助对
象登记表和资格确认申报表(卡),要求各乡镇立即对村级计生主任、服务员、村会
计进行培训,各乡镇(街道)组织人员,迅速行动,在掌握好奖励政策的前提下,逐
人核对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明及生育证明,并通过走访同龄人等方式进行初审,
初审后进行张榜公示10天,无异议后报乡计生办;乡镇计生办再次逐人入户审核证件、
走访拟奖励对象并收取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及婚育证明(有3位知情人签字按手印,
村干部签字并盖公章),留乡镇计生办备案,乡审核后再次张榜公示;乡计生办对审
核合格的人员花名册和个人申报表(卡) 于7月15日前全部上报市计生局规统科。为
把这项工作与世界人口日的宣传结合起来, 市计生局于2005年7月11日组织10辆宣传
车,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行逐村宣传,印制6万多份宣传单发至
各户,使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05年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半年考核结束后,市计
生局于7月21~31日抽调20人, 分成10个小组,每2人一组对各乡镇上报的所有606名
奖励扶助对象逐村逐户核对证件,走访群众进行严格核查,最后确定543人合格。

2005年8月10日, 市计生局分管副局长带领有关人员赴金乡县学习奖励扶助的经验,
回来后两次和财政局领导就奖金发放问题进行协商;财政局按市协调方案筹措好资金,
随时能够拨付到位。双方商定农村信用社负责发放奖励金,又联合印制奖励扶助金领
取证2000本,制作公示榜。8月21~31日,全市各村对审核合格的543人奖励对象进行
第三次张榜公示,并最终确定奖励对象名单。从此以后,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
育奖励扶助家庭老人每人每月都可以领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

【曲阜市获“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称号】 2005年11月14
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委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
动经验总结暨表彰大会,曲阜市荣获“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
称号。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曲阜市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根本目标,加强组织领
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考核责任,努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计生、土管、环保部门
联合开展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益宣传, 计生、 文化、广电部门共同举办
“国策颂”、“关爱女孩”等文艺演出活动,新闻媒体坚持开办计生专题栏目,教育
部门建起了大型人口教育展厅;城乡强化人口公益宣传环境,普遍兴建新型生育文化
展室,开发婚育文化民俗旅游项目。全市建立起以市为主体,乡镇、街道为中心,依
托基层,面向社区,辐射村居的计划生育宣传网络,建立“党政协调、部门协作、群
众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宣传联席、国策联动、社会联合、村居联手”,
城区有高标准宣传长廊,电视有宣传专题,网站有宣传专页,村有宣传一面墙,户有
一袋宣传册(单)的宣传教育格局。各级深入开展“崇德守法,美在曲阜”活动,弘
扬儒家社会忧患意识和人文和谐思想,并出台多项鼓励晚婚晚育和有利于女孩成长的
规定, 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对92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帮扶。经过努力,曲阜已形成条条宣传到人、块块宣传到户的局面,实现了由男尊女
卑到男女平等、由男孩传宗接代到女儿也是传后人、由多子多福到少生优生、由养儿
防老到致富养老的转变,构筑了“重视素质育人、群众广泛参与、崇尚科学文明、提
升生活质量”的富有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体系,计划生育率连续10年达99%以上,出
生婴儿性别比始终保持正常,累计有3400户家庭主动放弃了再生育指标。

(高 建 房 莉 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