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职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89&run=13

祭孔 衍圣公的主要职责是祭祀孔子。衍圣公府的主要府务即卫护林庙,征收
祭祀经费、筹办祭品,训练乐、舞生,组织祭祀活动等。

孔子死后,其祀典比较简单。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祀典也日益隆重、
复杂。公元85年(东汉元和二年) 章帝祭孔时作“六代之乐”。550年(北齐天保元年)
皇帝遣使致祭时,又具体规定了“三献”之礼。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 规定,祭孔
时“乐用宫悬,舞用六佾”。1496年(明弘治九年),又将“六佾”改为“八佾”。

孔庙祭祀费用相当可观,每次丁祭要宰杀26头猪、31只羊、两头牛。孔子像前,
要摆“牛、羊、猪”3牲,称“太牢”祭祀,其他神位前1羊、l猪名为“少牢”祭祀。
祭祀时,满院灯火辉煌,每次用蜡烛200多斤。习礼的3日内,与祭的主祭官、执事官、
提调官、赞礼生、乐舞生等达200余人。据1851年(咸丰元年) 府内《报销祀银清册》
中记载,全年共用祀银1706.6两,鱼果银41.6l两。

每年祭祀的次数也不断增多,最初每年只有秋季1次,后又增为春秋两次。325
年(东晋太宁三年) 明帝诏孔子嫡裔奉圣亭侯孔嶷四时祀孔子,称“四大丁”(即夏历
二、五、八、十一月上旬第一个逢丁的日子),后又增加“四仲丁”(即上述四个月中
旬的丁日)、“八小祭”(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初一,仲秋节、重阳节、十一
月初一、腊八、除夕) 及忌日等,后来又加上每月的初一、十五、甚至24节气,每年
多达六七十次。“四大丁”祭祀规模较大,特别是秋季大典最为隆重。1906年 (清光
绪三十二年),钦定祭孔规格由原来的中祀升为大祀。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将9月28日
定为孔子诞辰纪念日。

附:祭孔大典简介

大典前三日,书写官恭陈祝版于孔府启事厅正中。中午,衍圣公着公服率众恭
阅后, 送入孔庙奎文阁内。然后将分署执事榜示于庙庭,计有执事官103人,礼生80
人, 乐舞生120人,洒扫、陈设、庖丁、厨役等若干人。其后,衍圣公即率所有参祭
者进行戒誓。戒词中有“官员、师生、宗族、执事人等,自明日为始,沐浴更衣,致
斋二日,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乐,不入内寝,不问及吊丧,不饮酒,不茹荤,不
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者皆弗与”等项规定。

前二日,衍圣公即致斋于斋宿所,礼生洗涤并陈设祭器,乐舞生擦拭乐器并演
奏,衍圣公前往观听。

前一日,衍圣公率执事各官恭迎祭品于庙门,送归厨庖。后即于奎文阁前设虚
位,陈设如祭仪,衍圣公率众演习仪式。习仪毕,衍圣公亲赴厨房察看祭品后,即严
格按规定摆设祭品。所用祭器有俎、豆、篚、盘、簋、簠、笾、铡、尊、爵、香炉、
烛台等,祭品有腹中挖空的整猪、整羊、整牛及稻、粱、鱼、醢、脯、菜沮、饼等。

祭祀时物品摆投、人员穿戴及所处位置等均有定制。祭典自子夜始,主要仪程
为:乐舞生就位,执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就位,分献官就位,正献官就位。瘗毛血。
迎神,乐奏昭平之章。参神,继奏昭平之章。尊帛行初献礼,乐奏宣平之章,有舞,
程序有盥手、洗爵,上香、读祝、进帛、爵、复位。行亚献礼,乐奏秩平之章,有舞,
序无读祝,余同初献。行终献礼,乐奏叙平之章,有舞,序同亚献。饮福受胙。撤馔,
乐奏懿平之章。送神,乐奏德平之章。恭捧祝、帛诣燎位,焚祝、帛,仍奏德平之章。
礼毕。民国时期,规程有所简化,时间改在早7时,献帛改为献花圈,跪拜改为鞠躬。
主要仪程改为:在主祭等就位后,即上香、献花、献爵、读祭文,行三鞠躬礼,礼成。

管理孔氏族人 从明代起,皇帝对衍圣公一再“加赐玺书,令约束族人”,并
授予按家法整治族人的权力。1562年 (明嘉靖四十一年) 世宗赐衍圣公孔尚贤敕渝:
“令尔尚贤督率族长、举事,管束族众,……如有恃强挟长、朋谋为非、不守家法者,
听尔同族长查照家范发落,重则指名具奏,依法治罪……。”1649年(清顺治六年)世
祖敕谕衍圣公孔兴燮说:“尔其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
玷圣门。如有轻犯国典,不守家规,恃强越分,朋比为非,轻者径自家处,重者据实
指名参奏,依律正罪。”此谕旨,刻制成匾,悬挂在衍圣公府大堂之上,后代称之为
“统摄宗姓匾”。(管理办法见本篇第七章)

管理先圣先贤后裔 自明代起,颜子(回)、曾子(参)、孟子(轲)、闵子(损)、冉
子(耕)、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言子(偃)、 卜子(商)、颛孙子(师)、
有子(若)、周公(姬旦、子孙姓东野)的后裔相继被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其后代
袭封由衍圣公保举并受衍圣公管理节制。各氏博士及所设属官凡经人控告,均得由衍
圣公“先行传讯,或自行断结,或移送地方官审讯”。他们免除差徭的优遇必须经衍
圣公出具证明,各氏奉祀生,由衍圣公任命,与庠生享受同样优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