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社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688&run=13

称谓 曾祖父称老爷爷, 曾祖母称老奶奶。祖父称爷爷,祖母称奶奶。父亲
称大大或爸爸,母亲称娘或妈。伯父称大爷,伯母称大娘;叔父称叔叔,叔母称婶子。
姑母称姑姑,姑丈称姑父;舅父称舅,舅母称妗子;姨丈称姨父,姨母称姨。

公婆直称与夫同,外称公公、婆婆。岳父直称与妻同或称大爷,外称丈人,岳
母直称与妻同或称大娘,外称丈母娘。兄妻称嫂子,弟妻直称弟妹,外称兄弟媳妇;
姐丈直称哥或姐夫,妹丈直称弟或妹夫。夫兄直称哥,外称大伯;夫弟直称弟,外称
小叔子;夫姐、夫妹直称姐、妹,外称大姑子、小姑子。同辈媳妇直称嫂、妹,外称
妯娌;妻哥和妻弟直称与妻同,外称舅子。妻姐和妻妹直称与妻同,外称大姨子、小
姨子。

社会交往中见面多称同志、师傅,有的称先生。对年长者称大爷、大娘、叔叔、
阿姨。同伴、同事多直呼姓名或称哥、姐、弟、妹。

礼节 清代,时兴跪拜礼、立揖礼。在祭祖、庆吊、拜年时行跪拜礼。亲朋相
见,先作揖后叙话;熟人相见,抱拳拱手致意;妇女会客或见长辈,上身微弯,双手
合拢置左腰侧连拜3下,谓之立揖礼。民国时期,提倡鞠躬礼和握手礼。学生见老师、
晚辈见长辈行鞠躬礼;亲朋相见,以握手为礼。建国后,鞠躬礼与握手礼盛行。

迎送客人礼节:客人将到,主人起身相迎。若贵客至,迎到门外,见面时先行
握手礼,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入室,请客人坐上首,主人陪坐下首。先敬烟,再
敬茶,并热情交谈。客去,请客先行,主人送到大门外,与客人握手告别。

宴客礼节:客人到齐后,茶罢入席。客少,让客人坐首席,主人陪坐;客多,
长辈首座,晚辈陪坐,主人一般奉陪末座。但多相互谦让一番,尔后落座。为尊敬客
人,必须用托盘端菜。菜上齐后,主人双手举杯向客人敬酒,以表敬意;客人起座,
双手接杯,以表谢意。宴客时,忌男女同桌,上菜忌单数。

来往礼节:当地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习俗。客人来访,赠送礼品,接受者
定要回访、回赠。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路遇礼节:路遇熟人,一般是打招呼,问候。早晨相见,多招呼“早”,平时
相见,多问“到哪里去”,“吃饭了吗”。若骑自行车相遇,要下车问候致意,若带
手套、口罩,须先摘下再握手、说话。请他人给予方便,忌喊“大哥”,多称“二哥”,
并要冠以“劳驾”、“借光”、“请问”等敬辞。接受帮助后,道声“谢谢”、“打
扰了”之类感谢语。

交结 旧时,除近亲、远亲之间相互往来之外,在密朋好友中多采取结拜兄弟、
认干亲等形式进行交结,形成特殊关系。

结拜兄弟:旧时,要好朋友多拜把兄弟,结为金兰之好。结拜时,燃香磕头,
饮鸡血酒,交换金兰谱,以年龄为序排出长幼,此后,相互称兄道弟,亲如家人。建
国后,此俗渐废。但密友之间相互往来之风盛行。

认干亲:旧时,两家亲密或孩子娇,则给孩子认干娘。通过孩子磕头,过露裆
裤等形式,两家结为干亲。双方子女互称对方老人干爷、干娘,相互称兄弟姐妹。此
后,往来密切。建国后,此俗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