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孔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612&run=13

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
又称至圣庙。

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
殿、 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
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1730年(清雍正八年)火后重建的孔庙“巍焕崇闳,坚致壮丽,
纤悉完备,灿然一新”,正殿及其大门仿皇宮制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

孔庙南北长:东侧637米,西侧651.7米;东西宽:南侧141米,中部153米;面
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
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个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
右对称。 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
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
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声玉振坊 位于孔庙棂星门之前,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 建。高5.60米,
阔13.50米,石质,三间四柱三楼冲天柱式。柱呈八棱体,底用石鼓夹抱,柱头仰莲
座,顶置圆雕蹲兽。额枋明间稍高,阴刻“金声玉振”四字,两稍间平锻镌刻云龙图
案。坊上覆整石刻成的瓦垄形屋盖,悬山顶,有脊无吻。

棂星门 孔庙的第一道大门,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改建为石质。高l0.34米,
宽13米,三间四柱冲天柱式。圆柱两节,底以石鼓夹抱,两节相交处以石戗柱斜撑,
柱头刻云罐,分立四天王像。额枋明间两层,下层阴刻清高宗题“棂星门”三字,两
端浮雕云鹤。稍间一层,浅浮雕绦环花纹、二龙戏珠及云鹤。

德侔天地及道冠古今坊 分位于第一进院的东西墙上,为孔庙的第一道侧门。
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建。坊木质,三间四柱五楼,黄琉璃瓦顶,高7.60米,阔9.43
米。明间庑殿顶,斗拱十三踩,两稍间歇山顶,斗拱九踩,明稍之间有小屋顶,斗拱
五踩。柱下夹杆石上圆雕石狮、天禄,形象古拙,风格粗放。

圣时门 孔庙的第二道门,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始建,弘治年间扩为五间。
砖木结构, 阔23.03米,深11.00米,高12.09米。中三间发券为拱门,五踩重昂斗
拱,单檐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明次间斗拱平身科四攒,稍间两攒,为照顾拱间
距离,稍间拱长几为明次间拱长的两倍。门下有1.15米高的台基,前后陛石均浮雕云
龙戏珠,云形简单,线条流畅。

壁水桥 位于圣时门后,砖石券拱,中桥宽10.30米,长16.68米,两翼辅桥
宽3.43米,长13.35米。始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弘治年间于桥上添加石栏,
河岸砌石墙,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改石墙为石栏。

同文门 孔庙的第五道大门,始建于北宋初期,为当时的庙门。门独立院中,
周无墙垣,五间三门,单檐黄瓦歇山顶,七檩三柱分心式木架。高10.62米,宽16.90
米,深9.34米。脊檩下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明、次、稍间
的间宽不同,但斗拱平身科均为两攒,为使拱间距相近,明间拱长,次、稍间拱短。
中二柱的柱头科,也是明间一侧拱长,次间一侧拱短。这种现象在古建筑中罕见。

奎文阁 位于同文门后,系收藏帝王所赠书籍、字画之处。始建于北宋初年,
为五间重檐,金代改为三檐,明弘治时扩为七间三檐,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改覆
黄琉璃瓦。阁高24.35米,阔30.10米,深17.62米,歇山黄琉璃瓦顶,施四层斗拱。
上层斗拱七踩单翘重昂,承上檐。中上层斗拱三踩单昂,承腰檐。中下层斗拱五踩重
昂,承平坐。下层斗拱五踩重昂,承下檐。平身科明间四攒,其它为两攒。因间阔不
同,拱间距长短也不一。

阁内部上下两层,中还夹有暗层,木构架为层叠式,上层柱立于下层的斗拱之
上。下层南一间为廊,后四间为阁身。外用24根八棱石柱,内用22根木柱。柱头以额
枋相连,上施五踩品字斗拱,斗拱承梁,梁上安天花。暗层及上层用通柱,外金柱直
达腰檐斗拱,内金柱承梁,童柱立于下层的挑尖梁上,穿过平坐直达腰檐斗拱,系中
国古建筑中罕见的结构。1985年落架大修,外檐新绘旋子小点金彩画,内檐仍保留明
时的旧彩画。

金代碑亭 位于奎文阁后十三碑亭的南排,有二座,即东起第三及第六亭。建
于1195年(金明昌六年),是孔庙现存最早的建筑。第三亭11见方,第六亭10.80米见
方。亭结构大致相同,海面三间,重檐黄瓦歇山顶。明间上下檐斗拱平身科两攒。下
檐五铺作,重拱造,单抄单下昂,昂尾施于串坊上,拱承椽枋。上檐六铺作,重拱斗
心造,单抄双下昂,昂尾承托屋顶干架的榑枋。斗拱的瓜、令、幔拱的长度依次递增,
额坊高瘦,平板枋扁宽,呈现宋代建筑特点。第三亭内存宋、金修庙碑,第六亭内存
唐修庙碑。

元代碑亭 十三碑亭南排第四亭,1339年(元至元五年)建。亭约11米见方,每
面三间,通檐式木架,重檐黄瓦歇山顶。明间上下檐斗拱平身科三攒,下檐五铺作,
单抄双下昂,上檐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都是假昂,昂嘴下皮向上弯曲成弧形。亭内
存元、清修庙碑。

大成门 孔庙的第六道门,为正殿的大门。始建于宋代,三间。1302年 (元大
德六年) 扩为五间。明弘治、清雍正年间两次火后重建。门屋高13.53米,扩24.68
米,深11.20米。五间三门,七檩三柱分心式木架,单檐黄瓦歇山顶。檐下用五踩重
昂镏金斗拱,金龙合玺彩画。擎檐石柱前后各六,中二柱深浮雕二龙戏珠,云朵线条
流畅, 龙猪咀,为明弘治遗物,其余为八棱石柱,减地平镌小幅云龙。门下台基高1
.65米,石须弥座,束腰卷草和圭脚云纹,前后陛石浅浮雕云龙山水。

大成门两侧的掖门--金声门、玉振门,各三间,七檩三柱分心式木架,单檐,
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两掖门与大成门两庑连檐,突出了正门的地位,加强了
门屋的整体联系。

杏坛 在大成门至大成殿的甬道中间,是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纪念物。宋代
立坛,金代建亭,1569年(明隆庆三年)改为重檐。亭每面三间,11.05米见方,高12
.05米。中柱为八棱石柱,檐柱为八棱木柱,金柱为粗大的圆木柱.柱用三道枋子交
圈贯穿,副阶角梁后尾、挑尖梁、随梁枋后尾均插入金柱,形成了稳固的框架。亭盖
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重檐黄瓦。上下檐均为五踩重昂斗拱,平身科两攒,均有天花。
坛基两层,上层有石栏,南面的八根栏柱下有石雕螭首。

大成殿 因尊崇孔子集先贤先圣之大成而名,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在庙中最高、
最大,规格超群。始建于1018年(宋天僖二年),现存为1724年(清雍正二年)火后重建。
殿高24.80米,阔45.69米,深24.85米。殿立于2.1米的台基上,前与月台,后与
寝殿相连。殿基为须弥座,两层栏柱,上层为火焰宝珠顶,下层为重层覆莲瓣顶,柱
有圆雕螭首外探。

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画。柱架结构简洁整齐,
有外、 中、里三圈柱列。外围为28根石檐柱,高近6米,承下檐斗拱及围廊天花。前
檐下的10根深浮雕石柱,每柱有二龙上下对翔,争戏宝珠,龙周遍刻云朵,柱下端刻
山石波涛, 是我国稀有的石刻艺术品。余18根为八棱水磨石柱,每面浅雕9条团龙,
每柱72条,总计1296条。中圈为16根木金柱,高约15米,承上檐斗拱及殿中的外槽天
花。内圈也为16根金柱,高约18米,承殿中的内槽天花。殿内正中为斗八藻井,内额
枋及小额枋间为一斗六升斗拱,枋上以七踩品字斗拱承托天花。殿外下檐用七踩单翘
重昂斗拱,上檐用九踩单翘三昂斗拱,平身科明间四攒,次、稍间三攒,下檐尽间一
攒。斗拱用材很大,斗口平均12.5厘米,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9厘米的斗口。

殿内正中木制神龛内为孔子坐像,高3.35米。龛上施十三踩斗拱,龛前为垂莲
柱罩,柱雕降龙。其前面有4个神龛,再外还有6对神龛,是供奉四配十二哲的。殿内
还悬有清朝历代皇帝所题的匾额、对联等。1966年,殿内神龛被毁,1983年重新复制。

东西庑 于大成殿的两侧,即孔庙主院的厢房。原供奉孔子弟子及历代先贤先
儒156人,现陈列历代碑刻及汉画像石。东西各40间,长170米。北端11间,面阔3.94
米,南端28间,面阔3.65米,中有腰门一间,面阔4.38米,进深均为7.94米。七檩
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为廊,施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雅五墨彩画,绿琉璃瓦覆顶,
黄瓦剪边。

寝殿 在大成殿后,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大殿。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雍正年
间。 殿基高2.06米,南面为须弥座,两层石栏,其他三面无栏。殿面阔七间33.44
米,深四间17.86米,殿高约20米。四周回廊下有22根八棱石檐柱,满镌减地平锻小
幅凤凰牡丹图案。殿身木架三柱分心,在殿中心正脊下纵向加一列中柱。重檐九脊,
黄瓦歇山顶,龙凤和玺彩画。上檐斗拱为七踩单翘重昂,下檐为五踩重昂,平身科明
间四攒,次、稍间三攒,下檐尽间一攒。

圣迹殿 孔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为保存《圣迹
图》 而建。高12.55米,面阔五间30.69米,深三间lO.12米,单檐绿瓦歇山顶,大
点金彩画,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五踩单翘重昂斗拱,平身科明间六攒,次、稍间
四攒。殿内存反映孔子一生主要事迹的石刻《圣迹图》120幅。

诗礼堂 位于东路大门--承圣门内,阔五间23.88米,深三间13.30米。木
架为九檩前后廊式,单檐悬山顶,绿瓦紫心。前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彩画雅
五墨,檐下点金。堂为明弘治年间重建。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拆卸维修。

崇圣祠 位于东路第二进院内。1504年 (明弘治十七年) 始建,为孔氏家庙。
1724年(清雍正二年),改为祭祀孔子上五世先人的崇圣祠。阔22.92米,深11.49米,
单檐绿瓦庑殿顶,旋子大点金彩画。檐下五踩重昂斗拱,平身科明、次间四攒,稍间
两攒。木架为九檩四柱前后廊式,前廊用单步梁,后廊用双步梁,前、后檐柱至金柱
分别深1.95米、3.26米,后廊内安置神龛。前檐下的中二石柱,高浮雕蟠龙,龙嘴
猪形,颈细,线条流畅,构图和谐,呈现明代特点。其余四石柱减地平锻牡丹等花卉。

金丝堂 在西路启圣门内,是祭前演乐,祭后宴享的地方。面阔五间24.38米,
深三间14.30米,绿瓦悬山顶,雅五墨彩画。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一斗二
升交麻叶斗拱。现存建筑为清雍正时火后重建。

孔子故宅门 面对阙里街,西接孔庙东墙,东接孔府西墙。门一间,单檐灰瓦
悬山顶,无斗拱,门柱肥短,高与径之比为9.5:1,微有卷杀,额枋出头,卷瓣圆和,
具明初特点。门内有一狭长小院,有“故宅赞”碑亭一座。

阙里坊 位于孔庙东侧阙里街上。木构,四柱三间三楼,正楼庑殿顶,夹楼向
外一侧庑殿顶,向内一侧切断,绿瓦覆盖。四柱不出头,柱脚以杆石左右夹抱,柱端
以戗柱前后相支, 柱间三层额枋相连,额枋饰以花板。檐下斗拱九踩四昂,加45 °
如意昂,昂嘴上卷成象鼻形。该坊具有柱短径粗,平板枋扁宽等特征,系明初或其以
前建筑。

孔庙平面示意图5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