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古城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594&run=13

周鲁国故城遗址 通过1977~1978年的探掘,初步查明了周鲁国故城的修建年代、
形制和城市布局。

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早期,形成于西周晚期。城近于扁方形,南垣较直,东、
西、 北三垣略向外漫突,四角呈弧形。东垣长2.53公里,西垣2.43公里,南垣3.
25公里, 北垣3.56公里,周长11.77公里。墙基宽40米左右,墙高lO米左右。周以
护城河环绕(其中西、北两面以洙水为河),河宽30米左右,城与河间距10~30米不等。
探掘中已经发现城门11座(东、西、北三面各3座,南面2座),城门的门道宽8~14米,
长30~42米不等,每座城门都有直通城内的交通干道,东西向及南北向各5条。此外,
还有若干衢道,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将宮殿、作坊、市井、居住区连成一体。城
的北部还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道,东连东城外壕,西流入洙水。

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的宫宅建在城中心的高阜上,宮宅的东南及
西南为贵族官宦居区,北面为市贾区,居民区散布于城四周近城墙处。这种城市格局,
完全符合“左坛右社,面朝后市”,“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周
代礼制。

宫宅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占地约27万平方米。宫宅周围筑有夯土
墙,墙宽约2.5米。宅南有干道直通城的南东门,门南三里处有祈天祷雨的舞雩台,
宫宅、城门、祭坛连为一直线,形成鲁故城的中轴线。探掘中发现手工业作坊11处,
有冶铁4处(现北关、盛果寺村南,林前村东,孔林神道中部东侧) ,冶铜2处(现盛果
寺村西北、城西北药圃以东),制骨2处(现林前村西北、孔林神道东侧),制陶3处(现
坊上村西、城西北药圃以北、张阳村东南) 。在城东、西、北三面,发现居住遗址11
处, 一般都靠近城门。城内西部还发现墓地4处,发掘墓葬137座,其中周代墓葬128
座,并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

现地面上尚存周鲁国故城的部分残迹。 城墙东南角向北780米,南端残垣高10
米, 底宽40米,顶宽20~30米不等;向西1280米,高7~10米不等,宽度不一。城墙
东北角向南75米,残垣高2米,宽5米;向西1700米,残垣高2~8米不等,宽20米左右。
残存台址尚有:舞雩台,位于南泉村西南500米处,分上下两层,下层东西长120米,
南北宽115米,上层东西宽60米,南北长65米,通高7米;望父台,位于现城北,孔林
神道西侧, 探掘知为有封土的一座战国大墓,现残存封土6~7米见方,高约2米;斗
鸡台,位于城西北300米处,残台呈椭圆形,东西110米,南北55米,高约3米。

鲁国故城平面示意图 586页

汉鲁国故城遗址 位于周鲁国故城的西南部,西汉时建。城为扁长方形,东墙长
1.88公里,西墙长1.46公里,南墙长2.5公里,北墙长2.56公里,城垣周长8.4公里,
面积约4.2平方公里。

汉城西、南两面仍沿用周鲁故城旧垣及城门,西1南2。东、北两面城垣新筑,
基本为直线, 墙宽约10米,每面各开城门一座,门道长15米左右,宽7米左右。西南
城角为弧形,其它三城角均为直角。城与护城河间距10~15米之间,河宽18~23米,
深1.8~2.7米不等。城内除利用原周鲁故城干道外,又新辟干道3条,东西向2,南北
向1。城内东北部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通往南东门的干道两侧有大型夯土基址,
当是官衙或贵族府第。1977~1978年探掘时,出土有陶、玉、石、铜、铁器物及五铢
钱等汉代遗物。

宋仙源县城遗址 宋真宗认定轩辕黄帝为其始组,根据史籍“黄帝生于寿丘”、
“寿丘在鲁城东北”的记载,于1012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下诏改曲阜县为仙源县,
徒治于寿丘,并在寿丘旁营建了新的县城。

仙源县城垣“土筑卑隘”,明嘉靖间废弃后,逐渐坍塌。据所留部分遗迹可知,
城东垣609米, 西垣687米,南垣502米,北垣531米,周长2329米,城区面积约0.376
平方公里。城四面皆有门,南门已无迹可寻,东、西门存铺地石,西门两侧有部分残
垣, 北门至60年代初期尚保存完好。北门为砖砌拱形门洞,高4米,长12.80米,宽
10.60米,门洞顶横铺圆木11条,呈宋元时代的建筑风格。城门上建有门楼3间,阔7
.20米,深5米,高2.30米,四梁八柱,单檐灰瓦前出厦。城门里外门额镶石匾二块,
北面刻“望岳门”3字,南面刻“瞻峄”2字,下款为“雍正八年敬书”,此门在1967
年被拆毁。城内有石砌十字形路通往四门,北门内路东为县衙署,路西为监狱。衙署
址内原有元代石碑三通,“县尹政绩”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曲阜历代沿革
志碑”“创建端本堂碑”及监狱旁石人存入孔庙。

明曲阜县城遗址 该城位于周鲁故城西南隅。于1513年(明正德八年)至1522年
(明嘉靖元年) 为护卫孔庙而建。城高约6米,宽约3米,东墙长1.2公里,南墙1.4公
里,西墙0.7公里,北墙1.5公里,城周长约4.8公里,城区面积约1.41平方公里。
护城河宽、深均约3.3米,城与河间距7~l0米不等。城有5门:东曰秉礼、南东曰崇
信、正南曰仰圣、西曰宗鲁、北曰延恩。5门均建有瓮城,内外两门洞间距20.70米,
门洞高、宽均约4.40米,长8米。

孔庙、孔府居城中部,将城区隔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南北门之间无直通干
道,城内街道多呈丁字形,又架有垮街牌坊30余座,车辆往来多不方便。官署多集中
于西部,店铺多集中于东部。孔庙、孔府、颜庙及30多座贵族府第,占地达0.757平
方公里,其建筑古色古香,展现出明清时代小城的风貌。

建国后, 多数府第及牌坊已先后倒塌或拆除,街道也经改造拓宽。1978年7月
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核准,将城墙拆除,现仅保留南、北二门及东北、西北两城角。

董大城古城遗址 曲阜城北15公里的董大城村,周有一土城,相传原有外大、
内小两城, 现存为小城。城呈长方形,东墙长292米,西墙282米,南墙426米,北墙
432米,墙宽约10米,四面各开一门,城内面积约0.126平方公里。目前尚未在古籍中
发现关于该城的记载,1980年济宁市文物普查队对其进行了调查和开方试掘。城下半
部夯土层10~12厘米,夯窝直径4~5厘米,上部夯层14~16厘米,夯窝6~7厘米。距
城基1米高处, 横列一层圆木,木直径10~12厘米,木与木间隔50厘米左右。在城东
北角还发掘出四具人体骨架,自城根基向上叠压排列,骨架间以大小不一的数块板瓦
相隔。骨架东西向,仰身直肢,未发现随葬品,初判为筑城进行奠基礼时实行人祭的
牺牲品。在城内外经常发掘出战国时期的三棱铜镞,宋代崇宁铜钱,1921年还曾出土
铜鼎三件,1970年挖掘出窖藏蚁鼻钱19公斤。据其构筑方法、人祭坑及出土文物等初
步判断,该古城垣系战国时期建造。1985年济宁市将该城址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