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高等专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524&run=13

1944年8月, 伪山东省教育厅在曲阜设立山东省农业专科学校,校址在曲师附小
内。 伪教育厅长俞康德兼任校长,下设教务、总务2处及训导股。实际由日本教官做
“监督”,总揽校权。首期招收农艺系2班,学生100人,教职员工30人。该校设文化
课(日语、国语、英语、数学、化学、生物)6科,专业课(土壤学、地质学、果树园艺
学)3科。1945年8月日军投降,学校遂废。
建国后, 1956年5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原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曲阜师范学
院, 9月迁曲阜城西郊,是为全国第一所设在农村的高等学校。1985年11月改为曲阜
师范大学。
1958年,济宁专署在曲阜筹设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因经费短缺中辍。1960年7月,
再次筹办济宁师范专科学校,8月开学上课,校址在西门大街路北原县政府 (今党校)
内。招收高级班(高中毕业生) 1个,初级班(初中毕业生)2个,学生150人。高、初级
班学制分别为3年、5年。时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1961年学校迁滕县,
在校高、初级班学生分别转入曲阜师范学院和师范学校就读。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的前身系山东师范专科学校, 1955年6月创建于济
南。195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曲阜师范学院,9月迁至曲阜城西郊今校址。
迁校后,专修科相继改为本科系,并不断增设新的系科,至1965年底,发展成为
一所拥有中文、 政史、外文、物理、数学、化学等6个系,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
工近600人的高等师范院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0年被迫停止招生。1970年
7月, 撤销曲阜师范学院建制,与山东大学的文科系合并组建山东大学。设中文、政
治(哲学、党史专业)、历史(历史、考古专业)、外文(英、日、俄语专业)、数学、物
理、 化学等7个系11个专业。共招收3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2月恢复原曲阜师范学院
建制,是年秋增设体育系。1976年增设生物系和艺术系(音乐、美术专业)。自1978年
数学、中文、历史、教育、外文、生物、化学、物理等系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开办
研究生班。1984年增设教育系,1985年增设地理系,同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
学。
1990年学校设有中文系、政治系、历史系、外文系、教育系 (教育、教育行政管
理专业)、艺术系(音乐、美术专业)、数学系、物理系(物理、家电专业)、化学系(化
学、化工专业) 、生物系、体育系、地理系等12个系科16个专业。科学研究机构有孔
子研究所、语言文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所、激光研究所、自动化
研究所和中国古代史、催化等5个研究室。还有电教中心和41个实验室。
学校有教职员工1737人,专任教师5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5人,讲师185人,
助教或教员256人。在籍生12290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500人,研究生90人,
函授、夜大在读生7700人。
学校馆藏图书130万余册, 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在馆藏书刊中列入国家善本书
目的珍善本图书有300种, 4000余册。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齐鲁学刊》、《曲阜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语文函授》等。中国孔子基金
会主办的《孔子研究》编辑部办公室亦设在该校。《齐鲁学刊》自创刊以来,注重对
中国传统文化、齐鲁文化、孔孟儒家思想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推出力作,引起国内外
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曲阜师范大学学报》是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尤以基
础数学和运筹学为突出特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学校占地820亩,校舍面积18.6万
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00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万元。附设机构有附中、
附小、 医院、幼儿园等,另外,有两个校办工厂和139亩的生物、农作物试验场。学
校从开办至1990年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3980名,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7300名,研
究生180名,函授夜大生13500名,进修生3000名。
曲阜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 早在1960年5月,“公社数学”和“土蒸
馏釜”两项科学研究成果在山东省参加展览时,就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
学校得地利之便,一直把孔子、儒学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多次发起召开孔子、儒
学学术讨论会,参与组织并派员出席国际儒学会议,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儒学研究
机构和学者建立了业务联系。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和中国古代史研究
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运筹学研究所的系统工程在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取得了
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与丹麦等国在某些项目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激光研究所研制
的可调分束角棱镜、红外偏光镜分别在第十四届和第十八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
获银牌奖,高消光比测试系统在首届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铜牌奖。
1956~1990年, 全校共有460项科研成果获市地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哲学、社
会科学获奖270余项。1978年始,在学校承担的47项重大科研项目中,列为“六五”、
“七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的有12项。在完成的项目中有4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获
得国家级、 省级及市地级以上的奖励。其中,4项属国际首创,2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15项填补国内空白,15项属国内先进水平。文理科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公开
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10余部。
1980年以来,先后有3000余名外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留学生来校访问,应
聘来校任教的外籍专家40余名。同时还向美、苏、英、加、罗、澳、丹、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派出学者、留学生和进修生。并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美国斯德哥摩学院建
立了校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