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学前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520&run=13

发展概况 清末,幼儿教育纳入“癸卯学制”,时称蒙养院。1922年“壬戌学制”
系统定名为幼稚园。 1930年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曲阜首办幼稚园1所,
招收4~8岁幼儿30余名,每年为1期。1934年发展为2个班,74人,其中男童49人,女
童25人。1937年停办。
建国后,曲阜城镇幼儿教育从195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创办机关托儿所开始。1956
年改为军政联办幼儿园。是年曲阜师范学院成立幼儿园。1958年机关幼儿园恢复原建
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园幼儿减少,1973年仅有七八人。1980年后,城镇机关、
企事业单位相继举办幼儿园。 至1990年城镇幼儿园发展到15处29个班, 入园幼儿达
695人,教职员工85人。市直机关、商业局、供电局、酒厂4处幼儿园被济宁市政府命
名为一类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始于1956年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的农忙托儿所。1958年“大跃
进”中,农村幼儿园(亦称幼儿队、班)一哄而起,全县村村皆有。但不久,绝大多数
停办,巩固时间较长的仅8处,10个班,在园幼儿343人。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时期全部停办。1962年后,有些先进生产大队,如陈家庄、东郭等相继开办季节性农
忙托儿所。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有的生产大队在小学附设“育红班”,吸收4
~6岁儿童入班。1975年全县达14处,22班,450人。自1978年,育红班逐步与小学脱
钩,改办成单门独院的幼儿园。同时,调整充实县、社两级托幼领导组织,配备专职
幼儿教育辅导员, 农村幼儿教育纳入正规,保教质量逐步提高。1985年,全县6周岁
儿童入园率为68.5%。 1986年始各乡镇先后办起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在设备设
施、规章制度、保教质量等方面均为典范。
1990年全市举办幼儿园370处,入园幼儿25300人,办园率和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
82%和47%。市托幼办公室被评为山东省托幼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 1952年县机关托儿所无专门教材,教学内容由保教人员自选,课程设有识
字、计算、游戏、讲故事。1956~1969年农村举办的农忙托儿所、幼儿园(队),多以
“看孩子”为主,教学很不正规,亦无成文教材。70年代农村办的育红班,亦无固定
教材,初期选学“毛主席语录”,教唱歌曲。后来,有些班选用小学低年级语文、数
学课本的部分内容为基本教材,兼教唱歌、游戏,有的在农忙时参加少量力所能及的
农活,如捡麦穗、拾棉花等。
1980年始,城乡幼儿园均使用《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设语言、计算、
常识、 体育、美术、音乐6门课程,1982年使用全国统编《幼儿园教材》。多数幼儿
园能按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学纲要》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方
法。注重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城市幼儿园作息时间统一
规定: 大班30分钟、中班20分钟、小班15~20分钟为1节,大、中班每天两节课,小
班每天1节课, 其余时间为户外活动。自1984年始,城乡幼儿园均按省教研室下达的
《幼儿园教育内容安排意见》进行教学。
教师 1952年,县机关托儿所保教人员,由干部家属担任,文化水平不高。其工
资待遇从县直机关干部福利费中解决。1958年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师1人,保育员5
人, 管理人员4人。1980年后,城镇企业单位幼儿园保教人员从办园单位职工中择优
选任,其工资待遇由本单位支付。随着城镇托幼事业的发展,保教人员的素质不断提
高。 1990年城镇136名托幼保教人员中,有42人为幼儿师范毕业,有51人受专业培训
在6个月以上,合格率68.4%。
50~60年代,农村托幼教师由生产大队选派。初以中老年妇女居多,文化程度很
低,只能起到“看孩子”的作用。后逐步侧重选派初中及高小毕业生充任,保教水平
有所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师多选派下乡、回乡知识青年担任,文化素质
较高,但教学很不得法,且流动性很大。80年代始实行选聘制,坚持“自愿报名,考
核选用”的原则,并注意保持其队伍的稳定。1982年,遵照教育部颁发《幼儿教育纲
要》的规定,县加强了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县、社、管区三级培训
辅导网,一般每年集中培训2~3次。1986年,进一步整顿健全了培训网。1987年始,
市职业高中附设幼儿教师培训班,对全市农村幼儿教师分期进行离职轮训,6个月为1
期,每期1班30~40人。至1990年共举办6期,培训幼师201人,占全市农村533名幼儿
教师的38%。
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1958~1984年由所在生产大队给予同等或略高于同等劳力
的工分。1985年始实行补助工资制。

幼儿园选介

曲阜市机关幼儿园 机关幼儿园始建于1952年,系县政府所属福利单位。始收托
幼儿40名,教职工8人,其中保教人员4人。实行寄宿制,以保为主。
1956年应驻军提议改为军政联办幼儿园,迁至颜庙街东首(即今园址),收托范围
扩大,设备增加。在园幼儿100名左右,教职工18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1958年恢复
原建制。在园幼儿42人,教职员工1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在园幼儿仅10人左右。
1978年始, 机关幼儿园渐趋正规。1983年新建幼儿大楼l座,购置大型玩教具13
件, 常年在园幼儿250人左右。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管理逐步转向以教为主,并改
为日托制。1990年全园教职员工31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保育员7人,保健医生1人,
党政及伙管人员7人。 园内设园务会、教研室及伙管会、办公室。占地4.18亩,建筑
面积1244平方米,活动场地848平方米,大型玩教具25件。
机关幼儿园依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及《幼儿园教育规程》进行管理,坚持从严
治教。并设有“泥塑厂”、“制镜厂”、“手帕厂”、“百货商店”、“人民医院”
及“小小绘画家”、“演出队”等活动中心,创设最佳教育环境,丰富幼儿生活内容,
寓教于生活、 游戏之中,效果良好。1987~1990年,该园多次被评为曲阜及济宁市先
进集体和巾帼英雄单位,并于1987年获山东省托幼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教师樊玉梅于
1983、1984两年分别荣获省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园丁奖。谷继兰于1990年获省
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奖。庞松涛小朋友于1988年获济宁市“故事大王”二等奖。
保宁幼儿园 姚村镇保宁村幼儿园建于1986年8月。 始有教师1人,收托幼儿l班
30余人。1987年投资6万元扩地建园。
1990年在园幼儿85人,划分为大、小2班,大班(5~6岁)43人,小班(3~4岁)42人。
有教师2人,保育员1人。占地6亩,房舍13间,大门、厕所、长廊、花坛各1座,课桌
凳、 床位及玩、教具共166件。该园实行日托制,保教结合以教为主。被济宁市政府
授予“一类幼儿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