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424&run=13

干部来源 从曲阜解放至1990年,曲阜党政干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干部主要来
自社会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等三个渠道。

建国初期,曲阜的干部多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人员,此后不断
从社会上吸收进步知识分子、半脱产干部和历次运动中的骨干分子充实壮大干部队伍。
到1982年先后吸收录用768人。 1983至1990年共吸收录用干部12次,1263人。其中全
民所有制单位以工代干人员1096人; 城镇户口、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01人;全民企
事业单位中具有中专文化程度的46人;在乡镇文化站、财政所帮助工作的14人;计划
内电大、 函大、普通专科班自费毕业生6人。另外,从1985年起试行招聘合同制乡镇
干部,到1990年先后招聘145人。

从50年代初期开始,国家每年分配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干部队伍,到1982年共
计分配2081人, 其中大专毕业生577人, 中专毕业生1504人。1983~1990年共计分配
1811人,其中大专毕业生707人,中专毕业生1104人。

1952年开始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到1982年共安置630人。1983~1990年,共安置
388人,其中团级13人;营级121人;连排级169人;专业技术干部85人。

干部状况 1949年, 全县有国家干部487人。此后,干部人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
会事业的发展而逐年增长。 到1957年增长2倍, 到1978年增长6.7倍。到1990年增长
13.14倍,达到6886人。其中妇女干部1396人,比1949年增长45.53倍。少数民族干部
和民主党派干部也占一定数量。

在这一期间,干部的文化素质变化很大。1949年全县487名干部中,具有中专(高
中)学历的仅有4人,文盲占干部总数的35%。1964年,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有769人,
占干部总数的30%,干部中已全部脱掉“文盲”帽子。1978年,具有大、中专学历的
有1744人,占干部总数的46%。进入80年代,通过电大、函大、离职进修等方式,干
部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到1990年,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干部达到5817人,占干部总
数的84%。

这一期间,干部的年龄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1949年,35岁以下的干部占干部
总数的77%, 46岁以上的仅占6%。1964年,35岁以下的干部下降到62%,46岁以上
的占到15%。到1978年,35岁以下的干部再次下降到28%,46岁以上的上升到30%,
出现了明显的老化现象。进入80年代,党委和政府重视了吸收年轻干部的工作,干部
的年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90年,35岁以下的干部回升到34%,46岁以上的干部下
降到28.6%。

党政机关干部的数量增加较快。 1953年,县、区两级干部共329人。此后不断增
长, 到1966年翻了一番,70年代后期基本稳定在700人左右。进入80年代,由于县级
机构的增设, 乡镇区划的变化等原因, 党政干部大幅度增长。1985年增至1310人,
1990年达1728人。全市平均每万人中就有29名干部。

这一期间,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增长较快。1960年全县有县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
29人。 1978年县级干部增至10人,科级干部增至155人。进入80年代,领导干部增加
过快。 1990年县级干部达到28人,科级和相当科级的干部达到400人。县、科两级干
部之和占党政干部总数的24.8%。

表17-11 曲阜市干部状况简表
┏━━┯━━━━━━┯━━━━━━━━━━━┯━━━━━━━━┯━━━━━━━━━━━┓
┃年 │总数(人) │文化程度 │政治情况 │年龄状况 ┃
┃ ├─┬────┼──┬─┬──┬─┬─┼──┬─┬─┬─┼─┬──┬─┬──┬─┨
┃份 │计│其中 │大 │中│初 │小│文│共 │共│民│无│25│26岁│36│46岁│56┃
┃ │ ├──┬─┤ │ │ │ │ │产 │青│主│党│岁│至 │岁│至 │岁┃
┃ │ │女 │少│专 │专│中 │学│盲│党 │团│党│派│以│35岁│至│55岁│以┃
┃ │ │ │数│ │ │ │ │ │员 │员│派│ │下│ │45│ │上┃
┃ │ │ │民│ │ │ │ │ │ │ │ │ │ │ │岁│ │ ┃
┃ │ │ │族│ │ │ │ │ │ │ │ │ │ │ │ │ │ ┃
┠──┼─┼──┼─┼──┼─┼──┼─┼─┼──┼─┼─┼─┼─┼──┼─┼──┼─┨
┃1949│48│30 │ │ │4 │46 │26│17│73 │39│ │37│20│166 │83│29 │ ┃
┃ │7 │ │ │ │ │ │5 │2 │ │ │ │5 │9 │ │ │ │ ┃
┠──┼─┼──┼─┼──┼─┼──┼─┼─┼──┼─┼─┼─┼─┼──┼─┼──┼─┨
┃1952│63│68 │ │ │17│84 │44│94│114 │96│ │42│23│243 │12│41 │ ┃
┃ │8 │ │ │ │ │ │3 │ │ │ │ │8 │3 │ │1 │ │ ┃
┠──┼─┼──┼─┼──┼─┼──┼─┼─┼──┼─┼─┼─┼─┼──┼─┼──┼─┨
┃1957│14│15l │2 │2 │38│292 │ll│8 │29l │21│ │94│42│62l │31│105 │ ┃
┃ │58│ │ │ │ │ │l8│ │ │8 │ │9 │2 │ │0 │ │ ┃
┠──┼─┼──┼─┼──┼─┼──┼─┼─┼──┼─┼─┼─┼─┼──┼─┼──┼─┨
┃1964│25│392 │12│157 │61│1004│74│ │629 │37│ │15│62│945 │56│368 │12┃
┃ │19│ │ │ │2 │ │6 │ │ │7 │ │13│9 │ │5 │ │ ┃
┠──┼─┼──┼─┼──┼─┼──┼─┼─┼──┼─┼─┼─┼─┼──┼─┼──┼─┨
┃1978│37│725 │18│387 │13│1366│64│ │1314│37│ │20│18│874 │15│1049│73┃
┃ │55│ │ │ │57│ │5 │ │ │5 │ │66│5 │ │74│ │ ┃
┠──┼─┼──┼─┼──┼─┼──┼─┼─┼──┼─┼─┼─┼─┼──┼─┼──┼─┨
┃1980│42│788 │20│462 │19│1209│62│ │1687│46│ │20│25│1126│16│1062│16┃
┃ │19│ │ │ │20│ │8 │ │ │4 │ │68│9 │ │08│ │4 ┃
┠──┼─┼──┼─┼──┼─┼──┼─┼─┼──┼─┼─┼─┼─┼──┼─┼──┼─┨
┃1985│53│1093│11│935 │28│1548│ │ │2425│60│l │23│83│1390│17│1247│16┃
┃ │73│ │0 │ │90│ │ │ │ │2 │ │45│l │ │44│ │1 ┃
┠──┼─┼──┼─┼──┼─┼──┼─┼─┼──┼─┼─┼─┼─┼──┼─┼──┼─┨
┃1990│68│1396│23│2235│35│1069│ │ │3492│11│37│22│11│1878│19│1684│29┃
┃ │86│ │0 │ │82│ │ │ │ │13│ │44│05│ │29│ │0 ┃
┗━━┷━┷━━┷━┷━━┷━┷━━┷━┷━┷━━┷━┷━┷━┷━┷━━┷━┷━━┷━┛

干部管理 从50年代起,一直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全县干部实行分级管理,一般
是下管两级。正县级干部归省组织部门管理;副县级及正局(科)级干部归地区组织部
门管理;副局(科)和正股两级干部,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副股级及其以下干部由人事
局管理。干部考核、任免、调配等项工作都按管理范围进行。1978年以后,管理权限
有所调整。县委组织部改为下管一级,即副局级。政府人事局管理股级及其以下干部。
1984年,本着简政放权精神,将股级及其以下干部的调配权下放到各大系统。

考核与任免 50年代,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政治运动,按照
德才兼备的原则考察使用干部,并形成定期自我总结、组织进行鉴定制度。“文化大
革命”期间,由于受“派性”干扰,干部考核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1978年起,按德、
勤、能、绩四个方面考察干部,并不断改进考核方法。1981年结合党政机关岗位责任
制的推行,着重考核干部的实绩。1986年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单位年度工作目标
分解落实到个人,年终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考核综合记分方法,将考核结果载入
干部本人的实绩档案。

干部的任免一直坚持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管辖范围内进行。50年代前期,正县级干
部由省任免,副县级及正局(科)级干部由地区任免。1955年后,正副县长、人民法院
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委书记、副书记及常委由
县党代会,全委会两级选举产生,再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革
命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报请上级革委会批准。1971年、1978年分别恢复党代会、人代
会制度后,党政领导人均恢复选举与报批制度。1980年后,市(县)政府等项补贴。

从1978年开始,凡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实行离职休养制度。1982年全县
共有离休干部275人,此后陆续办理,到1990年达到418人。干部离休时,凡在当地安
置的, 政府统一拨款建干部休养所, 按照级别分配住房。凡易地安置的,每人发给
150~300元的安置补助费和2500~3000元的建房费。离休后,除享受在职时的一切政
治、福利待遇外,对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根据其具体年限,每年增
发本人l~2个月的标准工资,作为生活补助。为使离休干部生活方便,市政府在干休
所设办公室,配备服务人员和车辆,及时进行服务。为丰富其生活内容,专门设立了
学习室、娱乐室,举办了老年大学。经常开展门球、太极拳、气功等项体育活动。每
年春秋季节,组织外出旅游,以饱览祖国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