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粮油储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283&run=13

粮食储存 粮仓建设:清康熙年间,大司街新仓为国家粮仓。雍正年间建额储谷
22650石。 1934年,在曲城西门里设立义仓。建国初,多以土改处理的地主房屋或当
铺、酒店等作粮仓,不够用时则租赁民房。1951年始建新仓。同年11月,曲阜县共有
粮仓371间,容量533.5万公斤。其中,扩建民房类仓房212间,修缮原有仓房149间,
新建lO间, 容量分别为315万公斤、198.5万公斤、20万公斤。1955年6月,建容量50
万公斤的苏式大仓两幢。同时,各基层粮所建民房样式新仓。1956年9月,8个区粮所
共建404座, 1216间,总容量为1887万公斤。1958年集体开始储粮,一般以比较坚固
的民房作粮仓。70年代,推行“土圆囤”存粮方法,其规模大者容量2~2.5万公斤,
小者0.5万公斤左右。1976年全县达163个,总容量433.5万公斤。国家曾鼓励有条件
的生产队自建粮仓,以解决国家代集体储粮的困难。1976年起,全县先后有24个大队
用民建国助的办法建仓房24座,总容量1100万公斤,国家扶持款共13.2万元。1982年,
全县有仓房353座, 面积3.22万平方米, 容量6395万公斤。 至1990年,全市仓房与
1982年基本持平,年均储存量5000万公斤。

粮仓管理:建国初,储存技术比较简单。入仓前先清扫仓房,喷洒可湿性六六
六消毒;鉴别粮质全凭感官;清除杂质靠人力风车等。存放中如发生虫害或霉变,一
律以人力处理。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油蒸式化验器,沙坯铺垫仓底,仓内安装有通
风木槽,通风竹笼等,并用上铁杆温度计、铁杆探粮器、台秤等。同时,加强行政管
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和“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成立科学保管研究会,
开展创建“四无仓”(无事故、无鼠雀、无霉变、无虫蚀)活动。为开展好该项活动,
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通过检查树立“四无”先进典型。每年进行一次鉴定,达标的
发给合格证或流动红旗。

储存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中。1965年,粮油检验基本达到了仪器化。70年代,
成立15人的技术革新小组,掀起革新高潮。自制5米移动胶带输送机2台,红外线烘干
机2台, 半自动售粮器2台,扒谷机1台,煎饼机1台,12米移动胶带输送机2台,受到
济宁行署粮食局表彰。 80年代,县粮食局已有移动胶带输送机18台,扒谷机6台,半
自动售粮器2台,红外线烘干机2台,地中衡6台。

食油储存 储存设施始建于建国初期,至50年代末,全县有小型油池12个,总
容量60吨。 1965年,建容量50吨的石头油柜1个。70年代初,加工一批容量3~5吨的
中型铁板油罐, 分配给各基层粮所。1979~1981年间,增设5个大型铁板油罐,总容
量550吨。 1982年, 全县食油总容量675吨。1986~1990年,全市有油罐32个,容量
715吨,平均年储油43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