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264&run=13

清末, 曲阜城内有店铺75家, 从业者670余人。民国时期,立号经商者增多。
1936年, 城内商户320多家,从业者1500余人。1938年,日军侵占曲阜后,大小店铺
倒闭170余家, 从业者减少830多人。 1947年国民党军进占曲阜,商业又遭到摧残。
1948年6月曲阜第二次解放前夕,城内仅剩65家较小商户。

建国后, 乡村组织了农民入股的供销合作社,县城组织了职工入股的消费合作
社。1952年,“曲阜专卖事业分处”和“曲阜县百货经营组”建立,负责主要商品的
批发兼零售。大量零售业务靠基层供销社和集体、个体商业者经营。1953年,随着国
家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曲阜商业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新景象。国营商业
为主导,发挥合作商业、公私合营商业和个体商贩的作用,商业网点遍布全县城乡。
1955年底,商业系统有职工615人。1956年职工增至1881人,为1955年的3.06倍。

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 曲阜商业出现大购大销、脱销、滞销等现象。1962年
恢复了国营、集体、个体三条经营渠道,开放了农贸市场。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达1672.1万元, 比上年增加290.6万元。主要农副业产品的收购总值为749.8万元,
比上年增加208.5万元。

“文化大革命” 中,商业工作虽遭挫伤,但仍稍有进展。1970年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为3012.4万元, 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916万元。 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至
4196.7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值比1970年增加0.4万元。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进行了商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
任制,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活跃了城乡市场,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1985年社会商
品零售额为18130万元,为1965年的7.4倍,比1978年增长231.6%,比1980年增长132
%。 同年,全县商业机构3610个,从业人员13138人。农副产品收购总额8650万元,
为1978年的3倍。

1990年,全市各种商业机构5439个,从业人员16114人,分别比1985年增加1829
个和2976人。 商业网点密度为9个/千人。饮食服务业亦得到较快发展,全市饮食服
务网点4246个, 从业人员11758人,分别比1985年增加1867个和5775人。1990年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35155万元, 比1985年增长94%,5年间年均递增14.2%,高于1949至
1978年年均递增8.9%的速度。 1990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近15000万元,占当年社会商
品零售总额的42.6%。 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6992万元, 比1950年增长151.5倍, 比
1985年增长0.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