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缝纫皮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201&run=13

服装 清末曲阜城内有鸿祥永、 鸿兴永、忠祥等3家服装店,从业人员33人,产
品多为各式便服及寿衣等。民国时期,发展到10余家,均为个体经营。建国初期,城
内10余家个体服装店建立成衣业工会,仍独立经营。1954年,在合作化中成立成衣生
产组,有27人参加,缝纫机16台,实行计件工资。1956年,建立手工业成衣合作社,
职工60人,缝纫机30台,经营成衣加工。1966年,产值18万元。

1977年, 建立曲阜服装厂。逐步建立起裁剪、机工、整烫、锁眼、质检5道工
序,年产成衣7万件。1985年,开始生产西装。同年8月,在经委大楼与上海服装研究
所联合举办展销会。1988年,开始生产出口服装。1990年,职工155名。固定资产104
万元,生产设备127台,生产各式服装8.87万件。

1990年,全市服装企业发展到18个,主要厂家有曲阜服装厂、童装厂、羽绒服
厂等。 职工346人,生产各类服装产量为20.88万件,产值544.82万元,利税26.8l
万元。

制鞋 民国时期,城内有鞋铺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济生、同昌、同太3家。
解放后, 个体经营的鞋铺逐步走上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8家鞋店联合组成制鞋生
产合作社,社员42人,年产各种布鞋3万双。

1977年,建立曲阜县鞋厂,开始工厂化生产。1979年,产量达到28.6万双,产
品畅销省内外。注塑化纤布鞋被评为省二轻厅优质产品。1980年,生产布鞋50万双,
被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81年,曲阜鞋厂从城内搬到城东郊,生产规模扩大,年产
布鞋85.4万双, 产值273.85万元, 利税14.2万元。 1985年,职工137人,产量降至
30.42万双,产值134.35万元。由于经营不善,产品滞销,连年亏损,至1988年关闭。
1990年,全市3家制鞋厂,均为乡村工业,产值计27万元。

皮革 建国前,曲阜的皮革生产均为个人经营的手工业。城东北的盛果寺村,
有皮匠20余户,主要生产车马挽具等。1955年,成立皮革生产合作社,社员28人。生
产车马挽具等民用皮革。后因原料不足,生产困难,于1971年停产。

1987年,王庄乡前孟村,与内蒙鄂温尔志旗皮毛加工厂合资经营皮毛加工项目,
生产皮革21.6万张,因产品滞销于1988年关闭。

1989年初,尼山乡经委,在曲阜城北关设立曲阜市皮革厂,职工98人,拥有转
鼓机、 削肉机等制革设备,固定资产80万元。1990年,生产皮革6万平方米,皮甲克
1625件, 产值186万元,利税4万元。是年8月与香港启昌贸易发展公司协议合资生产
经营皮革制品,组成曲阜圣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