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土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a&A=1&rec=187&run=13

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开展水土治理工作。地处北部山区的红山村,从
1952年开始,在大面积绿化荒山荒地的同时,整修了大量梯田。1957年被国务院授于
“封山造林,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1957年,县委、县政府在董庄区大西庄成立了“水土保持治山指挥部”。抽调
水利、农业、林业等单位百余名干部组成工作班子,对境内山岭区进行现状普查,并
拟定了治理规划。提出了“蓄水灌溉兼顾,农、林、水综合治理,沟坡兼治,以治坡
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先山上、后山下,先小沟、后
大沟,搞一山成一山,治一片成一片”的治山原则。到1963年,全县整修梯田4.5万
亩,造林8.8万亩,修谷坊2850道,建蓄水池256个,挖水平沟和截山沟总长460公里,
建库、塘84座。改善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

1975~1978年,全县人民掀起整山治岭高潮。相继治理了董家庄公社的东大岭、
陈庄公社的前孟岭、吴村公社的北岭、姚村公社的崔庄岭、防山公社的陶洛岭;息陬、
南辛、小雪公社治理了龙凤山等地,使沟壑纵横的5万多亩山坡变成了梯田。1978年,
参加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的人员参观了曲阜农田治理现场。

1982年,设曲阜县红山水土保持试验站,探讨水土流失的规律,寻找防治途径
和措施。

1984年1月, 组建“曲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用半年的时间对全县山岭进行
了普查,积累数据3973个,并整理出《曲阜县水土保持普查区划规划综合报告》,绘
制出全县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分布等图12幅。丁家庄村根据“防治并重,治管结
合”的原则,改单一种植为多种经营,改广种薄收为精种高产,退耕还林,在水土保
持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1985年被评为全省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1986~1990年,在山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97.3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