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区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98&run=13

建国前,济宁城区建设一直发展缓慢。居民住宅破旧不堪,城区街道弯曲狭窄,市政设施甚少,乡村建设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城乡建设事业,城区街道陆续得到维修、扩建,供水、排水、照明等市政公共设施逐渐完善。1958年,在国家建工部和省建设厅的支持下,制定了市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城市规划。1960年、1972年又两次对《规划》进行修订,1979年重新拟定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4年12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1984)鲁政发394号文件对上报规划进行批复。1985年6月,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北京大学地理系等单位按省批复意见再次进行修订,并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开始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1985年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为近期(1986~1990年)和远期(1991~2000年)两个规划。《规划》本着紧凑抱团、由里向外、合理安排、逐步发展的原则,发展控制在洸府河至大运河之间,济菏铁路以北,南岱庄路以南的范围内。规划布局分为:东部设纺织工业区,东北部设机械工业区,西部设化工区,中部设商业区和居民区等。鉴于济宁城区位于煤田之上,人口发展将控制在35~40万人以内,规划用地为35平方公里。
1995年,市政府对规划进行重新修订编制,按照一个组群结构大城市框架,在济宁—兖州—曲阜—邹城三角地带,实现两区三市的联接,形成2000万以上人口的组群城市,总规划控制面积1333平方公里,济宁市区建成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鉴于市区统一规划的要求,区政府主要执行制定城区规划,同时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具体执行规划的小区:刘庄小区、文化小区、吉祥小区、太白商城、古楷园小区、解放路商业街、博古园小区、府河新村小区、红西小区。
工业区 工业用地规划原则上控制西郊化工的发展,新建企业按性质布置在不同的工业区内。东部工业区仍发展纺织、电子工业。西部沿京杭大运河和新华路开辟新工业区,发展供需水量多、规模较大的工业。对老城内分散布置的工业,实行调整改造。对危害干扰居民生活的小型企业,允许适当保留和发展。对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通过关、停、并、转妥善处理。
仓库区 济荷铁路通车后,将驻境内的部分外地转运仓库陆续迁移,在铁路沿线及京杭大运河东岸开辟仓库区,转变成为城区服务仓库,以适应城市物资储运的需要。
对外交通 根据国家规划,1990年济菏线由三级地方铁路提高为一级干线。济宁站的规模随之扩大,到发线增至7股道,扩建客站候车室,新建雨棚和地下过道。车站广场相应增加邮电、旅馆、饮食、公共交通等服务设施。为减少城区交通车辆拥挤现象,近期形成外环道路,远期在城南部新建煤港路,将济菏公路的境内车辆疏导分流。开设济宁至邹城快速交通干线,加强两城之间的互相联系。运河为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规划扩建原港口,到2000年达到吞吐能力100万吨。为实现晋煤南运计划,拟在京杭运河西岸(济菏铁路桥以南300米)新建煤港1个,岸线总长为1366米,港池净宽100米,陆域面积53公顷,设计能力为500万吨/年。
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根据征地新建和逐步改造旧城的原则,不断提高居民的住房水平,拟提高到每人8平方米(为1985年城市建设规划),平均每年建设量为16万平方米。按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配套的原则,实行综合开发,逐步搞好蒋林小区、济安小区、文化小区的建设。住宅小区楼房以高5~6层为主,楼距以檐高1.5倍为宜。旧城区内首先搞好东门小区和文化宫前的改造,保持古运河原有风貌。
公共服务设施 商业服务规划按三级配置,太白楼中路为市级商业服务中心,东郊、西郊、车站前、南辛庄、仙营、牛市西口处为商业次中心。小区级的项目在综合开发中配套设置,作为城市经济的补充。将现有的16个农贸市场、3个专业市场、10处摊点和马驿桥街、半截阁街、申家口街、天津府街、白衣堂街逐步改造成商业街。近期新建第二实验小学、建筑职业中专,远期创造条件建设鲁西南大学。结合旧城改造,对现有的中小学留有足够的教学用地,逐步提高文化设施的数量与质量。扩建、改造影剧院、青少年宫。将教育学院、电大分校、电视台一带建成教育中心。将体育馆一带建设成为体育中心。改建、扩建、拟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健美医院、中心血站、急救站等医疗设施,使市中区成为济宁市医疗、预防、科研、培训中心。
园林绿化 规划新建王母阁公园(600亩),逐步发展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同时建设琵琶山公园(200亩)、儿童乐园、滨河公园(太白楼路以南老运河北岸)等。在公园建设上,注意面上的普遍绿化和合理搭配。绿化城区的行道树以法桐为主,旧城区以国槐为主,河岸以柳树为主,乡村以毛白杨树为主,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要逐步建成花园式单位。
道路广场 现状道路109条,已基本形成棋盘状道路系统。规划外环路由济安桥路、车站西路、车站东路、洸河西路、吴泰闸路、南岱庄路组成,宽度为30~40米。城区主要干道为太白楼路、洸河路、建设路、古槐路接任城路,呈井字形。宽度为40米。次干道为苗圃路(宽14米)、新华路(宽24米)、共青团路(宽30米)、环城西路(宽24米)、柳行路(宽30米)、红星路(宽34米)、煤港路(宽30米)。在主、次干道之间设1至2条生活便道,宽13~20米。街巷宽度不少于7米。
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经过改造、开发和建设,济宁城区将变成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中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