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境域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8&run=13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城厢内分4隅、18铺。
城内包括: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
东关包括:东关一铺、东关二铺。
西关包括:西关一铺、草桥一铺、草桥二铺。
南关包括:南城一铺、南城二铺、南城五铺、南城六铺、南城七铺、南城八铺、南城九铺。
北关包括:北关一铺。
河东包括:河东二铺、河东三铺、河东四铺、河东五铺、河东七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城区分为城内4隅,即: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城外分为6区,即南关为一区,西关为二区,西南关为三区,东关为四区,北关为五区,东南关为六区。
1928年废地方(社)建制,境内划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辖11个镇、98个乡。
1946年1月,济宁市辖5个区公所。是年7月,区公所改称区民主政府。1948年7月,仍设5个区(县级)。同年10月,5个区共辖12个镇、133个行政街、1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即一区(驻翰林街)辖:太白镇、新华镇。二区(驻北门大街)辖:民主镇、光明镇。三区(驻姜店街)辖:建设镇、大众镇。四区(驻糖坊街)辖:坝口镇、胜利镇、进步镇。五区(驻驴市口街)辖:草桥镇、新济镇、解放镇。1949年11月,将5个区改建4个区。即一、二区合并为城区,三区改称运东区,四区改称越河区,五区改称济阳区。1个行政村为刘庄村。
1951年11月,将4个区改建为一、二、三区。即城区改为第一区,济阳区改为第二区,运东区、越河区合并为第三区。1954年1月,又将二、三区的部分区域划出,成立回族自治区。
1956年4月,一、二、三区更名。一区为城区,二区为济阳区,三区为运东区。回族自治区改称民族自治区。是年6月,一区(城区)改称市中街道办事处,二区(济阳区)改称济阳街道办事处,三区(运东区)改称运东街道办事处。
1957年11月,市中街道办事处分设为古槐、渔山两个街道办事处;运东街道办事处分设为阜桥、运河两个街道办事处。济阳街道办事处、民族自治区体制未变。
1958年8月,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1月,红旗人民公社改称城关人民公社。是月,济宁县的二十里铺、接庄、李营、安居、唐口、喻屯、南阳湖公社和嘉祥县的疃里、纸坊、马村、金屯、嘉祥划归济宁市。
1960年4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和民族自治区建制,成立古槐、阜桥、济阳城市人民公社。
1962年1月,疃里、金屯等5个人民公社划归嘉祥县。
1965年5月1日,二十里铺、接庄等7个人民公社划归济宁县。同时,撤销古槐、阜桥、济阳3个城市人民公社和城关公社建制。市内设古槐、渔山、东门、济阳、阜桥、运河、运西、越河8个街道办事处,辖65个居民委员会;城郊设土城、后铺、刘庄、东五里营、谭庄5个人民公社,辖41个生产大队,131个生产队。
1966年10月,市内街道办事处和城郊人民公社更名。即:古槐街道办事处改称红卫兵路街道办事处;渔山街道办事处改称红星街道办事处;东门街道办事处改称红旗街道办事处;济阳街道办事处改称四新街道办事处;阜桥街道办事处改称共青团路街道办事处;运河街道办事处改称解放路街道办事处;运西街道办事处改称革新街道办事处;越河街道办事处改称文革路街道办事处。土城人民公社改称星火人民公社;后铺人民公社改称红旗人民公社;刘庄人民公社改称东方红人民公社;东五里营人民公社改称东风人民公社;谭庄人民公社改称前进人民公社。
1971年12月,撤销星火、红旗、东方红、东风、前进5个人民公社,组建为郊区人民公社。
1972年3月,调整街道办事处机构,将市内8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4个。即:红星、红旗、红卫兵路街道办事处合并改称红星街道办事处;共青团路、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合并改称东风街道办事处;革新、文革路街道办事处合并改称延风街道办事处;四新街道办事处改称红旗街道办事处。
1980年10月,市内4个街道办事处更名:即红星街道办事处改称古槐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改称济阳街道办事处;东风街道办事处改称阜桥街道办事处;延风街道办事处改称越河街道办事处。
1983年10月,郊区人民公社改称刘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将刘庄人民公社改称为环城办事处。建立土城乡、观音阁乡、南辛庄乡、仙营乡。1985年7月,撤销环城办事处建制。至1990年,区境内共有4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
1994年3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土城乡、观音阁乡、南辛庄乡、仙营乡,设立金城镇、南苑镇、观音阁镇、仙营镇。撤乡设镇后,各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未变。至1995年底,区内设4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