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36&run=13

境内地处南四湖流域中下游,梁济运河、洸府河流经境内东西两侧,向南汇入南四湖。城北有孟宪洼、斑鸠洼约等汇水面积,汛期经三条渠道流入区境注入老运河。枯水季节湖水倒流为区内补源。
地下水 境内属第四系沉积层孔隙水。地下水的来源和埋藏,分上层潜水和浅层承压水,地下水的埋深、储存和运动受地貌、构造、岩性及气候等因素的控制。汛期,由于降水量增加,开采量减少,地下水位升高,每年8月至9月初,升到最高水位,一直持续到翌年2月。随着灌溉季节的到来,用水量增加,水资源补给条件不足,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到6月份降至最低水位。地下水位年际变化幅度为2.67米,最大5.56米。境内地势平坦,地势坡度小,地下水位流动较慢,含水层沿第四系松散沉积的空隙,由高到低流向开采区,改变了过去单一向南倾斜的流动方向。
水资源总量与利用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19.2毫米,最大1186毫米,最小441.9毫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可用量3520万立方米。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开发地下水方面,至1980年,打机井661眼,建排灌站5处。1981年,年开采利用地下水7386万立方米,动用静储量3866万立方米。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年下降速度为1米左右,并形成了三个较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即东郊以棉纺织厂为中心,面积约7~8平方公里,西郊以洗涤剂厂为中心,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中心约4~5平方公里。农田机井出水率大量减少,枯水季节机井抽不出水,影响小麦、蔬菜的正常生长。
水质及水污染 区内地下水多为碳酸盐型水,少数为重碳酸盐-氧化物型水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型水。水质符合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标准。矿化度一般在0.5~0.8克/升之间,总硬度小于25度(德),耗氧量不到1毫克/升。西南和西北部,局部地带水质类型略有退化,矿化度1.5克/升,总硬度25~35度(德),耗氧量1~2毫克/升。城区中心,地下水矿化度多为0.8~1.2克/升,局部出现大于1.2克/升的微咸水。耗氧量低的小于0.5毫克/升,高的达2毫克/升。
地下水含水层埋深分为:小于15米的为浅水层,30~40米的为中水层,70~120米的为深水层,其下为含水甚多的厚粘土层或第三系地层。随着城区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水质污染,其中层、浅水层污染较重,局部深层水也有污染。境内有工业污染源106个,年排废水1762万立方米,分别排放到河流、沟、坑内。其中,以老运河污染最为严重,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达1.41克/升,总硬度47.12度(德),各种离子和五项毒物含量都超过了饮用水标准。城区用水主要靠中、深层承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