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流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265&run=13

清代,实行银、钱平衡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咸丰三年(1853年)开铸各种大钱,造成劣钱种类繁多,物价上涨。光绪十三年(1887年),广东设局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正式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时济宁境内流通的银币主要是“光绪元宝”。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和各省地方势力大量铸造铜元。济宁城乡商品交换的媒介主要是铜元,计算单位为“吊”,每“吊”为铜元一百枚(小子),以当时小麦价格折算,两万吊铜元可购小麦40万斤。1924年后,济宁市场纸币紊乱,有张宗昌的军用票、山东省各银行发行的钞票、本地县库流通券、益农票及私人银号发行的土钞票纷纷冲击市场,致使物价暴涨。1929年,国民政府发行银币(元)流入济宁,取代张宗昌的纸币。银币的计量单位为“枚”(俗称“块”),在济宁,1万枚银币能购小麦160万斤。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禁用银元,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至此,中央、中国、交通、农业等银行发行的“法币”连同银号印制的土杂票一起在济宁市场流通。1938年后,日伪政府发行的“联银票”流通济宁市场,造成物价连年上涨,货币接连贬值,群众极为不满,编唱出“孔子拜天坛,五百当一元”的顺口溜来发泄。1946年1月,济宁解放后,“北海币”、“冀南币”广泛流通。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济宁后,市场流通的货币除银元外尚有“关金”、“半币”等。1948年,济宁第二次解放后恢复使用“北海币”。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并逐步兑换和取代“北海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人民币定为国家唯一流通的货币。1955年1月,国家发行新人民币,并以1元折合旧人民币1万元的比价收兑。1964年4月,收兑了由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3种纸币。1980年,国家发行的1角、2角、5角、1元铝镁合金币在济宁境内流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济宁城乡货币流通正常,人民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信誉。截止1995年,济宁流通的人民币,纸币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12种;硬币面额有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