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田灌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228&run=13

井水灌溉 建国前,境内以土井为主,多分布在村庄内和菜园,大面积农田极少有井。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水利建设,50年代初号召打井抗旱,提水工具多为辘轳、水桶。1952年,开始推广使用“解放”式水车。1956-1958年,掀起打井高潮,至1959年,境内打砖井1009眼,有“解放”式水车120台,井水灌溉面积8870亩。1960年,在后铺村打井1眼,之后,各村陆续以机井代替砖井,至1965年,已打机井61眼,1970年,发展到270眼,1975年为353眼,1980年,达422眼。由于对机井缺乏管理,早打的机井淤积现象较为严重。1980年,对355眼机井进行了普查,淤积小于5米的26眼,占7%;15米至20米的75眼,占21%;20米以上的109眼,占31%。1980年以后,机井数量呈下降趋势,1985年为403眼,1990年,为365眼,总装机362台,计2726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0000亩。1991~1995年,由于天气连续干旱,工农业生产用水及人民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加之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给农业机井灌溉带来很大困难,机井灌溉效率大幅度下降。为了提高机井的有效利用率,改善灌水条件,更好地节约地下水资源,期间,在境内4个镇、12个自然村试验推广灌水技术革新项目,采用低压地下水管道灌溉和塑料软管地下管道灌溉,并完成试验推广灌溉面积4000余亩,使灌水技术有了较大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1995年,共有农用机井197眼,配套动力144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6900亩。
河水灌溉 建国前,境内无提水站,50年代后期,开始修建提水站。境内最早的机械提水站始建于1955年,在国光大队老运河堤修建提水站1处,装机36.75千瓦,主要用于提水灌溉。1965年前,境内有涝洼地近万亩。主要分布在韩庄、八铺、国光、五里营一带,涝洼区全年只能播种夏季作物,汛期一片汪洋,粮食单产较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复种指数,促进农业的大力发展,保证城区汛期排水任务的完成,1966~1968年先后在韩庄、八铺、国光、新华(草桥)、五里营5个村临大运河、老运河和洸府河沿岸,新建电力排灌站5处,装机9台,配套动力495千瓦,设计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排水面积20000亩,灌溉面积7000亩,实际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排水面积10000亩,灌溉面积5300亩。80年代,由于天气连续干旱,河水断流,灌区内机井数量增多,排灌站灌溉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灌溉面积3700亩,1985年,为2856亩,1990年,为2600亩,1995年,灌溉面积减少到900亩。1995年,排灌站的主要作用是担负着市区汛期排水及部分农田的灌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