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2&run=13


济宁市市中区位于济宁市中部,为济宁市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东径116°35′~116°37′,北纬35°23′~35°26′。东西最大横距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公里,总面积39平方公里。1995年,全区下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51个行政村(居),其中居委会128个。总人口33万人,其中,汉族31.27万人,少数民族1.73万人,少数民族中回族1.69万人。
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晴燥,年平均降水量719.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90.5小时,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05天。地质属华北地台型,沉积层厚度200米左右。地势平坦,为古汶河、泗河、黄河、运河冲积平原,形成了岗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地和背河洼地等地貌类型。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42.8米,最低海拔34.8米。水系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运河、洸府河等6条,均为季节性河流,河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迤逦南流,汇集南四湖,注入淮河。
境内有贯穿南北的主要水上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自元代始,北通京津,南抵杭州,使湖临运河中段的济宁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至明清时期,济宁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遂使济宁以江北“小苏州”的称誉闻名遐迩。境内兖(州)济(宁)、济(宁)菏(泽)铁路在此连接,横穿城区东西;以“105”、“327”国道为主的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路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可直抵长江口岸;辟有至京(北京)、沪(上海)、佛(佛山)航线的济宁机场距市区仅有23公里,为城区的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市中区古属夷地。夏、商属仍国,周属任国,秦改任国为任城县。北魏神龟元年(518年)从高平郡分出一部置任城郡(治所今市中区任城路),任城县亦迁治于此。北齐天宝七年(556年)迁任城郡于鲁县,并迁高平郡于任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高平郡,存任城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于巨野设济州。金天德二年(1150年)因巨野常遇洪水灾害迁济州于任城。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府,更名济宁。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降济宁为州,废任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1913年,改济宁直隶州为济宁县。1946年1月,置济宁市,建民主政府。1983年10月,济宁市组建为省辖(地专级)市,原济宁市区域设市中区。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济宁汉碑,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济宁铁塔,系国内七大古铁塔之一;巍巍壮观的太白楼远近闻名;座落于古运河西岸的济宁东大寺即伊斯兰教清真寺,为明代初年所建,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在省内屈指可数。

市中区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不断爆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尤其捻军、白莲教等农民军在济宁进行的反清斗争,济宁屯户农民抗缴地租的斗争,均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济宁城区就有党的活动。1927年,建立中共济宁特别支部,领导工人、学生和市民群众开展斗争,播下革命火种。1937年,“七·七”事变后,城区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相继组成“学生抗敌后援会”和“教师抗敌后援会”等抗日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与敌人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志青年陆续奔赴延安等地参加革命,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
1946年1月9日,济宁第一次获得解放。中共济宁市委、市民主政府领导人民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的斗争;组织数百人的担架队长期随军进行战地服务。是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济宁城,市委、市政府领导机关奉命撤离,留下部分人员配合运河支队、武工队继续坚持斗争。至1948年7月,济宁第二次解放,共作战百余次,歼敌70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5200余件。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中共济宁市委组织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期间共调集大、小船只2461艘,出动各种车辆300余辆,为前线运送各类物资4.93万吨;城区8000名妇女为前线将士赶做军鞋12万双;一大批能工巧匠为交通运输加工铁路道钉、夹板1.47万件;各行各业和市民群众节衣缩食,为前线捐款3.5万元(北海币),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
1950年,市中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广大青年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有的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至1995年,市中区人民在继承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有1.26万名青年参军服役,数百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他们的光辉业绩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市中区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建国前,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和频繁的战争,人民群众无力发展生产,经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1949年,市中区工农业总产值仅8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21万元,农业总产值6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和1960~1962年经济困难调整时期,到1966年底,市中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17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863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遭到破坏,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同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3年10月,市中区设立后,区委、区政府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并实施“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改善功能,服务城市”的总体战略,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至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77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590万元。1995年,工业工作的重点放在组建企业集团上。经省、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共组建6个省级集团公司(山东樱花五金制品集团公司、山东亚龙泵业集团公司、山东冷霸制冷设备集团公司、山东鲁宝食品集团公司、山东鲁鑫油脂集团公司、山东梦圆集团公司)和1个市级集团公司(济宁毕升印务集团公司)。以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努力扩大销售,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1995年,市中区国内生产总值44141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239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028万元,已形成纺织、化工、建材、机械、橡胶、塑料制品、食品酿造、包装印刷、缝纫、皮革等门类较为齐全,设备较为先进,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工业生产体系。
对外开放和对内联合进一步扩大。1995年,市中区三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累计70个,实际利用外资850万美元,完成出口交货值65062万元。境内挂靠型企业已发展到158个,挂靠领域进一步拓宽,初步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挂靠格局。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1995年,完成货运量1008万吨,客运量126万人次。年末拥有营运汽车2172辆,其中货车2126辆,客车46辆。
农村经济坚持走城市化发展的路子。市中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促使农村转化步伐不断加快。1983年后,农村耕地逐年减少,至1995年仅有耕地6888亩。区委、区政府坚持走“贸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子,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0556千瓦,农用拖拉机209台,农用汽车69辆,化肥施用量(折纯)327吨,农村用电量3832万千瓦小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88亩。农村经济持续增长,1995年,境内有3个镇、11个村(居)被评为济宁市经济强镇(村)。在全省开展的“十、百、千”活动中,市中区获得4个市级、4个省级明星村庄称号,已率先跨入山东省小康县区行列。
城市建设一展雄姿。80年代,市中区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从“服务城市、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出发,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开放与开发一体,改造与建设并举的方针,加快城乡建设步伐。至1995年,境内开发建设总量中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13.82万平方米,用于商品住宅的竣工面积13.53万平方米。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7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39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住宅、商贸娱乐等各类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划为省级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城市卫生、城区街巷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共治理、改造街巷372条,安装铺设各种输水管道39种,总长162.54公里,日供水能力达12万吨。铺设煤气管道90公里,日供气量8.7万立方米。城市绿化大有改观,种植各类树木50余万株,建设街心花园20余处,城区绿化面积127公顷,人均绿化面积4.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1%。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建国后,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健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至1956年,普通教育初具规模,教学秩序正常。“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错误影响,城区中小学生停课闹革命,搞大串联、大批判,教学秩序一度混乱,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学和严格招生考试制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1983年10月,市中区设立后,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发展。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市中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兴区”的目标中。1994年底,市中区率先进入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先进县(区)行列。至1995年底,区内有中学11处,小学37处,幼儿园28处,有特殊教育学校2处。初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达到100%,聋哑、智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53687人,教职工3885人,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科技事业如雨后春笋,厂办科研机构逐年增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至1982年底,厂办科研机构46个,其中专业科研所12个。至1995年,区内各镇、办等普遍建立科研机构,各级各类科技人员4790人,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26项,其中列入市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14项;有专业技术研究会26个,会员273人,科普学校5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1995年,市中区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园地复苏,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及音乐、舞蹈等各种专业和业余创作活动得到振兴,电影、电视节目异彩纷呈,群众性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扩展。“八五”期间,市中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健全区、镇(办)、村(居)三级群众文化网络,1995年,市中区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文化先进区”称号。
体育工作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一致发展的原则,努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断提高竞技水平,1995年,市中区在国家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四项冠军;省级体育比赛中获奖牌1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1枚);在济宁市第九届运动会上,共获金牌45枚、银牌46枚、铜牌47枚,名列各县(市区)首位。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1995年,区内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4处,各类卫生人员962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03人,农村卫生初级保健工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的方针,强化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1995年,市中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的先进位次。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城区职工年均工资36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9889万元。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1995年,城区人均住房面积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1997年,省委、省政府把济宁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6个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市中区是工业中心城市的集中区,且区内科技事业发达,智力相对密集,信息资源丰富,各类人才众多,又是鲁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集中的城市人口、巨大的消费潜力、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勤劳、聪慧、富有开拓精神的中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市中区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