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采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184&run=13

境内历史上是鲁西南较大的消费城市和购物中心。清末民初,购入的商品不下百余种,其中,来自近郊的多是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粮油、花生、豆饼、禽蛋、畜肉、蔬菜、土布等;来自省外的其他品种有糖茶、烟酒、布帛、瓷器、油漆、竹器和煤炭等;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有棉纱、布匹、火柴、煤油、纸烟等。大商号在外省和产地一般均驻有采购人员,负责进货及通报信息。皮毛业在张家口设有“口外货”收购点,茶叶在浙、苏、皖产地设人收购,瓷业则派员常驻博山、江西、河北等地。1938年1月,日军入侵济宁后,商业市场萧条,购进商品锐减,仅有日用品和少量的手工业原料。
建国初期,随着国营商业的发展,购进商品以专业国营二、三级批发站为主,除当地生产的竹货、铁铜锡器、鞋帽、线袜、手套、土布等手工制品及火柴、卷烟、肥皂、煮青等少量工业品外,大宗工业产品均由外地输入。国营商业除经营棉花、粮食、油脂等和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外,其他主要靠调入、转销外地工业产品。大宗农副土特产品,本地手工业产品主要由私营商业、手工业和个体商贩经营。1953年后,实行统购统销,粮油划归粮食系统,棉花及其他土产物资由供销系统经营,手工业产品实行加工订货,私营商业、工厂、手工业户逐渐退出批发市场。60年代,开始购进日用百货、小五金、家用电器等商品。三年困难时期,供求关系比例失调。70年代,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部分工业产品的外购数量减少,允许采购计划外商品。各经营网点按实际需求量进行采购,主要品种有茶叶、奶粉、果酱、罐头、海产品、木材、钢材等。调剂了市场余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购进商品种类不断增加,购进方式多种多样。商业单位由过去二级、三级批发转为从厂家直接进货,引厂入店、引商入店、厂商联合、商商联合,有的商品则送货上门。90年代,城区商业增强了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进货地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至1995年,主要购进地点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常熟、温州、杭州、南京、济南、青岛、徐州及临近县、市、区等。购进商品有日用百货、烟酒糖茶、副食品、营养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照相器材、钢木家俱、文化用品、化妆品等10余个大类2万余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