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177&run=13

市中区商业历史悠久。盛唐时期,大诗人李白在《任城县令厅壁记》中称济宁是“万商往来,四海绵历,实货帛之橐”的繁华闹市。宋时,商业税额平均每年达5万贯左右。元代“会通河”(老运河)开通,市场更加繁荣,已是“舟车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被称为与淮阴、临清齐名的运河三大名镇。清代中叶,济宁商业发展达到鼎盛,店铺逾千家,从业近万人,年营业额超亿元(银币)。
民国时期,1912年,兖(州)济(宁)铁路支线建成通车,商业繁盛,城区商户多达2000家,小商贩1000余人。20年代,德、美等国商人来济宁开设“洋行”,控制市场,排斥民族工商业。1938年1月,日军侵占济宁,城区市场更加冷落,加之日伪苛捐杂税,敲诈勒索,使1400多家商(店)铺破产倒闭。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贸易中断,素以出口为主的皮毛业市场处于瘫痪状态,数十家皮行(栈)倒闭,两三千名皮业工人、店员、小贩失业。1944年春,日军拆除兖济支线铁路,济宁商业市场陷入困境。
1948年7月,济宁第二次解放后,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鼓励私人商业正当经营。至年底恢复开业者达1687户。
建国后,人民政府积极保护私营商业,发展国营商业、合作商业,济宁市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1956年,在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市内71个行业、4449户全部纳入合营、合作商店,1958年,公私合营企业全部转为国营。至此,商业市场逐渐形成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格局。1960~1965年,社会主义商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的供应。
“文化大革命”初期,商业市场遭到冲击,商品供应一度紧张。1970年后开始好转,主要商品销售量及零售额均不断上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4年后,市中区商业全面进行体制改革,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7514万元,其中国营商业1705万元,集体商业4556万元,个体商业244万元,饮食业1009万元。至1989年底,市中区商业网点发展到68个,从业人员1392人。
1990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3611万元,1991年达到37087万元,比1990年增长10.34%。1992年,流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渠道畅通。是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1362万元。199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178万元,比1994年增长19.4%。新建、改建商业网点、专业市场28处,集贸市场发展到60处,成交额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2%。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集市贸易供应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