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服装鞋帽皮革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137&run=13

服装工业 清同治年间,创建协胜成衣局,时为手工制作,后改为缝纫机生产。1930年后,济宁的服装业已初具规模,服装店铺达30余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服装业日渐凋零。1948年,只有信泰洋服店和盛洋、鸿美制服店3家。建国后至1956年,服装业发展到13个生产合作社(组)。1978年成立服装公司后,到1983年,服装工业经过分合并转达到8个,职工1600人,固定资产原值340万元,工业总产值1861万元,实现利润340万元。到1995年底,市中区服装企业增至9个,职工1148人,固定资产原值526.4万元,是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新规定)4769.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617.7万元,利税151.9万元,其中利润50万元。
鞋帽工业 建国前,城内就有金凤、双兴、同庆祥、宏德、宏聚德布鞋店及万兴帽铺等50余家,鞋帽生产多系前门面后作坊,手工缝制,自产自销。建国后,鞋帽生产得以发展。1953年、1954年,先后成立第一、第二制帽生产组,1962年改为一、二制帽社。1954年、1956年相继成立国光、益民制鞋合作社。到1983年,已有制帽、制鞋专业生产企业4个,职工80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8万元,工业总产值600万元,利润29万元。
皮革工业 始于元代,明清时已相当发达。清道光、咸丰年间大作坊已经出现,制作工艺日趋完善。“马家作坊”首推先河,雇工百余人,制作皮衣,销往江南。清末较大作坊20余家,大作坊雇工百人以上,企业工人近2000人。越河南北两岸,家家从业、户户作工,为当时全国较大皮毛市场之一。至1938年,行栈多达80家,从业人员3000人,其中青猾皮最高年上市量达300余万张,羔叉皮达50余万张,并大量出口欧美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称“中国济宁路青猾皮”。建国后,百业俱兴,皮毛业随之发展。1950年,制作皮大衣30000件,支援抗美援朝战争。50年代,组织皮毛工人成立明星、九星、群建等制革生产组,后改为制革生产合作社。1965年,成立济宁市皮革工业公司,下辖新华皮厂、车马挽具厂和皮毛社。1981年,新华皮厂改称新华皮毛总厂。1989年,境内制革工业企业6个,其中,集体企业3个,街道集体企业3个,职工共150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19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1061万元,利润18万元。
济宁雨具厂 系区集体工业企业。1964年,由拆补服装生产组、皮革劳保手套厂、延风被服皮件厂转变而成。1982年征地扩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车间3个,职工80人,更名济宁制伞厂,1990年改称济宁雨具厂,年产值70万元,利润9万元。1984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10万元,各种伞具销售量6.99万把,总产值35.26万元。1987年,生产塑料伞11.15万把,钢杆布伞4.61万把,尼龙伞1.29万把。1990年,不断增上新产品,生产各种单胶雨(车)衣,是年销售单胶雨衣0.6万件,塑料伞5.2万把,总产值为503万元。1991年后,为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先后开发“双面离水尼龙车衣”、“农用三轮合成胶车衣”、“女式摩托尼龙车衣”、“双面摩托车套服”、“双面尼龙男女风衣”等产品,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496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73.6万元,利润总额3.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达到43.2万元。
济宁华光羽绒厂(绪合羽绒厂) 属乡办集体企业。1984年建厂,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324万元,流动资金250万元,职工370人。1987年完成总产值266.9万元。1988年生产的羽绒服,在全国个体劳动者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名优产品。生产的“金佛手”牌羽绒服在1987年第二届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89年出口“丑小鸭”牌羽绒被、羽绒枕芯3.5万件,“淼淼”牌羽绒防寒服被中国南极考察公司一次定货9000件。1990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创外汇300万美元。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84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