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村(居)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125&run=13

村办工业,50年代在生产大队副业生产的基础上兴建而起。1958年,为发展农业和方便社员生活,城郊生产大队办起一批农具修配组、碾米组、磨面组、轧(弹)花组、榨油组等。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停办,后经调整,逐渐恢复,到70年代有较大发展。1971年,队办工业总产值57万元,1972年提高到70万元,1976年增至217万元。1978年,队办工业产值比1976年增长2.44倍,达到754.86万元。
居办工业,50年代在城区居委、生产自救小组的基础上形成。如石子加工组、毛皮加工组、缝纫组、木工组、麻刀组、草绳组等,这些生产自救组织实行自产自销,自负盈亏。形成规模后,由办事处收归为街道工业。
80年代,村(居)办工业企业在城乡大量发展,各村、居广泛启用或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利用各自优势,办起门类繁多的小型工业。1983年,仅队办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093万元,比1978年增长45%。1984~1990年,村居办工业平均每年递增38%。1990年,居办工业13个,从业人员343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万元;村办工业153个,从业人员676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297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达695.7万元。村办工业中,产值超百万的企业有33个。“八五”计划期间,市中区村(居)办工业发展迅速。多数村(居)办小型企业走“挂靠型”发展的路子,发挥临城靠厂的优势条件,借助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村(居)办工业的产品也由最初的单一加工和修理服务性质逐渐向满足城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的广度、深度发展,拥有机械制造、纺织印染、建材水暖、化工橡胶、木制家俱、食品糕点、印刷装璜等7个工业门类。至1995年,市中区村(居)办企业发展到214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442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82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