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2&rec=119&run=13

市中区的手工业历史悠久、门类众多,素有“400名铜匠、500名竹匠、600名木匠、800名皮匠、1500名铁匠”之说。明末清初,北口的皮毛、江西的瓷器、江南的毛竹、木材等均集散于此,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和发展。民国时期,济丰面粉公司、同新祥蛋厂、榨油厂、电灯公司、永顺铁厂、振业火柴有限公司、卷烟、肥皂等工业已初具规模,且日趋兴旺。日军侵占济宁后,工业、手工业遭到严重摧残,工厂(作坊)倒闭,市场一片萧条。1949年,境内有工业企业53个,工业总产值821万元。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1950年始,工业生产逐渐发展,国营工业不断壮大。195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71万元,为1949年的1.91倍。1953年进入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56年,济宁市57家私营工厂实现公私合营,4152名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已参加各种类型的合作化组织。1957年,工业总产值已达3506万元,为1952的2.23倍。1958年后,工业生产大幅度上升,1960年,工业总产值11418万元,比1952年增长7.26倍。1949年至1960年,平均每年递增27%。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加之其他原因,工业生产连续下降。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一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加强企业管理,工业生产逐年回升。至197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276万元,比调整前的1962年增长5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清除“左”的错误影响,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工业又有较大发展。198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4842万元,比1975年增长1.5倍。至1983年,先后建起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纺织、造纸、食品加工、医药等30多个工业门类。地方工业主要有一轻、二轻、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电子、医药、煤化、乡镇企业等10大系统,215个工业企业、60739人,工业产品400余种,花色品种5000多个。198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9760万元,比1980年增长19.5%。
1984年,大部分工业企业收归市属,市中区仅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个,区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2个,加上乡、街企业76个,工业产值年仅5141万元,相当于原济宁市1983年工业总产值的6%。1984年后,区委、区政府始终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按照“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改善功能、服务城市”的总体战略,重点发展为大工业配套服务的机械、化工和为生活服务的轻纺、塑料、服装、金属制品以及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至1990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3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8319万元,工业发展速度平均每年递增41%。1990年,97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9931.3万元,增长6.83倍,职工人数由1984年的3971人增加到1990年的12000人,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038万元,为1984年的6.96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000万元,占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4%。
1995年,市中区全部工业企业781个,初步形成包括食品酿造、纺织、包装印刷、化工、建材、机械、橡胶、塑料制品、缝纫等15个工业门类,完成工业总产值57535万元(当年价)。主要工业产品达470种,水泵、空调器、圆钉、羽绒制品、巾类产品、丝毯、ABS塑料等3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初具规模。三资企业发展到39家,出口产品达到17大类、150多种。产品销往德国、美国、东南亚、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5.16亿元,居济宁市12县(市、区)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