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战优势 促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1&rec=65&run=13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夏乾旺

中共济宁市市中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区委统战部),是区委主管统一战线工
作的职能部门。 内设秘书科、干部科、党派工商科,现有部长1名,副部长2名, 工
勤人员1名。 为切实加强统战工作,2001年,区委印发了《关于成立市中区统战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济区委〔2001〕6号) 。2001年,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在政府工
作中加强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的通知》(济区政发〔2001〕18号)。2002年,区委统战
部与区工商联联合印发了《济宁市市中区工商联关于会员队伍整顿和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的实施意见》(济区统发〔2002〕2号)(济区联发〔2003〕3号)。2003年,区委专门
召开常委会议,研究统战工作,召开全区统战工作会议,转发《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
意见》(济区发〔2003〕10号) 。1999-2004年,区委统战部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
统战部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
的中心工作,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和联系广泛的优势,解放思想,凝
聚力量,开拓创新,为全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3
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统战工作先进单位,2003、2004年度工作考核被区委、区政府
授予先进单位,2004年在全区“双评”活动中被评为满意单位。
统战与经济认真做好统战工作的调研及宣传。在全区积极组织开展了“黄埔会员
生活状况的调查”、“原工商业者的调查”等一系列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进一步掌
握了我区统战工作的新情况,积极探索了开展社区统战工作的新路子,推进了统战调
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做好调研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全区工作的动态,认真采编,
积极做好了信息报送工作。 共向市委统战部报送信息120余条,其中52条被市委统战
部、 区信息室、区报社采用。民宗局向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 市民宗部门、统
战部门,报送信息35余条,区委区政府采用8条,市政府采用4条,市民宗局采用7条。
工商联宣传稿件11条,分别在《中国工商》、《齐鲁工商》、《济宁日报中区版》等
刊物上发表。信息工作取得了进展。
按照“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经济”的思想,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
选准着力点突破口,不断加大为全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1.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
极为经济建设柬言献策。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非公有制代表人士,深入调
查研究,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意见建议,形成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提报涉及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49件, 为全区的改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 发挥“关
系” 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4年2月份,举行了全区统战工作为经济
发展服务工作会议。多次召开统战系统招商引资动员会、调度会、统战部门联席会,
安排部署统一战线招商引资任务,探索统战招商引资新路子。通过组织开展“走出去、
引进来” 等一系列活动,统战部自身引进国恒喷涂公司、 吉龙汽配公司、中区如意
地毯厂等6个项目,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600多万元, 占年分配任务数的100%。同年,
带领8个街道办事处主任参加赴厦门招商引资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引进资金
1800万元, 签订协议4个,累计投资额1.4亿元。3. 发挥区位环境优势,积极为民营
经济发展服务。大力开展“双思”教育和光彩事业活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义利
观”、“信誉观”,积极回报社会,在改革和再就业方面为政府分忧解难。对外来投
资客商,从接洽、立项、开工建设到日常服务等各方面,做到责任到人,全程服务,
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1999
年,成立了“济宁市市中区个体和私营经济法律服务中心”,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
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全区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
发展。 2003年全区新增民营1700余家, 营业收入过百万元的发展到160多家,经省
市认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14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4%,上缴税金占全区财政总收
入的85%。4.突出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按照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发挥
传统优势和民族特色并重,营造发展环境的民族经济工作思路,重点培植具有民族特
色的经营项目,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民族经济模式。针对中区越河街道少数民族聚
居、市场建设起步较早的特点,重点指导,大力培育,抓好了特色市场建设。相继建
成了以经营牛羊肉批发零售业务、交易额达千万元的济宁牛羊肉市场; 投资500万元
建设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济宁干鲜货市场等一些凸现地域民族特色的农贸市场。坚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扶持清真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以马聚兴
为代表的清真食品加工产业,以台北美食城为代表的清真饮食服务业,以玛钢件厂为
代表的工业产品加工等民族特色经济模式,促进了全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对台、侨务工作中,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
对台、侨务工作政策,协助台、侨工作部门,做好台、侨属工作,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热情接待来我区探亲、旅游、经商的台湾同胞、港澳侨胞和国外侨胞,宣传党的方针
政策,介绍中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三胞”来我区
投资,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牵线搭桥,促进了
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与侨台胞、侨台属间的联谊交友制度,利用新年、
春节、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走访慰问定居侨台胞和重点侨台属,召集在中区居住的部分
侨台胞、侨台属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并通过电话、明信片、贺年卡、网络等形式与海
内外的侨台胞进行慰问,加强联络,增进感情;特别是对侨台胞中的知名人士一直坚
持不定期的电话访问制度, 建立了稳定的友好往来关系。 2003年台办共接待来访经
贸考察团组5批; 引进项目一个,引进资金470万元人民币。 侨联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700万, 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协助侨资企业赛玛特量贩办
理工商、税务、烟草、黄金、食盐、文化音像经营许可证,推荐侨眷赛玛特量贩总经
理韦传彬为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常委。2004年,济宁天祥造船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台
湾事务办公室通报表彰, 评为十佳台属企业。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需要,
2003年6月10日起, 我们联合区公安分局、街道办事处,对城区内的台属重新进行了
调查摸底,掌握了现有台属以及在台亲属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在台人员资料信息库。
2003年5月至8月抽调市外侨办、中区公安局等部门四名同志开展了第三次市区侨情调
查工作,最终从296名调查对象中认定50名新移民,至2004年底,市区已认定147名新
移民,建立了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人员资料库,海外人才信息库。政协换届人士安
排工作
2003年初,区委统战部按照区委的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政协章程》,结
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统战部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关于十一届区政
协换届人士安排工作的意见》(济区统发〔2002〕6号) ,认真贯彻“统筹兼顾、全面
安排”的方针,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人士,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各个方面。换届后
十一届区政协设置21个界别,委员194名,其中:中共党员79名,占委员总数的40.7%,
非中共党员115名,占委员总数的59.3%。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38名,其中,中共党
员14名,占常委总数的36.8%,非中共党员24名,占常委总数的63.2%。政协委员的
党内外比例,少数民族、妇女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比例均符合上级的要求,进
一步增强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另外,还积极向市政协推荐委员15
名,圆满完成了政协换届人士安排工作。
民族、宗教工作全力支持民族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和重大
事项,召开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座谈会11次,为其知情出力创造条件。民盟、
民建提出的一些建议,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按照省、市委统战部的工作安排,2004年,结合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
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中发[1989]14号) 颁发
15周年,开展多党合作制度系列活动。宣传普及多党合作的历史基本知识,展示多党
合作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继续发扬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
上,对贯彻落实“中发[1989]14号文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召开了4次党
外人士座谈会,走访了27名民主党派成员,编写了近万字的调查报告。继续抓好党外
人士安排工作。在区委的高度重视下,经组织、统战部门密切配合,全区党外干部安
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全区已安排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31名,其中副县级5人,科级
党外干部26名。 8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党外副主任,区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建
设局、科技局、计划生育局等部门配备了党外副科级干部。 确定了8名县级党外后备
干部人选, 建立了40人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公开考选了4名副科级党外干部。各街
道、 各部门安排100多名党外干部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形成了人才梯队。至供稿时,
有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各1名,市人大代表5名,市政协委员15名。18人被有关部
门聘为特邀监察员、特邀检察员、特邀审计员、特邀经济研究员、教育督导员。
妥善解决了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抓好了清真食品检查。根据
《山东省清真食品管理规定》,结合中区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区清真食品
管理和清真食品市场检查的实施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区内清真食品的生产、经
营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全区20余家经营清真食品的餐饮业进行规范整改。
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清真食品市场,受到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有力
地促进了全区的民族团结。二是妥善解决回族群众上访问题。在深入了解情况、及时
掌握动态的基础上,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妥善解决了矛盾,使上访案件化解在萌芽
状态。三是妥善解决佛教大悲庵危房问题。经积极协调,会同鲁兴开发公司主要负责
同志现场办公,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赶时间、抢进度,在雨季来临前,对大悲
庵危房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和维修,稳定了信教群众的情绪,保证了宗教活动的正
常开展。同时,积极协调做好了大悲庵安置工作。
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2003年做好了“非典”防控和少数民
族考生审核工作。按照区防非指挥领导小组的部署,成立各宗教活动场所防非领导小
组, 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非” 措施,下发了《关于做好宗教活动场所“非典”防控
工作的通知》,严格制度,严密防范,确保了宗教界领域的稳定和平安。在“防非”
的特殊时期,针对少数民族考生多、时间紧、要求严的情况,民宗部门全力工作,为
4 22名少数民族考生办理了审核手续,落实了民族政策。二是做好了东大寺景点开放
工作。结合市河湾绿地建设,充分发挥东大寺的历史名寺作用,搞好景点开放,进一
步扩大其知名度,发挥其对外窗口作用。顺利解决了天主教竹竿巷房产落实政策,保
持了宗教领域的稳定。 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宗教管理,7处宗教活动
场所均设有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健全,设立了“五簿三册一帐” (场所活动记录簿、
好人好事记录簿、会议记录簿、场所大事纪录簿、奉献记录簿;信徒花名册、墓道反
花名册、受洗信徒花名册;财务收支现金帐) 。对涉及民族宗教不稳定的因素及时进
行排查。认真做好“三级”、“两会”期间的稳定工作,对不利民族团结的问题,及
时认真排查、汇报、解决。2004年初建立了各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队伍及“三级宗教
事务管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