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中区统计局关于二○○一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1&rec=379&run=13

2001年, 全区人民在区委, 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团结奋
斗,开拓进取。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一年
来,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
投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集贸市场繁荣活跃,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20 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 其
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14.6%。
一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全区工业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和名优
产品,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 抓技改,活机制,强管
理,促营销,加大扭亏增盈力度,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运行
质量明显改善。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359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16.6%. 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21l
万元,同比增长17.6%。
主要产品产量增减明显. 在重点统计的20种产品中,比上年增长的有10种,占50
%,其中,食用植物油增长38.6%,牛奶及其制品增长35.4%,床上用品增长51.3%,
巾类增长44.4%, 钉类增长18.8%,水泵增长23.1%,输送带增长54.9%,苯磺酸
增长21.8%。方便面下降13.1%,防撬门下降1.24%,农地膜下降50.7%,配混合饲
料下降35.3%,领带下降14.5%,焊接钢管下降3.2%。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2.56亿元,增
长17.5%,产销率100.1%;实现利润2810万元,增长38%,实现利税7103万元,增长
25.4%。 其中,全区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
入86235万元, 增长20, 6%,产销率100.23%,实现利润2011万元,增长33.9%;
实现利税4920万元,增长30.2%。企业亏损得到缓解,亏损面4%,亏损额13万元.全
部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87次,比上年提高0.49次.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8.14%,比
上年提高30.8个百分点。
2001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7994万元, 比上年增长14.9%。建筑业施工工程个数
367个, 其中实行招标投标工程个数190个。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74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78.76%,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31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30.98%,
竣工率31.8%;劳动生产率31343元/人,比上年增长1.29%。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总量增加,结构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绿亮清”工程成
效显著,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亿元, 增长21.8%。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
0.39亿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0.77亿元,城镇集体完成投资0.61亿元,房地产开发完
成投资1.84亿元, 民营经济完成投资0.46亿元,其他投资完成0.11亿元。 全区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中,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4亿元, 占总投资的29.59%;第三产业
完成投资2.94亿元,占总投资的70.41%。
房地产开发步入良性循环。全区房地产开发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
策的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筹资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以经济适用房开发和村居
改造为重点, 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450万元,比上年增长
58.4%,开发总量45.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5%。
三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 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货运量1588万吨, 货物周转量
35522万吨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1.3%, 客运量821万人, 客运周转量
14492万人公里, 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11.8%. 全区年末拥有营运汽车4076
辆,其中货车3068辆,客车108辆.城市出租车达到1105辆。
四国内贸易
集市贸易繁荣活跃。全区集贸市场达到41处。其中,消费品市场32处,生产资料
市场8处, 房地产交易市场1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97亿元,比上年增
长13.8%。
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建设速度加快。2001年,全区新建、扩建市场10处。一批设
施良好、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专业市场已形成规模。
五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对外贸易有新的发展。2001年,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品和市场
结构,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创造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对外经济交流合作步
伐加快,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引进、 新上项目160个,实际到位资金2.32亿元。
外贸出口创汇16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新批外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270万
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5万美元。年末全区外贸出口企业18家,获得自营出口权企业7
家。
六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到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到1.27万户,同比增长10.9
%。其中:民营企业603户,增长59.1%,个体工商户1.21万户,增长9.2%。民营经
济从业人员3.11万人, 同比增长25.7%。 全区民营经济注册资金1.62亿元, 增长
47.4%。 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920万元, 增长83.17%, 占地方财政收人的66.67%。
七财政
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4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
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380万元,增长21.1%;财政支出完成13725万元,增长21.1
%。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通过“科技进步年”活动的开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
区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 取得科技成果3项,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到
省内先进水平,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2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项目31项。年末全区拥
有独立科研机构27个, 从事科研人员255人。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00人。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2001年全区各类学校共招生9169人, 其中初中招生3957
人,小学招生4078人,职业中专招生458人. 年末在校学生达到38345人。小学学龄儿
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成人、职业、幼儿、特殊教育得
到重视和加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影剧院2处,文化馆1个,文
化站8个,广播电台1座。《济宁日报中区版》全年发行82.68万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共有各类医院4处,卫生防疫
站1处, 妇幼保健院1处,药品检验机构1处,其他门诊部、所、卫生室15处,全区医
师及相当医师以上卫生技术人员571人,拥有医疗床位420张。人民群众卫生医疗保健
条件得到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1年,在市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3枚,其
中,省级13枚,市级30枚。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各种文明向上的体育活动在
群众中广泛开展,全区全年举办各种群众体育活动50余次,参加人数1万4千余人次,
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体质明显提高,全年举办运动会17次,参加运
动会运动员人数达到2016人。95.1%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标准》。
九居民收支、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总人口
城市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52元,比上年
增加578元,增长10%。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稳中有升。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89元,比上年增长10%。
城市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26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增长加快。年末全区县及县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
岗职工人数14679人, 比上年减少749人,下降4.8%。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777
万元,增长17.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920元,比上年增长21.5%。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
工养老保险制度。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
助、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全年抚恤
救济和社会保障支出723万元。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10‰,
死亡率为4.03‰,自然增长串为6.07‰。2001年底,全区总人口408262人。
注: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