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为中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1&rec=264&run=13

区报社总编辑郭建民

1999-2004年, 中区报社坚持走改革发展的路子,在《济宁州报》创办的基础上,
采取“挂靠联”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又历时了《济宁日报·中区版》编辑部、《中区
通讯》编辑部、《中区报》三个发展阶段,由原来的《济宁州报》四开四版周一出版,
发展到了目前的《中区报》对开四版周二出版。
几年来,区报社严格履行区委机关报的职责,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
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区
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先后荣获区“窗口行业文
明创建活动最佳服务单位”、“经济建设优质服务单位”和“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竞
赛活动服务最佳单位”称号。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力促新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区报社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
方针,按照“鲜明的党报原则、突出的城市特色、活跃的晚报风格”的办报思路,唱
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集中精力重点强化了3个
方面的宣传报道:
1、 大力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的宣传报道。区报社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工作的宣传
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宣传报道全过程。先后开设“学习十六大精神”系列谈、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专版、专栏,积
极编发各级党政负责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实践、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署名文章,浓化了全区的理论学习氛围。
2、 大力强化经济工作的宣传报道。经济工作是全区工作中心,也是宣传工作重
中之重。区报社牢固树立中心意识,按照区委、区政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优化
环境、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宣传了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骨干企业、商贸流
通服务业等重点经济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报纸头版位置开辟了“来自税收贡献功
勋单位的报道” 、“党工委书记谈民营经济”、“‘求真务实促发展、 我为中区做
什么’ 大讨论”、“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和“行政提速、优
化环境”系列访谈专栏。特别是2006年市委和区委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暨理论学习中
心组读书会召开后,区报社及时推出了“深入开展‘三学三创’教育活动、推动新一
轮经济社会大发展”专栏。同时,几年来对区委、区政府举办的“中国运河之都高层
文化论坛”等各种重大经济会议、活动,区报社更是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传送区
委、区政府的声音,为全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擂了鼓、呐了喊。
3、 大力强化三个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区报社在抓好经济工作宣传的同时,重
点抓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平安建设以及抗击非典、防治高致
病性禽流感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对全区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创建“平安中区”、“文明中区”、“和谐中区”、“做学习型干部、创服务型机关、
建诚信型中区” 、 “下派干部包村居”等活动,都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报道,特别是
2006年对全区积极开展的“首届邻居节”活动,《中区报》开办特刊专栏进行了全方
位宣传报道。并且本着“团结稳定鼓劲,凝聚力量,典型引路”的原则,组织记者贴
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全区涌现出的典型如“永不褪色的老党员-谢立亭”、
“时代先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翟玉田” 、“文明之花-‘12号楼’ 现象”等先模人
物进行了深入挖掘报道,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在抗击非典、防治禽流
感等突发事件爆发的阻击战中,报社举全社之力,大力强化宣传力度,为夺取这场没
有硝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政治家办报,着力打造一流新闻工作者队伍区报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
和十六届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履行区委机关报职责,以“内强素质、外树
形象”为抓手,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学习制度和业务工作建设制度,长期坚持“走
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不断学习借鉴外单位同行先进工作经
验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了编辑记者的导向意识、大局意识、喉舌意识、竞争意识、服
务意识、创名牌意识,全社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良好
风气。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报社事业快速发展新闻宣传是报社的工作中心,正确
的舆论导向和办报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发展是报社事业建设的动力和源泉。为进一步
增强报社的活力,区报社坚持“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解放思
想,战胜困难,推动了报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区报社提出了“工作重心下移”,以及“三多三少”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
改进报道方式,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二是切实加强新闻监督。先后聘请20位市区老
领导和部分新闻理论工作者为《中区报》的特约评论员,主动征求办报意见,进一步
增强了报纸的时代感。三是加大创收改革力度。由于经费紧张,区报社发展举步维艰,
但区报社不等不靠,在创收与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上动脑子想办法,积极探索报业发
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