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凝聚力”工程,切实加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1&rec=123&run=13

从扩大团的组织、工作和思想覆盖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团区委常委和街道、系
统、社区团干部与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团组织的经常联系制度;逐步完善了“三会一课”、
民主评议团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推行了以“两卡一制一服务”为载体的流动团员双向
管理制度。在符合建团条件的新型经济组织中采取了独立建团、联合建团、依托建团、
社区建团等行之有效的建团方式,做到了建一个成一个。对暂不符合建团条件的,则
选派团建指导员积极创造建团条件。对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团组织和团员较多的街道、
经济园区,专门成立了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团(工)委或团总支。突破区属面向区域,依
托城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为一批驻区大型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建立了团组织。先后在济宁
时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济宁育才艺术幼儿园等青年员工队伍素质较高、团青比例高
的单位,通过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竞职演讲、全员推荐、团员直选等程
序,选举产生了团总支班子和团总支书记。特别是2003年11月济宁时空科技有限责任
公司的团总支班子的直选,在全市乃至全省尚属首次,大众日报、济宁日报、济宁电
视台分别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团市委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
进行了推广。“凝聚力”工程的实施,使全区符合建团条件的较大规模新型经济社会
组织建团率已达90%, 总数达94个,其中民营企业团组织72个,专业市场和商业街团
组织11个, 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团组织5个, 街道和经济园区建立的团组织6个。2004
年8月召开的全省共青团凝聚力工程推进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到中区蒋林社区就流动
团员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