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81&A=1&rec=11&run=13

——2007年1月23日在济宁市市中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中区代区长 秦存华

一、“十一五”开局良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
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并紧紧
依靠全区人民,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真抓实干,顺利完成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
定的任务目标,经济发展效益提升、速度加快、实力增强,社会繁荣进步、平安稳定,
人民生活改善,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突出中区特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深化对中区发展优势的认识,积极探索中区特色发展路子。深入开展“三学
三创”教育,提出“谋突破、求创新、增亮点、创精品”的工作要求,确定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服务业发展、骨干企业培植、“城中村”改造、和谐社会建设六项重点任
务,明确建设工业新区、服务业聚集区、特色功能服务区、创新型城区、和谐中区的
发展定位,确定“运河之都”为城市主题。这些思路和要求,找准了中区发展定位,
发挥了城市中心区优势,形成了中区发展特色。
(二)拓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突破。加快区属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
展领域拓宽、内涵延伸,呈现效益好、速度快、活力强、后劲增的新格局。在连续几
年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 去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32.51亿元, 增长20%, 比2002年增长1.25倍,年均递增19.2%;地方财政收入实
现2.37亿元,增长25.3%,比2002年增长1.34倍,年均递增23.7%,财政总收入、地
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4亿元和2亿元大关。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使我们
有了更多财力用于支持改革、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全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招
商引资总量扩大, 质量提高,贡献明显。全年共引进项目396个,实际到位资金20.2
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61万美元,列全市第4位。 坚持
以项目建设为主线,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11 2个, 完成投资24.3亿元, 增长1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增长
20.4%。润泰电器、赛瓦特动力设备、恒松工程机械出口油箱、江南春美食街二期、
秀水城广场、运河休闲港、银都花园等一批投资额较大、水平较高的项目完工运营或
正在顺利实施。
(四) 加快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9:61。服务业
发展加快, 完成三产增加值19.59亿元,增长21.1%。新建、改造各类市场4处。 全
区大型超市达到5家, 品牌店、连锁店、专卖店2700余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
亿元,增长18.2%。一批地区总部相继落户,楼宇经济有新起色。文化产业产值增长
2 0%。房地产开发面积100.2万平方米,增长22.7%。工业经济有新发展。规模以上
企业达到90家, 新增1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分别
占全区工业总额的70%左右。 自营出口完成6500万美元,增长42%。 开发新产品36
项,1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
长29.4%。 民营经济业户达到2.1万家,注册资金22.4亿元,上缴税金3.58亿元,分
别增长19.6%、42%和32.6%。
(五)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建立以大病统筹救助为主的新型合
作医疗制度, 金城、仙营街道试点圆满成功,共补偿340人次61万元。全面推进居村
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已有16个居村完成改制任务。克服各种困难启动了“城中村”
改造,全区29个“城中村”改造片区中,首批10个片区陆续进入招拍挂等阶段。认真
做好就业工作,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就业任务。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标准提高到210元, 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00余万元, 保障4824户12594人次。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类保险覆盖面进一步
扩大, 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 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2100元,增长12.7%。
(六)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区。注册了
“运河之都·济宁中区”商标,成功举办“中国运河之都”高层文化论坛等运河文化
活动,认真组织开展“邻居节”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
作,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搞好禽流感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社
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 。探索完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 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
质服务先进区” 称号。“全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通过验收。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构建平安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
治安防控体系,维护了大局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以改革的思路妥善解决了一些
遗留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重视安全生产,杜绝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加强招商型、服务型、法治型、诚信型、学习型政府建设,施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围绕“城中村”改造、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和服务业发展
等重点、难点工作,分别组建了精干、高效、有力的工作班子,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为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提供了重要保证。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25件,
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统计、土地、广播电视、老龄、民族、宗教、档案、史志、
环保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
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老干部、
老同志及各有关方面关心、理解、帮助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无私奉献
的结果,全区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和艰辛努力。
同时,我区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重大项目比较缺乏,
有的项目建设进度不快;重点支柱企业不多,骨干企业的贡献率有待提高;现代服务
业发展滞后,服务产业推进力度有待强化;某些关系不够协调理顺,制约发展的体制
机制性因素依然突出;许多民生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社会保障和维护稳定压力较大;
某些干部思想境界、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以上这些问题,必
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筑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构建和谐社
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又有现实挑战。我国入世过渡期
结束特别是服务业全面开放,有利于我们借助城市优势,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国家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将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型工业项目建设。我区作为城市中
心区,基础设施完备,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集中,消费旺盛,产业聚集,为加
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我市调整、实施城市发展规划,实施西跨、东拓、南
联、北延战略,把城市中心区建设提到突出位置,并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对于我们整
合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我们积极探索符合中
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经济具备了一定实力,全区上下风正、气顺、心齐、劲足,为今
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增多,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增支因素多,财政压力大;因利益关系调整、城区建设改
造项目实施等,矛盾和问题更会多发、易发。我们必须全面看待形势,顺应发展大势,
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牢牢抓住主动权,求得发展新突破。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中区实际,今年政府工作的总
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
局, 以创新创意为动力,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服务产业、骨干企业、“城中村”改
造、社区建设,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
七大胜利召开。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5.5‰以内。全年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好牵动全局的关键性问题。
一是更要聚力发展。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充分发挥
城市中心区的诸多优势,以项目建设整合资源,以环境优化汇聚资源,以创新创意激
活资源,培植一批支柱企业和优势产业,形成以服务产业为主导、以骨干企业为支撑、
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富有活力后劲,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二是更好服务城市。始终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认清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地位,
抓住我市加强中心城区建设的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履行职责,
提高能力水平,精心实施建设改造任务,不断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在服务城市中提升
作为,求得发展。
三是更多关注民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为民谋利的从政理念,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拿出更大精力,投入更多财力,妥
善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就学、医疗、养老以及工作生活环境等问题,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
四是更加维护稳定。始终牢记维护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妥善解决各种群众利益问
题,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超前防范的工作,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达到以上目标和要求,关键在干。区政府将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难点工作
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加强责任心,增强突破力,脚踏实地抓落实,不辜
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不断把中区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三、抓住重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围绕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目标,突出项目建设这一重点,
抓好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确保财政收入这一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项目带动,全力以赴招商引资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继续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更加注重项目建
设进度、质量和效益,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确保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1280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
抓好36个新开工项目、37个续建项目,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
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优惠政策,下达招大引强
选优结构性指标,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搞好
管理培训,提高招商能力,主攻大项目招商。完善街道招商引资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健全居村、企业招商引资组织网络。强化对企业招商引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激活
企业招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坚持以贸促经,由贸易往来发展到合资合作,由
产品出口到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理念,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年内,赛瓦特发
电机组、豪门餐饮娱乐等外资项目要取得明显成效。改进招商方式,选择运河文化大
厦等一批重点项目,抓好招标招商;排出若干大企业大集团,选派人员登门招商;筛
选一批优势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项目,适时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招商洽谈会和发布会,
开展专题招商;坚持用好以商招商、活动招商、代理招商等有效方式,扩大招商成效。
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强化全区“一盘棋”思想,围绕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搞好跟
踪服务。实行重点项目审批代理制,限期办理各种手续。严格执行领导包保、定期调
度、联席会议、督查问效等制度,对重点项目设定建设进度时限,目标责任到人,定
期调度通报,对有关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推
进。加强对包保单位和项目业主捆绑式考核,严格兑现按期达产有奖、提前建成重奖
的政策,对工作不力、办事拖沓、贻误项目建设的,按规定严肃处理。
创意谋划精品项目。遵循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城区经济发展要求,围绕工业、服
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闲置资源等方面,大胆创意,充分论证,科学策划,谋
划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创意项目和精品项目。全年新储备
项目30个, 策划包装5个以上过亿元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楼宇、厂房、园区等资源,
规划、建设一批创意园区。以创意项目为抓手,以创意园区为依托,突出重点领域,
积极招商、大力培植、聚集发展,尽快形成一批创意产业,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创
意经济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实现大的发展。
(二)确立主导地位,加快服务业发展
充分发挥我区发展服务业的巨大优势,牢固确立服务业主导地位,优先发展现代
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建设服务业聚集区,努力构建
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
突出发展重点。实施商贸扩张战略,发展商贸流通业。坚持建设、提升相结合,
重点抓好银座商城等新建商贸企业,加快纺织品批发市场、红星农贸市场等改造升级,
推动运河美食、运河风情等特色路街和商贸中心建设,逐步把我区建成服务城区、辐
射周边的商贸流通中心。
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加快南苑物流园
区建设,支持航运企业发展,打响“运河物流”品牌。积极引进海尔、立晨等知名物
流企业,推进樱花五金等企业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加快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机制建
设,逐步把我区建成辐射苏鲁豫皖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塑造“运河之都” 品牌, 发展文化旅游业。致力打造“运河之都”品牌,突出
“运河文化”主题,在运河两岸和重要路段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意实施旅游产
业特色项目,培植一批文化、旅游服务企业。
依托楼宇经济,发展商务服务业。推动圣源商务大厦等一批商务楼宇建设,努力
发展主题楼宇、专业楼宇。发挥城市辐射优势,大力发展地区总部经济。围绕居民生
活消费需要,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
实施精品带动。以运河商城、国际商贸城、新德蓝美食休闲广场、竹竿巷文化特
色街等项目为重点,聘请高层次专家论证,运用先进理念规划设计,采用现代手段策
划包装,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实施一批业态新、品位高的精品项目。积极引进流通、
餐饮和现代服务业品牌项目,发展各类品牌店、专卖店、连锁店、加盟店,深度挖掘、
塑造兰芳斋、马大兴等老字号品牌,使之重放光彩。开展发展服务业示范企业和带头
人“双十佳”创建活动,对发展快、品牌响、贡献大的企业和成绩突出的个人大张旗
鼓地命名、表彰和奖励。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服务业专门工作力量,发挥其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按
照部门和街道职责,分门别类落实产业发展任务,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确、有序协
调的组织网络。细化服务业门类,明确各门类发展目标,对责任部门定期严格考核,
督查通报,推动工作实施。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时编制楼宇
经济、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业等专项规划和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
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引导发展资金,培育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服务业企业。
(三)培植骨干企业,壮大经济实力
把骨干企业作为全区经济的支撑来抓,加强扶持服务和政策引导,推动骨干企业
发展壮大,抓紧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新
增20家, 利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6家,力争工业骨干企业完成总产值、实现利税、
利润均增长20%左右。
加大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充分运用加快骨干企业发展的
政策,从土地、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制定专门扶持措施,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加
快技术改造, 重点抓好恒松公司出口油箱、鲁鑫铜版纸、鲁亚生物制药等项目, 年
内完成技改投入5亿元,增长20%。加强民营经济担保中心建设,新组建1-2家担保机
构。 完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推动建立机械加工等行业协会,积极实施法律援助,
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支持企业创品牌,帮助樱花五金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支持东达电
梯、长城挂面等企业创省名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年内自营出口增长20%。开展民
营企业、集体经济居村“双十强”创建活动,鼓励民营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筛选、扶持一批有潜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引导。开展
企业改制“回头看”,督促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采取政企联合
出资等办法,选派企业家到高等院校或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引导企业家开阔眼界、提
升境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运行调度、“两项资金”占用预警、考核奖惩
和审计稽查机制,加强对企业贡献率考核,促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加强园区建设。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开发区和南苑片区分区
建设,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建设产业聚集区,形
成企业聚集效应。居村工业园要积极引进发展同类企业,形成特色产业板块。企业园
区要立足企业嫁接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积极引进安置项目。各类园区要建
立准入、退出机制,淘汰资源占用多、产出效益少的企业,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积极协调争取,解决企业发展空间问题。
(四)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环境
推动科技进步。 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载体,加快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 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 年内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的骨干企业要新增6家,开发新产品40项。
省、 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5%。依靠科技进步,以节
能、 节水、节材、节地和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着力抓好用能大户,万元GDP综合能
耗比上年降低5个百分点。
抓好人才开发。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政策,增强
政策吸引力,打造人才资源高地。积极引进外经外贸、经营管理、自主研发等方面人
才,重点引进我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创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重奖
贡献突出的人才,激励各类人才为中区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投资者和纳税人服务的主动性,着眼服务对
象所需所盼,规范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开通行政服务“绿色通道”,落实承诺服
务、限时服务等制度,创新个性化服务方式,大力提高服务效能。严格执行市创新环
境二十条、区优化环境十条规定,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限期答复和解决企业、群众
投诉的问题,对各种形式的“三乱”和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公开曝光。深入开
展打霸除恶专项斗争,对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堵门截路等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坚
决严厉打击。
四、积极探索,力求在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有新作为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关于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意见,认真履行职责,积
极发挥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这是改变“城中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协
调发展的一项关键之举,今年务求实现大的突破和进展。按照“改出一片新民居、改
出一批新产业、改出一片新景观”的总体要求,整体谋划,综合开发,年内要有10个
以上片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充分发挥“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
各专业组的工作衔接,促进项目梯次储备,报件加快流转,尽快实施改造。严格执行
土地保证金制度,抓好社区公共管理用房留置、建筑质量监管等工作,切实安排好群
众生活保障、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特别对失地群众,加强就业培训,实现产业转移。
同时,搞好房地产项目建设,抓好华联北片区、阳光城市花园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今年房地产开发面积要达到130万平方米。 既要加快各类城建项
目建设进度,又要严格依法规范操作,坚决避免各种违法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对各
种违法建设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
加快建设新型社区。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
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调整社区规模,规范
社区划分,促进社区资源有效整合。新建居民区积极实行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组
织“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引导居民实行自我管理服务。探索社
区共建途径,提高社区管理效能。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职化建设,逐步提高社
区干部待遇。大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完善托老托幼、家政服务、物业
管理、慈善救助、医疗保健等服务内容,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物质文化生活
需求。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年内30%以上的社区要达到星级标准。抓好
节约能源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推动绿色社区、绿色校园建设,积极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城区建设。
认真履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职能。按照市里确定的区级事权划分原则,认真
履行我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职责,努力形成新型城市管理服务
架构。抓好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探索道路清扫包洁、市政设施养护等市场化、竞争性
作业路子,提高环境治理成效。与市有关方面协调联动,大力整顿城区管理秩序,努
力解决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问题,务求城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小街巷、居民区的
卫生面貌、管理秩序有明显好转,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
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要取得新成效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
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发展,倾力建设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和谐中区建设。
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认真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积极
开发就业岗位,鼓励、支持自主创业,特别是做好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
的就业援助, 打造充分就业社区,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以新型合作医疗
制度为基础,全面推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调整、转型、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服务站,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推进居
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年内具备条件的居村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完善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失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
体系建设,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动街道、居村建立各具特色的自我救助机制。
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
大力推进平安中区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重点,改进工作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努力避免非正
常集体访、越级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别要认真研究多发性群体上访的诱因和特点、
规律,以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民主、法制的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群众反映的
突出问题,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结合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
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做文明守法好
市民。严厉打击涉黑犯罪、危害经济建设犯罪和街面多发性犯罪,全面加强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项目、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行业、平安系统等创建活
动,加强对工地、学校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治安管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隐患重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校舍改造、资源整合和名师工
程,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广场
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市场监
管,坚持不懈地扫黄打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
荣辱观教育,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改进完
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按
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双拥模范区”创建活动。
重视关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统计、土地、广播电视、民族、
宗教、侨务、台务、人防、史志、档案、环保等各项工作。
六、转变职能,施政能力要有新提升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政府,切实担负起新阶
段科学发展的重任。
提高施政能力。加强理论武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认
识,深刻领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能力。创新学习培训机制,大力提升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解力、决策力、
执行力、创造力,提高干部素质、境界和开拓创新促发展的能力。认真学习经济管理、
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知识,学习先进城区的经验做法,提高突破重点难点、胜任城区
工作的能力。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特点,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复杂
矛盾问题的能力。
打造服务品牌。服务是政府的天职,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我们必须以更高的境界来
认识服务和搞好服务,服务就是讲大局,服务就是促发展,服务就是树形象。牢固树
立服务第一理念,立足办实事、解难题,全力为上级决策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
建设管理、群众生产生活搞好服务,打造政府服务品牌。改进决策机制,建立与各方
互动交流平台,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健全重大问题专家咨询制度,加强电子政
务建设,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注重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财
政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和支持发展的力度。完善落实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标准、服务质
量和服务效果。
激发创造活力。深入开展“创新创意年”活动,激发创新创意创造活力,增强求
实务实落实成效。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创新考
核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实行绩效考核,鼓励谋突破、求创新、增亮点、创精
品,以实绩论功过、定奖惩。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管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
科学分工,明确责任,促使人人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健全责任督查、信息反馈、
情况通报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特别对重点工作任务,要集中全力抓
落实。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干事创业的工作理念,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务求实
效。
坚持从严治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清白和谐的生活理念,时刻牢记“两
个务必”,大力弘扬中央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责任
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追究制,规范行政行为。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
况制度,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
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廉政建设,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办案,做好审计工作,坚决纠
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务实、高效、清廉、有为的政风。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
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拼搏实干,为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