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642&run=13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知县郑燮在县城城隍庙倡建戏楼一座,每年五月初一城隍出巡日,即在此唱戏。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即有专业剧团“双盛班”,演唱昆曲、徽调、梆子。名伶董文擅黄腔老生,曾在热河行宫为皇家演唱《陈宫放曹》、《文昭关》等京剧,颇受咸丰皇帝赞誉。1893年(光绪十九年),董文随班进京演出,慈禧太后赏其银20两。清末民初,县内京剧科班、戏班、票社活跃,各种地方剧种如“潍县梆子”及外来的各种“肘鼓戏”也相继出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歌剧在解放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49年建国后,京剧、吕剧、话剧、歌剧有很大的发展与普及。县里成立了专业京剧团,农村涌现了许多业余剧团。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剧目明显减少,只有几块“样板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业余剧团增多,剧种与剧目繁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1982年后,随着电视机进入职工、农民家庭,观众欣赏趣味转移,戏剧呈现不景气状况。
剧种剧目 境内流传的剧种主要有京剧、昆剧、吕剧、梆子、评剧、木偶戏等。传统京剧有《捉放曹》、《辕门斩子》、《木兰从军》、《武家坡》、《玉堂春》、《别窑》、《借东风》、《三岔口》、《法门寺》、《拾玉镯》、《铁弓缘》、《探阴山》、《杀四门》、《盘肠大战》等;吕剧剧目有《小姑贤》、《王定宝借当》、《王汉喜借年》、《姊妹易嫁》、《龙凤面》、《拾玉镯》、《孔雀东南飞》、《李二嫂改嫁》等;昆剧剧目有《徐策跑城》、《群英会》、《空城计》等;潍县梆子剧目有《夫妻乐》、《三人疑》、《王宝钏》、《四劝》、《临潼山》等;木偶戏剧目有《大登殿》、《春秋配》、《天门走雪》、《闹天宫》等。
职业剧团 “四喜”、“永福”班 清同治末年,北京京剧艺人李万隆因嗓音不佳,难争雄北京剧坛,辗转来潍,被京剧世家刘世甫收留,李帮刘世甫成立戏班,收徒传艺。后戏班几经聚散,班名也不断更易。在百余年的演唱活动中,首班四喜与后来的永福名声较大,故通称该班为“四喜”、“永福”班。戏班多在农村、山会演唱,无灯光设备,日间演出三场,早场多为《祭江》、《祭塔》、《拾玉镯》、《铁弓缘》等花旦、青衣戏;午戏为《乌盆记》、《探阴山》等老生、花脸戏;下午为《盘肠大战》、《杀四门》等武戏。艺人生活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社会地位低下。
永乐戏院班 民国17年(1928年),刘德美、刘寿山率青岛永安班来潍农村演出,于次年进驻城里永乐戏院,成为永乐戏院班底。该班曾邀请安舒元、李宗义、裘盛戎、程砚秋、张君秋、尚小云、杨宝森、苟慧生、金少山、李万春等名家同台演出,对潍县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影响很大。该班除演传统剧目外,还演过《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唇亡齿寒》等新剧。1948年潍城解放后,首场演出剧目为《打渔杀家》。1958年8月与大同剧团合并为潍坊市京剧团。
潍县京剧团 1952年,潍北县部分京剧艺人在文化馆的协助下成立潍北县京剧团。1953年改称潍县京剧团。始建时42人,原“四喜”“永福”班的名演员孙彦福、徐德修在剧团教戏、演戏。1957年,发展到70人。剧团行当齐全,上座率较高,有一批功底深厚扎实的老演员。女演员徐韵声主演的《空城计》、《群英会》、《借东风》驰名省内。1958年,剧团集体创作演出的《火烧盐店》、《刘介梅忘本回头》等现代京剧,受到县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1969年,剧团赴青岛演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时间长达月余,场场爆满。1971年,为省京剧团输送了优秀演员杨洪寅、鞠小苏、陈吉平等。1979年12月,在昌潍地区青年演员专业会演中,郭秋苹主演《柜中缘》获演员二等奖。1983年剧团分为两个承包队,郎丰华承包一队,王再萍承包二队。1984年4月,剧团撤销,少数演员调省、市剧团,大部分演员分配到厂矿或机关单位。
业余剧团 乐聚轩 清末,九门提督陈子久之子陈佩航在京学戏艺成,回潍与刘子虔、陈玉甫等组织乐聚轩票社,参加者四、五十人,曾先后演出《坐楼杀惜》、《四进士》等剧目。1912年,为支援潍县学生反对袁世凯卖国行为,进行义演。1921年,宫家坝决口,曾为救灾募捐演出。1929年停止活动。
同乐轩 1931年,以京剧票友陈德熔为主成立,参加者20余人,业余自娱,曾演出《三娘教子》、《胡迪骂阎》、《坐宫》等戏。1933年为“国剧研究社”取代。
国剧研究社 1933年,县长厉文礼效仿韩复榘成立的“进德会”,组建进德会潍县分会,会内设国剧研究社,聘请专业演员为教师,教其成员唱戏,曾演出《群英会》、《坐宫》、《苏三起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散。
高里科班 1926年至1938年,高里街刘静、崔茂公、张鹏等出资连办两期京剧科班,共招收艺徒100名。科班既是教学机构,又是演出团体,艺徒入科后,关门学戏4个月,即随师到寿光、潍县、昌邑等地演出,剧目有《华容道》、《水淹七军》、《状元媒》、《余塘关》等。
新剧社 又名露营学校,系国民党地方杂牌秦贯三部所属京剧团,成立于1945年,共80余人,多是被诱骗、威胁入团,生活甚苦。剧团随军流徙,演出多在秦贯三防地,剧目有《借东风》、《失空斩》、《龙凤呈祥》等。1947年秋,秦贯三被张天佐处死后,剧团解体。
京剧之友 是寒亭区京剧爱好者自发的群众娱乐组织,成立于1987年,每星期二晚上集体活动,参加者多是离退休干部、职工及老农。活动地点开始在区文化馆,后移到区总工会俱乐部,以清唱娱乐为主,间或排演折子戏,到工厂等单位演出。
业余京剧队 萧家营乡横里路、东庄乡戴家村、寒亭镇东院村、双杨店镇华疃村业余京剧队,各有队员20余人,每年冬闲时节排戏,新春佳节无偿在本村或邻村演唱。剧目有《怀都关》、《空城计》、《辕门斩子》、《龙凤呈祥》、《凤还巢》等。
吕剧的传入与普及 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曾名“化妆扬琴”或“琴戏”、“驴戏”“迷戏”、“蹦蹦戏”。1949年前传入潍县。1955年春节,东庄乡河东于,清池镇治浑街、清池、河洼,高里镇高里村,穆村乡小沼、尚庄等业余剧团首次演出《李二嫂改嫁》,深受观众欢迎。随后,《借年》、《借当》、《小姑贤》、《井台会》、《喝面叶》、《墙头记》等几十个剧目相继传入,业余吕剧演出队也随之遍及全县农村。1965年为鼎盛时期,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京剧。春节会演,几十支农村业余吕剧队会集公社驻地及县城,登台献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业余吕剧团减少,剧目也仅限于《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
其它地方剧种 潍县梆子 潍县梆子源于河北梆子,由河北梆子同潍县方言、民歌融汇而成,盛行于清光绪年间。当时县内有10个班活动,颇负盛名的有庄刘三的二十里堡班,孙崇勉的姚官庄班和四喜梆子班。它们大多活动于县内城乡及邻县交界乡村。唱腔曲牌主要有“四大腔”、“三季梅”、“二梆”、“一串铃”、“垫板”、“闪板”“十三”等,《光棍哭妻》等地方小调也被吸收。主要剧目有《夫妻乐》、《三人疑》、《王宝钏》、《四劝》、《临潼山》等。该剧因其生活气息浓厚,多用群众语言,为群众喜闻乐见。清末民初为京剧取代。
木偶戏 里疃乡南寨里村木偶戏由河北省传入,已有百年历史,第一代传人张臻扬、张延富、张延寿、张林泽、王禄田。木偶头以香面子加水胶捏制而成,眼为瓷珠,彩绘各种脸谱,颈下端有孔,以竹杆挑起,竹杆上部横以木板为肩,木板两端有铁丝为臂,外罩戏装,演出时,演员操纵木偶,配以唱腔、白口。剧目有《大登殿》、《春秋配》、《天门走雪》等。1936年前最盛。1949年建国后,文化部门曾进行挖掘整理,木偶头子及戏箱全部翻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