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有线广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639&run=13

1950年底,潍县、潍北县先后建立了收音站,开始收录中央和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闻、政令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服务,并根据形势需要将收录的内容编成小报,印发县直各单位和乡村。有时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厂矿职工、学校师生及郊区农民到收音站收听广播。1956年5月,潍县广播站建成,有500瓦广播机1台,控制台1台。于7月1日第一次试机播音,每天分早、午、晚广播3次,早上播音1个半小时,主要转播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山东台的新闻节目。中午播音1个半小时,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晚上播音2个半小时。除转播中央台“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省台的“农村节目”、“新闻节目”外,此外还播放本站编排的节目。1956年底。驻县城各机关、厂矿、学校及郊区农村共安装喇叭405只。1957年,广播站提倡社队农户自费安装喇叭,促进了有线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至1970年,全县已有18处公社办起了广播放大站,通广播的生产大队795个,占全县生产大队总数的92%,全县拥有广播喇叭9.5万只。1978年有线广播事业发展到高潮,县站有广播机2架,调频收转机一部,各式录音机10台,县内23处公社都建起了广播放大站,有广播机23台,输出功率为11.9千瓦,865个生产大队,3458个生产队全部通播,入户喇叭100400个,形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公社放大站为基础的农村有线广播网。
1956年至1979年,县广播站到各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广播信号传输,基本是借用电话线,使用极不方便。遇有紧急电话会议,广播只好停播,广播时间内全县不能通电话。邮电局与广播站,常因广播、电话相互干扰而影响正常工作。1980年,有线广播传输实现了专线化,县至公社的广播信号,全用水泥杆明线输送,长度达149杆公里,278线公里。公社放大站至各生产大队的广播线路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全部改为水泥杆明线输送,馈送线总长达699杆公里,1494线公里。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陆续进入农家,加之对农村有线广播线路的维护跟不上等原因,农村有线广播事业呈现萎缩下降趋势,出现了收录机、电视机取代广播喇叭的趋向。1987年,全区入户喇叭已所剩无几,每个自然村只剩一、二个高音喇叭,除收听广播外,主要用于村党支部、村委会向村民下通知,传达有关事宜。1988年,入户广播喇叭又开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