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612&run=13

民国时期,县内有识之士,极力提倡发展教育、科学救国,但因政府不重视对科技的开发利用,加之灾荒不断、战争连年,国家贫弱,科技人员为数极少。据1949年统计,全县各类专业科技人员仅有98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潍县专业科技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66年底,全县共有科技人员1304名。其中有大专毕业学历的68名,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20%;具有中专毕业学历的404名,占31%;具有高、初中学历的832名,占63.8%。主要分布在农林水、文教卫生和工交系统。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队伍遭受严重摧残,科技人员有的被批斗、下放劳动,有的被迫离职改行。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后,科技队伍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发展速度快,到1987年底,寒亭区专业科技人员3534名,其中乡镇企业科技人员181名。二是知识结构显著变化,1988年底,全区具有大专学历的科技人员775名,中专学历的2179名。1966年以前,全潍县没有一个中级科技人员。1988年底,寒亭区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87名,中级职称的1285名,助理工程师级职称的3557名,技术员级职称的2394名。三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1978到1988年,区委、区政府为1494名专业技术人员的4017名家属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为36名技术人员解决了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中发展共产党员868名,提拔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63名,其中区(县)级的14名。1988年,寒亭区委、区政府批转了区科委“关于放活科技人员、科技机构的报告”。鼓励科技人员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全区有242名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振兴寒亭经济做了巨大贡献。同年,区委、区政府还聘用了2名科技副区长,并运用考评和组织审查的办法。选任了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副局长;从外省、市引进各种科技人员7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