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干部来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527&run=13

社会吸收 社会吸收是干部最主要的来源。1948年潍县解放以来,从社会上吸收干部3424人。吸收干部主要有招收录用,“以工代干”人员转干,选聘乡镇合同制干部三种方式。
自1948年至1988年,共招收录用干部2473人,解放前夕至建国初期,主要是从地下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工农积极分子中招收干部。1948年至1949年,潍北县、潍南县、潍县(新)共招收干部685人,1950年至1957年,招收干部545人。1964年,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了录用干部实施细则,1964年至1978年,共招收录用干部524人,其中包括服役制干部转为正式干部的53人,“三不脱离”(不脱离群众、不脱离生产、不脱离农村)干部转为正式干部的41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干部“四化”标准招收录用干部。1979年至1983年,经文化考试和全面考核,录用干部353人。1984年至1988年,录用干部366人。
“以工代干”人员转为国家干部,是通过整顿“以工代干”办理的。“以工代干”人员,是自60年代初,由于没有及时录用干部,有的单位选调了部分工人从事干部岗位工作出现的。根据上级文件规定,自1983年7月开始对“以工代干”人员进行整顿,至1984年8月结束。全区“以工代干”人员共1283人,根据有关条件,补办干部手续的413人。办理转干手续的329人,共计742人。
从1984年开始,实行选聘乡镇合同制干部。主要对象是在行政村中任职或专业户、科技户、经济联合体中的优秀青年。经文化考试合格者,再由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体检,符合条件的予以录用。合同期每期三年,连聘最多为三期。应聘期间,政治上享受同级国家干部待遇,但不转户口。1984年至1988年,全区共选聘乡镇合同制干部209人。
大中专毕业分配 建国后,国家历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来县(区)内工作。截止1988年,分配来的高等院校毕业生788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253人,共计3041人。
寒亭区(潍县)接收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情况一览表

┏━━━━━━━━━━━━━━━━━━━━━━━┯━━━┯━━━━━━━━━━━━━━━━━━━━━━┯━━━━━━┯━━━┓
┃项目 │人数 │科目 │性别 │备注 ┃
┃ │ ├───┬───┬──┬───┬───┬───┼──┬───┤ ┃
┃ │ │文科 │理科 │农科│医科 │工科 │外语 │男 │女 │ ┃
┠───────────────────────┼───┼───┼───┼──┼───┼───┼───┼──┼───┼───┨
┃ │ │ │ │ │ │ │ │ │ │ ┃
┠─────────────┬─────────┼───┼───┼───┼──┼───┼───┼───┼──┼───┼───┨
┃其中 │高等院校 │788 │ │ │ │ │ │ │ │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2253 │ │ │ │ │ │ │ │ │ ┃
┠─────────────┼─────────┼───┼───┼───┼──┼───┼───┼───┼──┼───┼───┨
┃ │高等院校 │13 │7 │2 │3 │ │1 │ │12 │1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59 │40 │5 │3 │1 │10 │ │54 │5 │ ┃
┠─────────────┼─────────┼───┼───┼───┼──┼───┼───┼───┼──┼───┼───┨
┃ │高等院校 │207 │58 │51 │40 │18 │34 │6 │192 │15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879 │448 │196 │131 │63 │41 │ │719 │160 │ ┃
┠─────────────┼─────────┼───┼───┼───┼──┼───┼───┼───┼──┼───┼───┨
┃ │高等院校 │98 │17 │20 │15 │20 │20 │6 │79 │19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242 │85 │105 │22 │10 │20 │ │179 │63 │ ┃
┠─────────────┼─────────┼───┼───┼───┼──┼───┼───┼───┼──┼───┼───┨
┃ │高等院校 │182 │38 │59 │26 │50 │7 │2 │127 │55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427 │139 │157 │56 │43 │28 │4 │288 │139 │ ┃
┠─────────────┼─────────┼───┼───┼───┼──┼───┼───┼───┼──┼───┼───┨
┃ │高等院校 │288 │ │ │ │ │ │ │ │ │ ┃
┃ ├─────────┼───┼───┼───┼──┼───┼───┼───┼──┼───┼───┨
┃ │中等专业学校 │646 │ │ │ │ │ │ │ │ │ ┃
┗━━━━━━━━━━━━━┷━━━━━━━━━┷━━━┷━━━┷━━━┷━━┷━━━┷━━━┷━━━┷━━┷━━━┷━━━┛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建国以来,全县(区)共接受军队转业干部1130人。对每批军队转业干部,主要根据地方工作的需要,参照他们在军队的职务、级别和技术特长,适当安排工作。1949年至1962年,接收军队转业干部147名,主要安排在党政机关和商业部门工作。1963年至1965年,共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50人,主要分配在商业、税务、银行等部门。1966年至1975年,没有安置军转干部任务。1976年至1983年,接收安置了五批军转干部共495人。前三批主要分配到了农业战线和工商业基层单位,后两批主要充实了政法部门和县、公社机关。1984年至1988年,共接收军转干部185人,主要充实了政法、工商行政管理和工商业基层单位。
1980年,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给1969年1月至1975年7月期间复员来潍县的153名军队干部改办了转业手续,均作为国家干部予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