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动物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38&run=13

兽类、鸟类、虫类 主要有刺猬、蝙蝠、家鼠、仓鼠、草兔、黄鼬、赤狐、狗獾、鼹鼠、铁狸等。爬行类有晰蜴、壁虎、蛇、鳖、水蛇、海蛇等。两栖类有大蟾蜍、狭口蛙、青蛙等。鸟类主要有留鸟、候鸟、旅鸟、迷鸟、海鸟等,常见的有麻雀、乌鸦、喜鹊、灰喜鹊、杜鹃、海鸥、鸽、野鸭、水鸡、鸭啦、苇雀、探春、燕、雁、猫头鹰、斑鸠、黄鸾、鹌鹑、青脚等。昆虫主要有蚂蚁、蜜蜂、螳螂、蟋蟀、蚯蚓、红蜘蛛等。
全县各种动物资源中,动物性药材有:瓦楞子、海马、海龙、海蛸、土元、虻虫、蛇蜕、蝉蜕等9科13种,其中瓦楞子、年产5万公斤以上,其余每种年产几百公斤或几十公斤不等。
鱼类、虾类、蟹类、贝类 近海渔业资源 有经济价值的鱼、虾、蟹类达40多种。鱼类有梭鱼、鲈鱼、虾虎鱼、银鱼、比目鱼、叫姑鱼、白姑鱼、梅童鱼、黄花鱼、黄姑鱼、鲅鱼、带鱼、鳓鱼、班鰶鱼、鲳鱼、真古鱼、箴鱼、青鳞鱼、黄鲫鱼、香梭鱼、鲨鱼、鳝鱼、鲻鱼等。虾类有蛆虾、米虾、毛虾、对虾、虾姑等。蟹类有梭子解、日本鰶、日本大眼蟹、天津厚蟹等。这些鱼虾以小黄鱼、黄姑鱼、带鱼、鳓鱼、对虾等为回游性鱼类。其它是地方性鱼类。而以米虾、毛虾、蛆虾、黄姑鱼、梭鱼、鲈鱼、虾虎鱼、梅童鱼、箴鱼、毛蚶、文蛤为海洋捕捞的主要对象。梭子蟹,主要分布在水深10米以内近海,最高年产量96万公斤。毛蚶,沿海10米水深内均有分布,最高年产220万公斤(1977年)。对虾。主要分布在72海区,最高年产量8万公斤。梭鱼、黄姑鱼、鲅鱼、米虾,年产25万公斤左右,比70年代下降一半。濒于绝迹的鱼类,主要有鳓鱼、小黄鱼、银鱼3种。近海还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主要是蛆虾、鲻鱼、白鱼姑、叫姑鱼、爬虾等。
海涂渔业资源 整个潮间带总面积为12.75万亩,地势低平。沙泥底质,是多种经济贝类和地方性鱼虾繁殖生长的场所。文蛤,主要分布在中潮区下缘,面积14平方公里,现存量70万公斤。四角蛤,主要在高潮区下缘及低潮区上缘,面积40平方公里,现存量337.5万公斤。青蛤,主要分布在白浪河东4公里处的高潮区下缘,中潮区上缘,面积为12平方公里,现存量95.5万公斤。长竹蛏,在白浪河东4—5公里处的中潮区下缘处,虞河西4公里处,白浪河西中潮区处,存量为10.5万公斤左右。缢蛏,栖于淡水较多的泥质滩涂上,穴居生活,现存量5万公斤左右。毛蚶,是浅海水域贝类,面积为1015平方公里,现存量1.9亿公斤。托氏昌螺,系低质贝类,分布于高潮区下缘及低潮区上缘,面积48平方公里,现存量989.5万公斤。另外有杜蛎、红螺、魁蚶、杂色蛤等贝类资源。近几年毛蚶资源属稳定状态,低质贝类托氏昌螺资源是上升状态。文蛤、四角蛤、长竹蛏、缢蛏等经济贝类资源明显下降。主要原因:采捕过度和人为破坏,70年代用机船“摆打采捕”,成贝破碎率高,幼贝死亡30%左右;河流淡水量太少,污染严重,淡水鱼虾大都绝迹;滩面敌害增多,中潮区大部滩面有活额寄居蟹繁殖生长,侵占经济贝类幼贝附着地盘,影响贝类的繁殖生长。
淡水渔业资源 天然生殖的鱼类较多,主要有鲤鱼、鲫鱼、鲶鱼、鳗条鱼、麦穗、黄颡鱼、红鱿鱼、梭鱼、吉鱼、沙里爬、马口鱼、黄鳝、鳑鮍、割牙鱼、鲻鱼、螺贝、毛蟹、链子鱼、明虾、草虾、泥鳅等。其中鲤鱼、黑鱼、鲫鱼等,经济价值较高。特别是潍河鲤鱼,以色泽鲜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闻名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