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通工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278&run=13

轿 分“八人抬”、“四人抬”和“两人抬”。民国初期,县城东关尚存轿行。建国后,仍有少数人家用于婚娶,50年代末期绝迹。
轿车 系覆有车棚专门载人的马车,可乘坐数人,为建国前宦绅富贵人家的交通工具。
马车 为建国前城乡长途运输的主要工具。原为铁木轮,用两匹或三匹马驾驭。1936年后,铁木轮逐步为胶轮取代。1947年,县内有胶轮马车268辆,1952年有1300余辆,1963年为2678辆,1971年达到6017辆。到1983年,县内有胶轮大车10550辆。
手推车 为农村家庭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抗日战争时期,县内独轮推车近千辆,绝大多数为铁木轮。后逐渐为胶轮取代,1947年,县内胶轮手推车1268辆,1963年发展到28858辆,1971年增至50256辆。到1983年,县有11.2万辆。此后逐渐减少,农民多数换用双轮轻便畜力车,1987年,区手推车已不足3万辆。
自行车 民国初年,境内始见自行车,1947年有412辆,建国后发展较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行车数量剧增,1986年全区已有20余万辆,是城乡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
摩托车 1966年县内有30余辆,1975年100余辆,全为机关、厂矿、邮电、公安等部门所用。1978年以后,私人购置摩托车增多,主要有“幸福”、“嘉陵”和日本产“雅马哈”等牌号。1986年底,区内摩托车达1883辆,其中三轮摩托65辆。1988年,有摩托车2550辆,其中简二轮572辆。
拖拉机 1958年,县拖拉机总站共有轮胎、链轨拖拉机20余台,主要用于耕作。60年代有了用于运输的拖拉机,1966年为、100余台,1978年各类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910台,小型1224台。1983年,拖拉机总数为3543辆。7476吨位。1986年区内各种拖拉机2339台,1988年增至3617台。
汽车 1930年。潍城东关下河街沂合运输公司购轿车2辆,1934年烟潍路局常驻县内汽车12辆,1944年,华东交通株式会社潍县自动车营业所有汽车30辆,1947年载重汽车47辆,客车9辆。1962年,有汽车2辆;1966年增至9辆,1978年达85辆。80年代汽车数倍增加,1983年,县内汽车已到598辆,2422吨位。1988年,区内拥有载重汽车656辆,大客车10辆,小汽车14辆。
船 建国初期,潍县有木船100余只,分布于潍河沿岸和白浪河下游以及北部沿海一带村庄。1967年始有机动船,1978年,县内机动船为72艘,其中120马力以上的8艘。1988年,央子一带渔民有机动船只172艘;区航运公司有运输船11艘,其中1440马力8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