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河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27&run=13

本县河流分潍河、白浪河和虞河三大水系,均依地势自南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多系季节性河流。
潍河水系 潍河古为潍水,俗称淮河,源于莒县潍山(又名箕屋山),以山得名。《水经注》云:“(潍河)水出琅琊箕县(今莒县)之潍山,故名潍水。然《汉书》之‘潍’作‘淮’”,乃俗称淮河。”《潍河源流考》曰:“潍水自箕屋山流至诸城,注以析泉水、涓水、扶淇水、卢水、四水共入,而潍水渐大。”再下,则汶河、渠河、浯河、百尺河、太祖河、九曲河等数十条大小河流一并汇入。每到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严重危害着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建国前当地人民称其为“坏河”,属常年性河流。
潍河流经莒县、五莲、诸城、安丘、高密和昌邑县,在本县穆村镇小沼于家村东北入境,经眉村乡在朱里镇东南堤、东于渠和北港村东,入昌邑县境,北流入渤海莱州湾,河道全长246公里,流域面积6367平方公里。境内长度22.5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区境内长9公里,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河床宽300—500米之间。1957年修峡山水库前历史最小流量1.2立方米/秒,一般流量10立方米/秒左右,历史最大流量1957年7月18日,潍、汶河上游普降暴雨110毫米,19日水位上涨至海拔22.74米(胶济铁路面基石),流量高达7850立方米/秒。1967年在小沼于家村北,建成114孔的栏河闸一座,1974年8月13日、14日辉村水文站过闸流量为4300立方米/秒,冲毁拦河闸35孔,长105米,冬季修复。
建国后,对河道、堤防进行了多次治理,并进行岁修和防汛工作,避免水患,保证农业丰收和人民安全。1958年到1960年,中共昌潍地委和昌潍专署。组织潍坊、昌邑、高密、安丘四个县(市)建成总库容13亿立方米的峡山水库,可灌溉农田104万亩,境内灌溉面积42万亩,同时解决北部沿海央子、泊子、南孙等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还先后建成潍石公路大桥、胶济铁路复线大桥各1座;在穆村镇小沼于家建有114孔的潍河拦河闸和峡山灌区潍县4孔进水闸各1座,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潍河故道 南起眉村乡望庄村北,至北港村东,曾为秦、汉、北齐时潍河流经之故道。此处地势较洼,宽1公里左右,沙厚10米以上。河西岸西李家庄窑湾,李家庄北新堤,东于渠村北方家口子,皆系潍河决口改道处,遗址尚存。
汶河 源于临朐县沂山东麓邹家岭,经昌乐、安丘,在本县穆村镇马村入境,经小沼于家村汇入潍河,全长122公里,总流域面积1760平方公里,境内长7.5公里,流域面积96.6平方公里,下游堤距350—550米,主河槽200—450米,历史最大流量5410立方米/秒(1957年7月19日),属季节性河流。1958年至1960年,先后在上游建有高崖、牟山两座大水库,削减了洪峰。
渭水河 别名渭水溪,源于车留庄乡南店村东,东流至穆村镇徐家庄南入汶河,全长13公里,属季节性河流。
白浪河水系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以源头白狼山、白狼庙而得名,后演称白浪河。该河发源于今昌乐县鄌郚镇的大鼓山(即大姑山)南麓,流经昌乐、潍城,贯穿本县埠头、郭家官庄、里疃、固堤、泊子、央子等乡镇,由央子渔港以北汇入渤海莱州湾,主河道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境内长57公里,流域面积633.25平方公里,区境内长42.5公里,流域面积397平方公里,主河槽底宽50—100米,堤距200—1700米。
建国前,河槽狭窄,自然流向弯曲甚多,每到汛期,泛滥成灾,下游村庄一年中只收一季小麦,俗称“一麦田”,生产低下,群众生活极为贫困。1950年,昌潍专署组织群众对该河由潍坊市至潍县神堂子村河段,进行裁弯取直、挖河筑堤,完成了主河槽的治理工程,河底宽50—60米,堤距200米左右,设计流量(安固以下)1300立方米/秒,沿河人民从此改变了农业生产上的落后局面。1957年8月15日安全通过流量684立方米/秒。但据1972年水利大检查中核算,河道防洪能力,安固村以下,只能通过500立方米/秒。如超过此限。常寨村以下将会出现险情。1974年8月13日全县普降暴雨250毫米,白浪河水库泄洪790立方米/秒,符山水库泄洪(为白浪河支流水库)流量125立方米/秒,再加库区间和支流来水,安固村以下洪峰高达1200立方米/秒。虽经水库调节,但终因洪水泄量集中,下游决口3处,总长320米。1976年对下游进行了根本性治理,防洪坝延伸至蔡家央子村北龙王庙处,与防潮堤相接,末端堤顶高程6米,顶宽5米,堤距逐步扩展到1700米,设计流量1500立方米/秒。1987年冬和1988年春,对白浪河区段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是清障、疏浚加宽河槽、裁弯取直、加宽加高堤防、整理滩地等。
白浪河在境内有支流8条。该河上游建有微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4座,还有中型水库1座,白浪河大型水库1座。该河系常年性河流,水期50天左右。近几年由于上游厂矿排放大量废水,河水污染严重。致使下游水不能灌溉农田。河上主要建筑物有公路桥、生产桥7座,涵洞48座。
白浪河故道 现存5条:河东4条,河西1条。①白浪河东侧,里疃乡范家庄子村西白浪河堤“北杨河圈”处,北魏时曾由此处决口,东流夺虞河入海。②在“北杨河圈”决口处,明、清时期又形成三条故道:一条是南起范家庄子村西,经宋家庄子村西,孙家杨孟与张金杨孟之间,枣林村与鲁家口之间,河南、圈里、高庄村西,大泊子村东,至前岭子村北,重归白浪河槽。1530年8月,(明嘉清八年七月),西横沟村刘璋(官居太仓副使)在高庄村西白浪河滩所建八角形砖井,至今尚存。第二条是鲁家口村西白浪河故道岸边,大汶口文化遗址以北有一股经北寨里、东常寨村入河。第三条是牟家温庄村北有一股流向西北,经海庙、蔡家栏子、大湾口、神堂子村东,至前岭子村北归入河槽。1838年7月(清道光十八年六月),白浪河决口,沿故道北流,魏家温庄深受其害,故名“魏家口子”。③白浪河西侧一条故道,南起双杨店镇东南阳村东河堤沙坝,经华疃、后岭、牟家院村夺小于河、大于河入白浪河槽,1866年(清同治五年)曾决口,沿故道北流。
大于河 源于昌乐县方山及胶子山东麓,西南东北流向,入境后,经符山、于河乡镇,在双杨店镇徐家村改道向东北流,在后岭村北入白浪河。该河原名“西虞河”,明、清时称“大于河”,民国时称“大圩河”。全长45公里,宽100米,流域面积253平方公里。在上游符山西麓建有符山水库(原称庙子水库)1座。库容2245万立方米。
大于河故道 原河道有三条:①自双杨店镇徐家村东,经庞家村、高里村,至冯家花园村东,已废弃。1950年开挖新河,从徐家村改道,至后岭村北入白浪河。②南起高里镇河南村西河堤“周家口子”,经河套村、一空桥村。至西官亭。重归大于河。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大刘家庄(今一空桥村)在河上建一孔石拱桥,至今尚存。③南起南孙乡小西王庄西。经台底、禹王台村,至邵吕店村东,因大于河从冯家花园村北决口而形成。
干河 位于县西北部,白浪河东岸,南起里疃乡西南角,流经固堤镇北寨里村南,折向北至泊子乡蔡家栏子村南,向东与魏家沟汇流,至前岭子村西入白浪河,系排水干沟,无地下泉水。长22公里,宽30米,流域面积76.8平方公里。
小于河 源于望留镇明宗山东麓,经于河乡,在双杨店镇辛正村西入于河改道。全长25公里,河宽约30—70米,属季节性河流。
崔家河 源于寿光县留吕、五台一带,流经本县南孙、泊子乡,从萧家营乡韩家庙子村北入丹河。1964年自台底村南开挖,经报住子村西北入1952年挖的黄荞洼沟,因开挖时借用崔家营村南一段“崔家营沟”,故称崔家河。全长23公里,底宽12米,堤距50—500米,流域面积169.2平方公里,设计流量84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支流有郭家营沟、斟灌沟、挑沟子、季家沟、营后沟等6条。
在崔家河以西的丹河两侧有丹河故道和弥河故道。丹河故道在今丹河东侧,南起萧家营乡的横里路村南,经韩家庙子村东,与崔家河并行北流。弥河故道在今丹河西侧,南起横里路村,北至韩家庙子村西。
桂河 源于昌乐县方山和胶子山西麓,经寿光县至本县高里镇冯家花园村南,入大于河故道(1950年大于河改道),至河北岭子村入白浪河。全长55公里,河床宽100—300米,流域面积376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23立方米/秒,为季节性河流。该河支流有白杨河、小河子、潘里沟等。
白杨河 源于杏埠乡远里庄南,流经杏埠、双杨店乡镇,至高里镇冯家花园村西南入桂河。全长13公里,河床宽约25米,流域面积72.5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下游有青龙沟、人庄沟。
丰收河 源于双杨店镇永宁官庄南部,流经双杨店、高里镇,在萧家营乡邵吕店村东入桂河。该河原名“七里河”,后称“小于河”,1950年治理大于河时,小于河在双杨店镇永宁官庄东南被大于河改道截断,从断处起上游称小于河,下游改称小河子。1976年导治后又有“丰收河”之称。长18公里,宽30米,流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流量23.5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孝妇河 别名“孝义河”,又名“石沟河”。据清嘉庆版《昌乐县志》记载:“孝义河源于上河头庄,迤北近王裒墓故名”。群众俗称“孝父河”,后写为孝妇河(王裒古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东北流经王裒村前、后张次村,流入本县埠头乡,在陈家庙子村西北入白浪河。全长143公里,境内长4.5公里,河床石底,宽35—80米。
虞河水系 虞河 古称“溉水”,又名东丹河。发源于安丘县灵山(古名溉源山),经房仕庄,在本县埠头乡泉河头村南入境,流经坊子、潍城区,再经郭家官庄、里疃、寒亭、固堤乡镇,沿昌邑、潍县边缘,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75公里,宽30—70米,流域面积890平方公里。境内长56.25公里,流域面积209平方公里,流量207立方米/秒。属常年性河流。虞河主要支流有利民河、浞河、瀑沙河、富康河、夹沟河等。
虞河故道 现存二条:一条是寒亭镇北埠子村西至固堤镇李家埠村河段,1957年开挖小潘家庵至李家埠新河时废弃;一条是里疃乡南张氏村今虞河西岸,自汉至明代,虞河流经此处,地势低洼,故道宽约二、三十米。
利民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源于固堤镇东横沟村东南2.5公里处,经走马岭、潍北农场,至西利渔村西入虞河。沿河洼地每到雨季,积涝成灾。1964年开挖此河后,变害为利,故称利民河。长18.2公里,宽35米。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流量5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浞河 别名“寒浞河”,位于本县东部,发源于今坊子区涌泉乡南赵庄和常令公山西麓,流经寒亭镇,在昌邑县入丰产河。寒亭系夏朝古寒国,相传寒浞封于此地,故取名寒浞河,后简称浞河。长33公里,宽50米,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流量1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瀑沙河 位于本县东部,发源于涌泉乡(今坊子区)风埠顶西坡官路村附近,流经东庄乡,在昌邑县入丰产河。据清光绪《潍县乡土志》记载:“瀑沙河其源有五,在黄埠庄三水合流,俗名三河,自此以下,水势湍急,如遇暴雨,流沙泛起,故称瀑沙河。”全长约27公里,宽15—50米,属季节性河流。
富康河 原名阜康河,别名“麸糠河”。位于本县东部,发源于涌泉乡胡家庄南,穿潍石公路,从东庄乡狮子行村东入夹沟河,流入昌邑县丰产河。全长14公里,宽70米,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
夹沟河 位于本县东南部,起于眉村乡(今坊子区)罗都屯村南,流经朱里镇(今寒亭区),在昌邑县入丰产河。1971年进行了全面治理,河长约30公里,宽25—45米,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流量80.6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