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本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255&run=13

盐田开辟 明末清初潍县盐业由煎制逐渐转向晒制。1634年(明崇祯七年)始辟盐田1顷18亩4分。1651年(清顺治八年)盐田增加到15顷48亩4分。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盐田增至108副270亩。民国期间两次增辟。1942年,沿海地区由民主政府领导,修复盐田165副。建国初期,盐业一度转产。1958年恢复盐业,修建盐田3800公亩,此后全靠机井提卤,结束了大口土盐井和人工提卤的历史。70年代,先后发展起两个部队盐场、一个农场盐场和5个生产大队盐场,新建盐田3万公亩,同时压池、集坨、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到1978年,盐田面积达6万多公亩。1988年,全区盐田计有72193公亩。
防潮坝 为区属第二盐场防潮所建。1980年,国家投资15万元,县府调集1万多人施工。该工程东起白浪河西堤,西至寿光县岔河盐场防潮坝,高2.5米、顶宽3.5米,全长7公里。
输卤工程 在烽台村南1公里处,1974年冬至1976年秋,建成12眼机井,建贮水池1个,可存卤水9600立方米,建输水管道3公里(其中地下管道1250米),日供第一盐场卤水2500立方米。全部工程投资9.38万元。
气象设施 1974年10月,投资1500元,购买气象设备,成立盐业气象站,配备气象观测员。11月份进行气温、蒸发、降水等3个项目的气象观测。1976年,增加风向、风速、日照、气压、冻土等5个观测项目,并作出盐区气象预报。1979年,投资4万元,建成42平方米的气象观测楼1座,辟有320平方米的观测场地。1980年,新添3000元的气象仪器,配备专业气象员2名,及时发布长期和近期天气预报。
供电工程 1972年至1976年,投资12.5万元,盐区建成盐业专用高压输电线路,全长11公里,沿途在东、西坨基和固堤场坨基设变压器。1981年完成固堤场坨基至第二盐场的高压输电线路,长3公里,投资7.6万元。至1988年,盐区共建成高低压输电线路60公里,安装变压器20台,电动机140台,功率1000千瓦。
坨基建设情况统计表
(1988年)

┏━━━━━━━┯━━━━━┯━━━┯━━━━┯━━━━┯━━━━┯━━━━┯━━━━┯━━━━━━┯━━━━━━┯━━━━━━━┯━━━━━━━┓
┃坨基名称 │地点 │投资( │建设年月│工程面积│工程量( │存盐能力│房屋面积│打坨机 │柴油机 │电动机 │地磅 ┃
┃ │ │万元) │ │(平方米)│立方米) │(万吨) │(平方米)│ │ │ │ ┃
┠───────┼─────┼───┼────┼────┼────┼────┼────┼─┬────┼──┬───┼──┬────┼──┬────┨
┃ │ │ │ │ │ │ │ │数│规格(米)│数量│规格( │数量│规格(千 │数量│规格(吨)┃
┃ │ │ │ │ │ │ │ │量│ │(台)│马力) │(台)│瓦) │(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堤场 │固堤场村西│11 │1958.10 │13440 │16128 │1.7 │160 │3 │15?10│2 │12 │3 │7.5? │1 │5 ┃
┃ │ │ │ │ │ │ │ │ │? │ │ │ │5.5? │ │ ┃
┠───────┼─────┼───┼────┼────┼────┼────┼────┼─┼────┼──┼───┼──┼────┼──┼────┨
┃西坨基 │第一盐场东│25 │1964.8 │35997 │43196 │7.5 │270 │11│15?10│1 │12 │13 │7.5? │1 │15 ┃
┃ │ │ │ │ │ │ │ │ │? │ │ │ │5.5? │ │ ┃
┠───────┼─────┼───┼────┼────┼────┼────┼────┼─┼────┼──┼───┼──┼────┼──┼────┨
┃54960部队盐场 │西利渔村南│15 │1970.11 │59160 │70992 │6.75 │180 │3 │15?10│4 │12 │4 │10? │ │ ┃
┃ │ │ │ │ │ │ │ │ │? │ │ │ │4.5? │ │ ┃
┠───────┼─────┼───┼────┼────┼────┼────┼────┼─┼────┼──┼───┼──┼────┼──┼────┨
┃潍北农场盐场 │潍北农场一│6 │1975.3 │8300 │9960 │0.5 │24 │1 │15? │ │ │1 │7.5 │ │ ┃
┃ │分场 │ │ │ │ │ │ │ │ │ │ │ │ │ │ ┃
┠───────┼─────┼───┼────┼────┼────┼────┼────┼─┼────┼──┼───┼──┼────┼──┼────┨
┃55085部队盐场 │林家央子村│20 │1972.9 │18900 │22680 │4.5 │120 │4 │15?10│3 │12 │5 │7.5? │1 │15 ┃
┃ │西 │ │ │ │ │ │ │ │? │ │ │ │5.5? │ │ ┃
┠───────┼─────┼───┼────┼────┼────┼────┼────┼─┼────┼──┼───┼──┼────┼──┼────┨
┃新建 │蔡家央子村│20 │1978.3 │33000 │66000 │9 │270 │5 │15?10│3 │12 │5 │7.5? │1 │15 ┃
┃ │北 │ │ │ │ │ │ │ │? │ │ │ │5.5? │ │ ┃
┠───────┼─────┼───┼────┼────┼────┼────┼────┼─┼────┼──┼───┼──┼────┼──┼────┨
┃烽台 │烽台村北 │10 │1978.46 │20000 │40000 │8 │180 │2 │15?10│3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107 │ │188797 │268956 │37.95 │1204 │29│15? │16 │12 │31 │7.5? │4 │5?15 ┃
┃ │ │ │ │ │ │ │ │ │10? │ │ │ │5.5?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4.5? │ │ ┃
┗━━━━━━━┷━━━━━┷━━━┷━━━━┷━━━━┷━━━━┷━━━━┷━━━━┷━┷━━━━┷━━┷━━━┷━━┷━━━━┷━━┷━━━━┛
供水工程 盐区盐民世代饮用河、湾水,卫生条件极差。1958年后,潍城工业向白浪河排污,给盐区职工用水造成困难。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盐区各生产单位建成部分土质淡水池,从引潍总干渠东分干渠引水。1979年春,在盐务局院西投资1.5万元。建成砌石贮水池一座,可储淡水4800立方米,因连年干旱,干渠无水可放,储水池未能发挥作用。1982年,投资5万元,在院内打成300米深水井1眼,水质符合饮水卫生标准。同时建有自来水塔。1984年,第一、二盐场,分别投资4万元,各打成250米深水井1眼,并完成配套工程,其中第二盐场井水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三,不能饮用,故配备专用车,定期到央子镇政府驻地拉水。另外烽台坨基,也需从别处运水。
坨基 清初,盐区内有横里路、林家央子和崔家央子盐垣(即原始存盐基地,周围有土墙,设有垣门)3处。此形式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1958年盐业恢复生产。坨基建设规模扩大。至1988总共投资107万元:修建坨基7处,面积188797平方米,动用土石方268956方,可存盐37.95万吨;修建房屋78间,使用面积1204平方米;配备打坨机29部,柴油机16台,电动机31台,地磅4台。
交通设施 清代,盐区原盐运输,除依靠白浪河小船运输外,多靠背负、肩挑、驴驮。1912年至1958年,逐渐被牛车、马车所代替。1959年始用汽车运盐。1973年,县盐务部门自行组装成载重量2.5吨汽车运盐,后又购进12马力拖拉机两台。1977年购进解放牌汽车1台,拖拉机两台,组建了盐业运输队。1979年后第一、二盐场分别组建车队。到1988年,区盐业公司及直属盐场,共有客、货汽车21部,拖拉机4台,总功率达1100马力,共投资175万元。1973年前,盐区全系土路,车辆颠簸难行,每逢雨季,运输停顿。1974年,县铺设坊央公路沥青路面,穿行盐区10公里,以该路段为依托,分别至盐业公司,第一盐场、固堤场坨基共铺设沥青路面7.5公里。至1988年,盐区共建沥青路面14公里。投资100万元,保证晴雨通车,减少原盐途中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