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210&run=13

清光绪初年,掖县商贩到阙庄、杜家庄子等村购买猪毛,就地雇人加工整理,运往天津高价售给外商,当地民众纷纷仿效。1894年(光绪二十年),县内从事鬃业生产者近百余户。1912年,杜兰庆、杜昌扬与平度商贩合伙,在杜家庄子村办起境内第一家制鬃作坊,有女工100余人。1914年,庞家、阙庄一带村庄与天津、青岛一些较大商号签订经销合同的制鬃作坊达7家,常年从事加工生产的女工有550人。1915年,制鬃作坊大都改称鬃行,并自立商号,托人与外商直接联系业务,当地群众称之“洋行”。1919年,县内有商号的鬃行13家,作坊20余个,从业者2050人,年产猪鬃15万公斤。1929年,从事鬃业生产的工人达3500人。1936年,县内有加工商号的鬃行25家,大小作坊100余个,年产猪鬃50万公斤,原料(猪毛)收购到河北、江苏、浙江等八个省。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对潍北多次扫荡,除三五个作坊时断时续生产、2个鬃行迁入潍城,余皆倒闭。1947年,农村仅有的几个手工作坊也因战争全部停产。1948年5月,华东局为恢复双杨店一带鬃业生产,在潍城设大华鬃业出口公司,并将掖县沙河鬃厂、潍城平康里鬃厂和阙庄一带制鬃作坊合并,在双杨店村成立大华制鬃厂,年底投产。周围10余个村庄纷纷成立加工组,承揽大华制鬃厂加工业务。1949年初秋,加工组发展到37个,从业者270人。1952年,大华制鬃厂停办,各村相继成立合作社。1955年,在双杨店成立制鬃中心合作社,管理高里、马家、一空桥、阙庄等13处制鬃合作社。年底,从业人员1200余人,制鬃26万公斤,工业总产值300余万元。1958年5月,建猪鬃厂。1972年4月,双杨店人民公社建制鬃加工厂。1983年,制鬃业拥有国家职工464人,加工专业村32个,工业总产值700余万元。其中,县制鬃厂和公社加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549万元。1987年,寒亭区拥有3家制鬃厂,44个制鬃专业村,从业者2500余人,年产猪鬃15000箱,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其中,区制鬃厂生产水煮鬃20万公斤,工业总产值34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