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物油加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206&run=13

清代中期,崔家所产小磨香油开始销往附近各县。清光绪年间,县内有较大的制油作坊6家,均以大豆为原料,蒸后碾碎,人工轧榨挤油。1919年,仅潍城就有油坊16家,年销售豆油、豆饼8万公斤,1920年,县内年加工豆油25万公斤,出豆饼216万公斤,除零售当地,多运销青岛。1933年,境内油坊发展为97家,年加工豆油75万公斤。1950年,潍北县在潍坊市东关建新成油厂,年产豆油1.1万公斤。1956年,马宿、固堤、符山、穆村等8处油坊专为国家加工油料。同年10月,县内榨油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42处。1966年,境内油坊增为51处,年加工豆油75万公斤,出豆饼675万公斤。1975年,潍县有油坊121处,拥75型榨油机1台,液压机16台,铁榨162台,土榨工具大都淘汰。1980年后,油坊大部分由个体户承包。1988年,区内有油料加工单位11家,其中区属企业3家,年加工植物油1900吨。
第一棉油厂 1982年建立,投资200万元,职工200余人,主要设备有90片锯齿轧花机4台,141剥绒机9台,200型榨油机4台。1985年,该厂职工发展到461人,固定资产原值217万元,工业总产值2549万元。其加工的皮棉,远销西德、意大利、波兰、瑞士等10余个国家和港澳地区。1985、1986两年,该厂被商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轧花厂”。1986年底,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六五”技术进步单项奖。1988年,其加工的皮棉被商业部评为部优产品。年末,该厂有职工237人,加工皮棉3434吨,出籽油414吨,工业总产值1150万元,利润33万元。
第二棉油厂 1972年,投资154万元在双杨店建立棉油厂,初时职工100余人。1985年发展为432人,工业总产值2313万元。1988年,该厂有职工198人,加工皮棉2601吨,产籽油422.6吨,工业总产值1052万元。其产品销往日本、南朝鲜、波兰和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