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施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2&A=1&rec=104&run=13

有机肥 农户种地,历来以有机肥为基肥,常用的有圈肥、人粪尿、豆饼、炕土、土杂肥、绿肥等,肥料施用量逐年增加。50年代,平均亩施0.7立方米。60年代增加到1.5立方米。70年代达到1.8立方米。80年代亩施2立方米以上,1986年达到2.3立方米。不但数量增加,而且质量也大有提高。
1965年8月,全县4258个生产队,有2835个生产队建立了积肥造肥专业队。近三分之一的生产队修建了积肥大栏圈,队队建立了沤肥坑。一半左右的队,实行了季节性单积尿肥。同年。全县有11万户进行了厕所改造。因而农家肥数量大增,质量提高。如用人粪尿、牲畜粪及土加水搅匀,发酵后制成的“四合一”肥。用于麦田,比施同样数量的大粪干还好。
1964年引进,试种绿肥作物。主要品种是田菁、苕子、苜蓿、草木樨、以及绿豆、大豆压青。是年,全县种绿肥作物31100亩。1965年发展到1.7万亩,1966年,全县种绿肥增到31万余亩。其效果,每千斤绿肥的含肥量,可增产小麦或杂草80斤左右。70年代至80年代,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家肥中圈肥、人粪尿、饼肥等仍被重视,而绿肥作物逐年减少。1986年仅有少量种植。
1986年在里疃、郭家官庄乡进行了玉米秸杆还田试验。次年,在高里镇东营村800亩土地上,作麦稂、麦糠还田大田示范。1988年全区推广各种秸杆还田面积达10万亩。亩压鲜玉米秸1250公斤或亩铺800斤麦糠,麦稂,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具有明显效果。粮食增产率达19.4%。
化肥 1914年,英国人在坊子附近范家村倡引农民种黄烟时,从英国进口了硫酸铵化学肥料(群众称为肥田粉)。1942年,小麦追肥时节,配给潍县硫铵100吨。但当时农民不习惯,未能推广。
建国后,自50年代起,推广使用化肥。开始亩施标准氮肥1.25公斤,每斤氮肥增产粮食2.3公斤。效果显著。由此使用量逐年增多。60年代亩施标准氮肥3.85公斤,70年代亩施21.65公斤。后期增到48.5公斤。进入80年代,亩施标准氮肥达到50公斤左右,磷肥10.65公斤。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发现,全县极度缺磷,因而大力宣传增施磷肥。是年秋种,全县施磷肥每亩平均达50公斤以上。1984年,为调整氮磷钾比例,继续增施磷肥。全区试种小麦25万亩,玉米10万亩,都增产15%。钾肥的使用,1977年~1980年,全县共施钾肥8610吨,每亩平均1.9公斤。
氮、磷、钾三种化肥的使用量,1983年每亩平均约施62.5公斤。到1985年增到84.5公斤。1988年平均亩施57公斤。
1982年,搞锌肥使用试验示范。1984年全区推广使用锌肥10万亩(小麦6万亩,玉米4万亩),亩施1公斤,都增产12%左右。此后逐年推广。
1988年。累计使用锌肥面积22万亩,分施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亩施2公斤,增产12~15%。如小麦亩施锌肥4公斤,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而且化肥增加速度大于有机肥,致使粮食产量不能相应增加。50年代,每斤氮肥增产粮食2.3公斤;60年代每斤增1.5公斤;70年代每斤增1.15公斤;80年代仅增0.8公斤。主要原因是氮、磷、钾比例失调,使用方法不当,以及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不当等。
1985年,开始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即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计算出实际施肥量,并采取合理的施肥方法。是年,配方施肥面积5万亩,平均亩增49.5公斤,增产率达19%。1988年,全区小麦、玉米推广配方施肥37.65万亩,玉米亩增53公斤,小麦亩增38.5公斤。
菌肥 进入70年代,潍县曾开展过微生物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1969年,固堤公社东横沟大队生产应用“九二○”。1972年,全县有两个县办、23个社办菌肥厂。在全县试验推广了“九二○”、“5406”、“磷菌肥”、“固氮菌”、“钾细菌”、“杀蝇杆菌”、“内疗素”等菌肥。这一年生产磷细菌肥230.5万公斤、“5406”45万公斤,应用面积55万亩以上。菌肥利用,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原料、技术、资金、设备等存在问题。至1983年,停止生产使用。